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尼采宣告上帝死了,提出了“超人”理论。他认为冲创意志是超人的基本特征,它来自人的本能,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意志,但不是强权。《海狼》中的海狼赖生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他惨无人道,所以只能算是半个超人;《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以杀人来检验自己的“超人理论”,又以皈依宗教来作为解脱自己罪责的唯一出路,所以他只能算是一只虱子。  相似文献   

2.
尼采宣告上帝死了,提出了“超人”理论。他认为冲创意志是超人的基本特征,它来自人的本能,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意志,但不是强权。《海狼》中的海狼赖生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他惨无人道,所以只能算是半个超人;《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以杀人来检验自己的“超人理论”,又以皈依宗教来作为解脱自己罪责的唯一出路,所以他只能算是一只虱子。  相似文献   

3.
从福柯规训权力理论来说,杰克.伦敦在《海狼》中详细描述了魔鬼号上的规训权力体系及船长赖生如何运用层级监视、刚柔并施的惩罚措施等手段规训及征服船员及外来者。被规训者抗争的失败和规训者人生命运的转变印证了规训权力的不可抗拒性。  相似文献   

4.
评论家虽然给予杰克·伦敦的作品《海狼》很高的赞誉,但却对作品后半部分安排的浪漫情节一致持批评和贬低态度。然而,对浪漫情节的理解是我们解读《海狼》的一个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做出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人生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狼》一书里 ,杰克·伦敦把社会大舞台搬到了一艘与世隔绝的海船上 ,通过强者与弱者的生死拼搏与相互变位 ,弱者战胜强者 ,讴歌了社会正义 ,谴责了暴力和强权 ,表明了作者的人生理念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杰克·伦敦的《海狼》《马丁·伊登》两部小说中的超人式人物,以及作家本人奋斗和悲剧中的超人色彩。  相似文献   

7.
“我”因所乘船遇风暴沉没被“魔鬼号”救起,却被迫留在船上当侍从。与一群粗鲁野蛮的船员相处,处境艰难,又被厨子托马斯·穆格莱吉偷去185美元。“海狼”得知此事却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8.
“海狼”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长99.4米,宽12.9米,水上航行时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1节=1.852千米/小时),最大潜水深度600米,其动力装置为1座核反应堆和2台功率约为52000马力的蒸汽轮机。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究杰克·伦敦与其作品《海狼》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论文挖掘了小说中隐含更深的另一主题——死亡与重生。把小说一分为二来看,第一部分是驶向捕海豹区的航行,第二部分是发生在捕海豹岛上的故事。前者是海狼拉尔森的死亡之旅,充斥着血腥与暴力,体现了伦敦的死亡情结;后者是范.魏登与女诗人茅德发生恋情并因此而获得新生,折射出查米安的爱拯救了"病中"的伦敦,给了他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荒野的呼唤》和《海狼》以其对动物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人和动物间的本性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揭露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变化和变化背后的必然性。本文通过对比《荒野的呼唤》和《海狼》中的人物和动物本性,分析杰克.伦敦如何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和文化思想生动地体现于其作品中的人和动物身上。  相似文献   

11.
杰克·伦敦的《海狼》以其·凉心动魄的海上冒险和浪漫醉人的爱情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作品中对人性的剖析和探讨更令人深思。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不同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分析,本文认为人性的异化、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人最终的毁灭.而人性的完善是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窦晓瑜 《英语广场》2023,(22):80-84
杰克·伦敦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本文对《海狼》与《马丁·伊登》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对比分析,《海狼》中的莫德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强者,最终如愿与韦登比翼双飞;《马丁·伊登》中的露丝个性懦弱,习惯听取别人的指令,在乎他人的眼光与看法,最终与马丁分手。本文分析莫德和露丝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揭示性格决定命运的主题,探讨新时代女性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坚强的个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海狼》是杰克·伦敦的长篇名著之一。主人公拉尔森挣扎于苦闷的心灵困境,最终走进人性的荒原。拉尔森的心灵困境源自他畸形的生命伦理观﹑双性同体的特质﹑极端的自恋主义以及矛盾的性格。拉尔森无法克服内心的矛盾,悲剧的命运也成了他的宿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杰克·伦敦的《海狼》及其有关作品的分析,文章揭示了杰克·伦敦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兽性意识,并分析了兽性意识产生的背景及思想基础,挖掘了在兽性意识里面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杰克·伦敦的《海狼》及其有关作品的分析,文章揭示了杰克·伦敦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兽性意识,并分析了兽性意识产生的背景及思想基础,挖掘了在兽性意识里面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匡超人浅论     
“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在伟大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吴敬梓严格地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儒林”形象,有的给以热烈的赞扬,更多的是予以辛辣的讽刺。匡超人是被讽刺的人物之一,是“儒林”群丑中的一丑。在《儒林外史》“儒林”群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五回之多的篇幅描写了匡超人在我国封建末世这个科举社会里堕落变质的全过程,这在《儒林外史》中是仅见的。本文试图从作者创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对匡超人这一人物及其社会意义作些粗浅的论述。作者首先让马二先生把匡超人带到了他的笔下。匡超人是乐清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流  相似文献   

17.
在《海狼》一书里,杰克·伦敦把社会大舞台搬到一艘与世隔绝的海盗船“魔鬼号”上,通过“强者”与“弱者”的生死拼搏与强弱变住,抒发了作者对强权者的谴责扣对人的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匡超人这个不太起眼的小人物身上,我们同样可以读出吴敬梓的伟大:1.作者注意于细处着墨,将匡超人灵魂的精髓——乖觉,表现在其每一处的言行之中。2.处处注意人物言行前后的暗示与照应。3.在典型环境中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着重于马二、李本瑛、景兰江和潘三对匡二的熏染。为了告诉读者此人的未来,最后作家通过两个场景的勾勒,一方面,表现匡超人此时性格已经成熟;另一方面,预示着未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揭示了《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的四种主要的哲学思想,包括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进而透视出作者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0.
我班的男孩子特别喜欢超人,在家经常要看有关超人书、超人VCD和超人动画片,有的甚至不忘每天都吵着要穿超人衣服和超人鞋;回到幼儿园,一群男孩子还爱上了玩模仿超人变身的游戏……班里很快就刮起了一股"超人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