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卫视推出的《声临其境》是国内首档原创声音类综艺节目,节目从播出到收官,不断创造收视佳绩,成为2018年的综艺爆款节目.其成功的背后得益于节目全方位的创新.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节目价值三个层面对节目的题材、规则、嘉宾、结构、渠道及价值等元素的创新进行分析,探究《声临其境》的成功原因,以期对我国原创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综艺节目呈现大繁荣的景象,引进海外综艺节目成为普遍现象,节目原创性较差。除此之外,我国综艺节目还存在诸如人文内涵淡薄、文化意识疏离、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首档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声临其境》(湖南卫视)的优劣势分析,探讨综艺节目如何突破内容和版权上的一系列问题,并为综艺节目的创新提出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傅准 《东南传播》2016,(3):92-93
在各大卫视荧屏被海外引进综艺节目充斥的今天,形式单一、内容雷同,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精髓慢慢淡化,各电视台竞争实力差距日益悬殊,受众对原创电视综艺节目的诉求愈加强烈,业内人士也开始思考"原创"发展的必要性和节目策划途径,在电视行业发展瓶颈期的今天,推动中国原创综艺节目发展对于电视行业的重新启航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歌唱类综艺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目制作水平和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优质的原创节目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以北京卫视推出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为例,从节目形式、选手选择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并对我国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李盼 《声屏世界》2017,(1):30-31
由四川卫视和韩国CJE&M集团联合研发的《咱们穿越吧》在国内综艺节目市场中异军突起,是中国历史体验类节目典型代表,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创新新模式,成为本年度最叫好的良心综艺.本文以历史体验类节目《咱们穿越吧》为例,探析历史体验类真人秀的创新之处,为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原创文化节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就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总体格局而言,原创文化节目尽管在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不及娱乐类综艺节目,却从未远离观众的视线.近年来曾先后出现了三次原创文化节目热:2005年前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百家讲坛》引发了全社会读历史、品经典的热潮.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点燃了中国语言文字热.在其带动下,《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国色天香》《中华好故事》《最爱是中华》《Hello中国》等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节目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深度融合大环境下,各种媒介已呈现出功能交叉融合的现象,这使得受众收看综艺节目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仅仅通过电视单向收看综艺节目,各种媒介和平台都为综艺节目拓展了新的传播渠道,为国内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内容制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案。“互联网”背景下所产生的变化,对于国内的婚恋观察类真人秀市场来说,既是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国内综艺节目同质化严重、原创度低、广告植入过多、刻意制造噱头等共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文化综艺节目创新表达的内核,决定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思想境界和价值旨趣。同时文化综艺节目在故事和话语层面实现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导思想的逻辑建构,并通过“身体共在”“情感能量”“集体记忆”等互动仪式链要素的表达,发挥理想道德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因此,文化综艺节目必须深入挖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提高互动仪式的稳固性和无限性,注重文化自信和原创意识,从而达到创新创优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付海明 《声屏世界》2016,(7):146-146
"讲好中国故事"一直饱受热议,将其放之于中国电视产业发展,同样成为创新与改革的焦点。纵览CCTV-3综艺频道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形成和发展文娱并重的优秀原创电视综艺节目,是其得到持久性关注和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媛 《新闻传播》2024,(3):58-60
在全媒体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综艺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为节目创造更大的影响力、累积更多的忠实受众,就需要不断对节目进行创新,拓展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播出形式和渠道,对节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实现节目的长久发展,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对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视节目制作人一定的参考,制作出更加优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1.
董蕾 《采.写.编》2023,(12):96-98
近些年,我国电视荧屏上涌现了大量优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同时也契合现代受众的文化审美需求。现如今,我国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发展中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文化类综艺节目进一步创新。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点,然后从制作和传播两个层面出发,探究具体可行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得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呈现出繁盛的现象,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然而当前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存在着同质化以及国外引进的现象,使得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性,不利于电视综艺节目的长远发展。本文从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现状着手,探究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申林  耿浩翔 《传媒》2024,(8):42-44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综艺节目逐渐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不断涌现的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主题的旅游类综艺节目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实现了文旅产业和综艺节目的双赢。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综艺+文旅”双向融合的多元关系,探求促进旅游类综艺节目持续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16年,品牌电视机构在全国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大体保持稳定,东方卫视表现亮眼;节目层面,真人秀成主流,综N代持续霸屏,电视剧精品化趋势明显.展望2017年,中国原创力量持续发力,电视节目创新加速,文化综艺节目在政策支持下势成电视文化新现象,网台合作互动加强,卫视频道编排创新策略将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受众的需求角度进行节目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认可。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大量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涌入,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综艺娱乐节目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更为优越的市场地位,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受众的需求角度进行节目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认可。特别是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以及大量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的涌入.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对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大量产出,其中不乏高质量、现象级的节目,取得不错反响。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不同阶段梳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了解如今其发展的状态;其次从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中总结出总体的创新特征;以此为基础,将目前有代表性的节目做个案研究,分析其创新路径,以给予同类型节目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娱乐性、现实性和艺术性,俨然已是广大电视观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同时也成为国内各电视台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呈现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面貌,但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笔者对当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进行研究,报告了电视综艺节目现状,探讨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前景,以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产网络综艺发展走向快车道,节目内容本土化、原创化,节目制作专业化、精良化,用户定位精准化、垂直化,逐步发展成与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三足鼎立的视频内容,也成为在互联网文化治理中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梳理2010年以来网络综艺相关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综艺文化治理的三种模式:管制、限制和自治的互补与渐进,台综对网综的收编与改造,智性活动和主导性文化产品的输出。并在结合综艺节目发展实践和发展趋势上对综艺节目文化治理提出三条优化路径即技术导向的网络综艺预警制度、构建现代互联网文化市场体系、寻求创新性发展范式。并认为网络综艺节目在未来有望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产品,具有作为文化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