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以明代王锡爵等人所编《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作为论述中心,讨论此书对于儒家经世理想的追求与实践,以及所彰显明代朝廷培养实政人才的部分作法。此书藉由汇编整合翰林院庶吉士馆课的诗文创作成绩,强调馆课对经世理想的实践,显示翰林院的庶吉士教习成效,足以为国家培养经世济民的人才。其方法包括在书名上突显馆课的"经世"功能,在内容选取上扩大范围,纳入馆课之外,明初名臣或未曾任职馆阁的名臣诗文等,使全书更增份量,避免空谈。但也因之造成此书选录范围过宽,是否可以呈现庶吉士真正的馆课成效,或能锤炼庶吉士经世识见与才能,均不无争议。  相似文献   

2.
马明霞 《兰台世界》2007,(17):62-63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得中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任刑部主事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  相似文献   

3.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明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人。生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严嵩中二甲第二名,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元年(1522)为南京翰林院侍读掌院事,四年改任国子监祭酒,  相似文献   

4.
范知欧 《历史档案》2011,(1):119-123
于慎行(1545-1608年),字无垢,一字可远,号谷山,谥文定,东阿(今山东平阴县境内)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官终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于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①,集德义、文章、经济于一身,活跃于当时的政界、文坛和士林,是晚明著名...  相似文献   

5.
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希龄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卒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熊希龄1891年至1894年连续中举人、贡生和进士,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进入词馆.  相似文献   

6.
庶吉士制度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的产物,在有明一代经由洪武皇帝朱元璋创立并初步推行,清承明制。本文在系统梳理清代翻译庶吉士制度的选拔、培养、任用基础上,对翻译庶吉士制度的功能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庶吉士制度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的产物,在有明一代经由洪武皇帝朱元璋创立并初步推行,清承明制。本文在系统梳理清代翻译庶吉士制度的选拔、培养、任用基础上,对翻译庶吉士制度的功能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缪荃孙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先后主持南菁、泺源、钟山书院讲席.为1876年(光绪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顺天府志>总纂、学部丞参上行走等职.  相似文献   

9.
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清同治六年九月二十八(1867年10月25日)生于广东。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翰林院庶常馆散馆,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  相似文献   

10.
张元济(1867年-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应夏瑞芳邀请,入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开辟草莱的人"(茅盾语).  相似文献   

11.
明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袁公圹志石浦先生族袁氏,名宗道,字伯修,一字无修,以嘉靖庚申之二月十六日生。年十三,入乡校。万历己卯举于楚。丙戌,举礼闱第一,笔试胪传二甲第一,改翰林院庶吉士。戊子,授翰林院编修,充经筵展书官。庚寅,奉使册封楚藩,便道省觐,时先生祖母余尚在堂。辛卯,注起居,教习内书堂。壬辰,先生弟宏道举进士,予告偕归里。甲午还朝,与修国史,管诰敕。乙未,  相似文献   

12.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8,(4):109-109
周祖培(1793-1867年),晚清重臣.15岁中举人,16岁中进士,旋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内阁学士,礼、兵、工三部侍郎,兵、刑、工三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武英殿总裁等要职.  相似文献   

13.
<正>明清以来开通金沙江航运的尝试明正统年间,靖远伯王骥出征麓川时,曾议开金沙江航运。嘉靖初年,云南巡抚黄衷、汪文盛也曾计划开通,都因故未果。这令有识之士颇为扼腕。明代极力倡议开通金沙江水运的代表人物是杨士云和毛凤韶。杨士云字从龙,号弘山,大理喜洲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给事  相似文献   

14.
<藏书纪事诗>7卷,清叶昌炽撰. 叶昌炽(1847-1917年)字鞠裳,晚号缘裻庐主人,江苏苏州人.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举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并兼国史馆、会典馆两职.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出任甘肃学政,升授五品翰林院侍讲.当时发现敦煌遗书,叶氏曾建议藩台将遗书及有关文物运到省城保管,未被采纳,致使大批文物流散于国外.后叶氏倦意官场,称病归乡里,著述终老.  相似文献   

15.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是我国著名的出版家.1892年考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190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该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1926年任董事长直至逝世.  相似文献   

16.
陈延敬(1639~1712),清代编纂家。字子端,号说岩,山西阳城人。顺治十五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参加纂修《清世祖实录》,任《清太宗实录》副总裁。还担任修辑三朝  相似文献   

17.
王鑫玉 《兰台世界》2013,(16):117-118
<正>张元济,字菊生,号宵斋,浙江海盐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76),1959年在上海逝世,中国近代著名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张元济自幼便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光绪壬辰(1892)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衙门章京等,后来因为参与戊戌变  相似文献   

18.
陆鸿仪档案     
陆鸿仪(1880~1952),字棣威,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907年选送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宣统三年(1911)夏,学成归国。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北京政府司法部佥事,大理院推事、庭长,修订法律馆总纂、副总裁。1923年,因曹锟贿选总统,愤然辞职,南归故里苏州。  相似文献   

19.
熊希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于1894年殿试中进士,任北京翰林院庶吉士,后经历维新变法、民国鼎革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几个时期,先后任中华民国财政总长、内阁总理、京畿一带水灾善后督办、北京世界红璀字会长和香山慈幼院院长等职。在北京生活、活动30余年。1992年他的骨灰也安葬在北京香山。他于民国期间在北京的大量慈善和教育活动,直至今天仍值得人们研究和怀念。  相似文献   

20.
钱斌 《浙江档案》2007,(9):54-56
蔡元培(1868.1-1940.3),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有意识接触西学并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主张教育救国。1898年戊戌变法,因同情维新志士谭嗣同,弃官南下,年底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倡导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