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敏芝  王曦 《青年记者》2016,(32):51-52
2015年,中国国产电影最终以440.69亿元票房创造新纪录,与此同时一批"高票房低口碑"电影涌现出来,成为圈内外热议的话题.豆瓣评分3.9、票房超过6.4亿元的《恶棍天使》,豆瓣评分3.4、票房4.3亿元的《奔跑吧兄弟》成为口碑与票房成反比的极端案例,"高票房"与"低口碑"的悖论成为当下电影产业链上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日趋渐强,国际地位蒸蒸日上,这个巨大的市场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折扣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法,探析好莱坞电影近年如何成功应对文化折扣,在中国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票房业绩,由此可启发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怎样更好地消解文化折扣,传播中国,沟通世界.  相似文献   

3.
后《阿凡达》时代,票房均突破12亿的《泰囧》《西游降魔篇》让一度沉寂的中国电影市场如同炸开了花。加上之前以8亿多票房收官的成龙《十二生肖》,重拾了中国影迷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然而,当国内呼声最高的《泰囧》在北美遭遇"滑铁卢"之后,人们才发现,国产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艰难。本文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从电影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出发,逐一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以期给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4年,国产电影票房再创历史新高,电影类型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但是,国产电影的结构性矛盾也日趋尖锐,其创作转型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日渐成熟的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空前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影视创作追求票房的语境下,商业电影角色设计研究显得特别重要与迫切.本文重点探讨了在非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的设计对于电影商业性的影响.即便是非儿童电影,只要把握住观众的审美期待,适时的融入儿童角色,定会对电影商业性产生重要影响.好莱坞是商业电影的圣地,因此本文特地选取好莱坞热门商业片《铁甲钢拳》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们国产电影人物角色的创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国产电影主产量突破700部,票房过亿元的已达45部。"1虽然国产电影票房成绩不错,但对其的舆论评价有些许微词,如网友对《心花路放》价值导向低俗、污损地域形象等议论较多。这样的舆论现象与电影报道行为间有一定的关系,电影报道往往会在观影前后对公众产生作用力。电影报道的把关人对新闻的处理行为关系到电影舆论的生态环境。电影新闻传播的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电影信息的报道及评价是大众媒介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地。在大众媒介建构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处在把关位置的媒介组织  相似文献   

7.
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如今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整体实力需求以及构建"华莱坞"电影产业力量的目标,本文试图借鉴高概念电影的操作流程,为后大片时代的"华莱坞"电影创作提供操作经验,并借助于文化研究中"hybridization"这个词语,为中国式大片提供走出去的内涵式文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影预告片在我国的兴起较晚,但发展很快,国内对电影预告片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空缺,学界、业界对电影预告片传播效果的评估指标也还未建立起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受众心理调研,以视觉传达效果和消费者行为学等理论为依据,以近年来取得优异票房成绩的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电影预告片里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一些创作元素,并对预告片对电影营销的作用如何发挥进行研究,为我国电影预告片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及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电影价值观的表达与研究,但是当前讨论的语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那就是必须在电影需要依赖票房存活、社会期待价值重建、国家亟需文化提升的现实困境和历史责任下来展开这一话题。因此,本文用大众传播学理论从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层面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为旨归来探寻当前中国商业电影价值观的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中国电影业中存在诸如国产电影总量小、资源浪费严重,国产电影票房低、市场竞争力弱,国产电影缺少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影响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粉丝电影"作为一个较新的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同时也遭受不少质疑。这一现象与当下中国的文化氛围、电影产业发展、社会群体心理和媒介环境息息相关。"明星+粉丝+电影"这一运作模式成功的将粉丝通过电影这个文化产品变现,其中以《小时代》为代表的影片创造出影像狂欢,也不乏一些影片票房惨淡,这引起业内人士反思。本文着眼中国电影市场"粉丝电影"过热这一文化现象,立足传播学对"粉丝电影"进行剖析,并通过将其与传统电影和国外电影比较,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其利弊,在窥探"粉丝电影"前景的同时探索国产电影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吴胜彬 《新闻世界》2014,(12):157-158
近年数部国产电影取得令人瞩目的高票房,引起了业界重视。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等理论解析当下受众的观影心理,进而讨论受众和媒介的相互作用,并为国产电影未来的发展寻求道路。电影只有在满足观众需求的情况下提高自身质量,才能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吴倩 《报林求索》2012,(8):86-91
<正>论技术,国产电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论文化内涵,国产电影却有先天优势,如何利用丰富的本土资源,将是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的问题。2012年,国产电影或将又以惨淡的票房收场。就在人们认为中生代导演能够给国产电影以新希望的时候,"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横空出世。上半年共上映影片115部,其中国产电影81部,但票房收入仅占总票房的38%。残酷的数据面前,梦想跌进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西方提出了消费文化的文化观念,在消费文化中,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放纵个人的欲望,固有的社会道德准绳并打破。电影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的国产电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烂片好票房"似乎成为多数国产电影的代名词,而这也反映出人们不信任传统文化,质疑与否定过去的经典生活模式,对此,本文以批判的视角来分析国产电影的"烂片好票房"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功夫熊猫3》在全球上映,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加上之前两部的骄人战绩,使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中国以及全球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好莱坞梦工厂《功夫熊猫》电影火爆背后的原因分析,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6.
张潇 《东南传播》2016,(6):21-24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和生存语境。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走进来"与国产电影的弱势"走出去"使国产电影的对外传播更加迫切。好莱坞影片行销世界的产业经验成为不得不提及的话题,其在制作层面、发行层面、放映层面的经验分别对国产电影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交流与开放的日益频繁,为中国电视进入西方低语境对话并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生机。美国传播学者在研究跨文化传播时认为,跨文化传播应该注意两种文化语境的使用:一种是低语境,另一种是高语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漫威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全球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解构漫威电影中的文化要素和价值观念。研究漫威电影的选题与角色设置技巧、虚拟符号以及文化价值观传播行为等,对提高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动漫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宇 《新闻爱好者》2011,(17):20-21
本文试从"动画传播"的概念入手,解析美国的动画文化及其附属的商业价值是如何在不乏文化壁垒和政策限制的中国,通过其特有的传播路径取得文化涵化,实现传播价值的。借此启示本国动画在全球化语境中应加强受众市场定位,提升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20.
崔小娟 《出版广角》2017,(21):72-74
2017年,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之际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燃爆暑期档,从票房到口碑都取得了现象级成功.这标志着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市场化的逐步成熟,也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鲶鱼效应,在提供借鉴与思考的同时,带动了主旋律电影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电影《战狼2》为例,从其叙事模式、内容创作、制作技术和商业逻辑四个主要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作为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转型中的做法,以期为中国同类型电影未来走向乃至整个影视传媒产业变革提供借鉴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