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阑珊 《世界文化》2007,(4):27-27
在我十五个月大的时候,我跌了一跤。那是沉重的、改变我一生命运的一跤。在那之前,我是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小宝宝。我跌倒的时候,面孔朝下落在一个玻璃兔的身上。那个玻璃兔把我的眼睛深深的划伤了,伤势非常严重,严重到足以把我的眼睛弄瞎。为了尽量保住我的眼睛,医生们把我的眼球从被玻璃划开的地方缝合在一起,结果是在我的眼睛中间留下了一道奇丑无比的大疤痕。那次尝试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妈妈并没有放弃努力。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找到一位资深医生。那位医生告诉妈妈,如果我的眼睛被完全移空,我的脸就会随着我的成长而扭曲变形,因此,我的那只带有疤痕的、看不见的、混浊的、灰白的眼睛就被保留了下来。当我长大以后,这只看不见的眼睛在很多方面影响了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夏威夷艳阳的照耀下,我的身体终于被Waikiki海滩的阳光灼红。于是,被灼伤的身体带着一双神态阑珊的眼睛和一只充满好奇的镜头,告别了海滩,开始在夏威夷的四处漫游。于是,那双眼睛和那只镜头一起发现了檀香山的美丽与繁华,发现了珍珠港亚利桑那号纪念馆的肃穆与庄严,发现了波利尼西亚村土人的热情与奔放……  相似文献   

3.
青山在那个乡间,一个莽撞瘦弱的少年背个绣花包,朝乡村小学跌跌撞撞地跑去,被踩踏起的那些灰尘:洁净,轻盈,刺鼻。他朝对面的山上望去,湛蓝的岚烟,正清洗着他的目光。我是那个少年,我们都是那个少年。那个刚从师范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那块摇摇欲坠的黑板上写下"青山"二字,俊秀优雅,最让我感到羡  相似文献   

4.
自然的隐喻     
我来到了那个山谷,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牧者,在自然中放逐自己,在自然中放牧我的灵魂!——题记A是在那个山坡(而不是在那个山谷),我发现了毕沙罗。在那个山坡我得以把那个山谷尽收眼底:山谷里或明或暗的几间木屋,种着庄稼的农田,茂密的森林,如带的河流,缭绕的青烟。在我来到那个坡上的时候,毕沙罗的画作正在  相似文献   

5.
回顾过往岁月,首先触碰到的是童年的懵懂时光。记得读小学的那年月,我常常受到家里人和亲戚们的夸奖,他们说我是一个乖巧而懂事的孩子。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这,我的奶奶和父亲母亲在村里人面前,腰杆都可以挺得更直一些。在那个"越生越有"的思想观念还左右着人们意识的年代,母亲却只生了我这一个儿子。因为我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村里那  相似文献   

6.
当白发银须的圣诞老人在五光十色的彩灯彩带笼罩下,出现在欧洲的街道、广场、商店时,圣诞节就临近了。圣诞节是基督教信仰纪念基督诞生的日子。我非基督徒;也只知一些圣诞传说,从无过圣诞节的意识。不想这次旅欧,竟被欧洲浓浓的圣诞氛围所感染。  相似文献   

7.
心愿     
心愿明理编译8岁那年,有一天我在阳台间发现了一只粉色的蛾。那只蛾拚命地扑棱着翅膀,撞着窗玻璃,想回到自由的空间中去。我已不是第一次看到蜜蜂或者蝴蝶,像掉进陷阱似的误入阳台间。我总是先将它们捉住,然后从敞开的那扇窗将它们放归大自然。但是这一次,我将它捉...  相似文献   

8.
<正>戛纳的T恤衫不远处传来清脆的狗吠,仿佛回到人间。那时的路灯依旧亮着,照耀着夜行的航船。一个年轻人,很友好的样子,走到我身边。之前,他好像一直在路灯下读着什么,身边是那只跑来跑去的小狗。我依旧忧虑着海边的那个女人,在那一刻,他却好像对眼前的这番景象已司空见惯。他见我来到海堤,很高兴的样子,紧接着用各种手势和我交流。先是介绍他的狗,然后示意把小狗丢进大海,看它怎样从大西洋的波浪中游回来。总之,  相似文献   

9.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越过低矮的墙头,懒懒地落在小小的院落里,梨树下的石板上,黑白相间的图案,如一朵朵会飞的花朵,一点一点缓缓移动,最后停在靠北的那堵砖墙,再也不动了。此时已是冬天,而南方冬日的天空极少飘雪。小城的冬天本来就不冷,但也没了翩翩而舞的彩蝶,没了忽高忽低的蝉鸣,连墙头上邻居家的那只猫也是懒洋洋地打着瞌睡。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世界忽然间变得安静,就连梨树上挂着的鸟笼里的那两只虎皮鹦鹉,也不再像夏秋时节那样你争我斗,而是紧紧靠在一起互相依偎着,在明媚的阳光下梳理身  相似文献   

