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但要让孩子掌握各种必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适应环境、认识自我的良好心态。教师自古以来以言传身教为己任。怎样让孩子体验到师者的良好心态呢?怎样让孩子成为积极心态的受益者呢?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呢?正确的运用赏识教育是培养幼儿自信心与求知欲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只有得到赏识,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在多年的美术活动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游戏与美术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那么,教师如何将美术活动融入游戏之中呢?  相似文献   

3.
林娟 《福建教育》2010,(9):32-34
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美术活动和情感交流活动。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中,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培养其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组织亲子美术活动,使教师、家长、幼儿三者形成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本文以小班亲子美术活动“花宝贝”为例。总结、分享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4.
林丹凤 《考试周刊》2014,(42):195-195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教师重新认识了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树立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意识,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实际上每个孩子天生喜欢涂涂画画,且都具有艺术潜能。教育要呵护孩子的天性,保护他们的"喜欢"。  相似文献   

5.
画超市 评价对于幼儿的成长、活动的延伸等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哪些活动难于评价?怎样评价最有效呢?经大家讨论后,老师们一致认为绘画活动的评价有难度。过程和要点难于把握。为此,我们专门开展了“画超市”活动,让老师当一次“孩子”,自己来体验。  相似文献   

6.
冯春莲 《山东教育》2008,(11):35-36
美术活动作为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应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把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纳入教育目标。那么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又如何渗透呢?  相似文献   

7.
林静 《黑河教育》2012,(3):15-15
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为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创造性是幼儿美术的灵魂,也是衡量幼儿美术活动质量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8.
《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把幼儿的美术定位在写实模仿,经常采用的形式是蜡笔画,这种教学形式为幼儿的模仿创造优越环境,儿童的美术作品。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想画、敢画、愿意画"的环境。那我们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最大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9.
创新对于成长的孩子来说很重要,而这种创新能力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比较容易获得。如何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本文通过多年的实践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一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对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及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一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或者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的参与度较低,该如何帮助幼儿通过家园共育提升美术素养呢?文章从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和家长以参考,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美术教学方案,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刘礼沙 《教师》2012,(12):108-109
如何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呢?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应不拘泥单调的传统临摹,或是任由幼儿天马行空,完全没有绘画技法。因此,我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感兴趣材料、工具,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新的美术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美独特的表达与理解,孩子也不例外。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能让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应设法支持幼儿进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尝试通过游戏和美术的相互结合满足孩子的愿望和需要,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让美渗透于孩子所行。  相似文献   

13.
郦秀文 《学周刊C版》2014,(5):206-206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热潮中.我们幼儿园也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如何发挥.教师如何做真正意义上的引导者.如何确保“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等问题都引起了我们广泛的讨论。我园的特色体验区活动是否也存在着教师“习以为常”的“误区”呢?《指南》引领下的体验区活动又该发生怎么样的改变呢?  相似文献   

14.
刘洁 《学前教育》2010,(11):44-46
观察缘由 在研讨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时,老师们提出要给予孩子适时、适度的指导。但是,什么是适时适度的指导,如何把握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走进教学现场,进行了第一次观察记录。在观察、研讨的基础上,大家认为,应该在孩子有需要时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于是,引发出新的问题:孩子有哪些需要?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又应该怎样给予满足?  相似文献   

15.
"玩色游戏"就是让孩子把颜料喷涂或拓印在各种物体或工具上进行游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玩色游戏借形想象,就是幼儿把在玩色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图案,进行想象添画变成新的图案。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色游戏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美术形式主动探索,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表现,打破传统美术绘画技法的约束,让幼儿把绘画看作是表达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想的手段,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陈玉卿 《教师》2012,(34):111-1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欣赏、感受生活的美。”因此,美术教育活动也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幼儿参与实践,在教中学,学中学,做中学,切实培养幼儿生活实践能力。那么“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到底该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来实施,把幼儿美术融入到生活中,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获得美的体验,形成真实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黄冠珠 《考试周刊》2014,(35):188-188
<正>如何让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新的魅力呢?我在实践和摸索中感悟到:区别于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放在"创意点的来源"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成功感。也就是说幼儿创意美术活动重点关注的是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及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如何在实现教学效果的同时,又切实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呢?我运用语言情境创设辅导法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纲要》十分强调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它是幼儿的生命,可是如果老师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戏氛围和环境,又怎样能调动起幼儿自主学习的资源?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就能感受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情趣呢?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活动隶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如何对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进行指导呢?本文通过以下几点的论诉从而阐明自己对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