10.
走进城市     
我现在所栖居的这个县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城市.这并非是我在有意地贬低它.我怎么会贬低它呢?它是我儿时的一个梦境,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港湾.况且,我的祖祖辈辈一直都在那个被重重大山包围着的小山村里耕耕种种、种种收收.父亲虽然是教师,但也一直都在那个不大的山区乡的几所小学中转来转去、转去转来.我能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算是一种幸运,一种福分.我应该感谢这座小县城才对,因为她毕竟也默默地接纳了我那沾满泥土气息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1.
大山行孝记     
知道我喜欢吃榴莲,他会不时买一个,自己却只尝一口,然后就再不动勺子,凭你怎么动员。"对我来说,觉得吃一口和很多口是一样的,都是那个味道,后面的都是重复。"不由惭愧,还不如儿子,就是喜欢重复,喜欢重复那个味儿。在享受上不喜欢重复,在孝行上却永不满足,这就是儿子。妻说,上幼儿园时,姥爷姥姥到县城,儿子回来从兜里掏出两块蛋糕,说,这是阿(我)给阿姥爷姥姥的。姥姥闪着泪花说,这么大的一点人儿,咋想起来的,知道给姥爷姥姥留着吃。妻说,儿子把两块蛋糕装回来,意味着一顿没有吃主食。妻说,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岁末,我在广州收到一份来自北京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的传真,它传给我的是一份惊喜和兴奋——我的老师印度卡塔克舞王比尔祖·玛哈拉吉要来中国参加第二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式的演出,我被邀担任他演出的主持。让我感到兴奋的不仅是能见到阔别四年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终于可以欣赏到这位舞蹈奇才的表演。  相似文献   

13.
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 从2014年与芬兰有交集开始,在两国间跑来跑去已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有意思的是,每当我跟朋友提起芬兰,大家似乎无一例外地先确认,我说的不是那个盛产郁金香、只一字之差的地方.这让我意识到,大多数国人都觉得芬兰实在是太小众了.  相似文献   

14.
受伤的蜂鸟     
<正>妻子玛丽安很爱鸟,她可以在阳台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只为等候一只蜂鸟的到访。我家订有《鸟语花香》杂志,还买来里面推荐的喂鸟器,只是鼓捣半天,才引来一只小鸟。等候小鸟前来安家的过程很漫长,一旦等到令人格外兴奋,就像等待唐·梅里尔的作品。我在他的网站上下了单,只为给妻子一个惊喜。唐是手工吹制玻璃的大师,不知道今天送到我手上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作品,我满怀期待,想象着妻子惊喜的模样。待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纸盒,拨开填充在内的泡沫塑料,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盒子,像圣诞节睁大眼睛到处寻宝的孩子,我的心跳越来越快,等待着宝贝璀璨登场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5.
一些目光     
正河流渐行渐远"下窄坡"这个我出生并成长的寨子,记忆中不足百户,现在也没有突破这个数目。最少时,不足五十户。这里提到的是还不足五十户时的记忆,经过时间的覆盖遮蔽后,记忆制造了另外一个空间和时间。我承认,记忆是无法得到真实还原的,有时我们甚至会不经意就篡改了真实。在那个不足五十户的村寨里,出现了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与物。诸如出现了一个以一些社会青年组成的帮派,为非作歹;诸如出现了七只还是八只天鹅,雪白的,在后山的草木间悠闲自得,最后却被村里人用那时还未收缴的枪轰走了;诸如出  相似文献   

16.
倾听的艺术     
<正>我想从另个视角看世界——个有别于欧洲狭窄的视角。我选择了非洲,当然,我完全可以去亚洲或南美洲,但终我还是来到了非洲,因为来这儿的机票便宜。二十五年来,断断续续我几乎直生活在莫桑比克。只脚踏在非洲的沙漠上,另只脚仍踩在欧洲白雪皑皑、充满诗情画意、生我养我的瑞典的土地上。我过着这种被分裂的生活,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世界、认识世界。非洲的生活究竟教会了我什么,可以用简单的比喻来形容:人之所以有两只耳朵、张嘴不就是要加倍倾听、少说话吗?  相似文献   

17.
在密林深处的一间小屋子里,躺着一个年轻人,他的脸上流露出绝望的神情。为了把英格兰占领者从苏格兰的国土上驱赶出去,这个年轻人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他率领人马与英军进行过六次战斗,可是六次都失败了。现在,他几乎已万念俱灰。就在这一时刻,他瞧见头顶上有一只蜘蛛,正在试图随着蛛丝从一根椽子荡到另一根椽子上去。只见它连续荡了六次都没有成功。六次,这正是他战斗失败的次数!“倘若这只蜘蛛能够再试一次,”年轻人思忖着,“那么我也一定要再试一次。”就在他暗自发誓的时候,那只蜘蛛又荡了一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非常喜欢一本课本,这本课本不是学校发的,不是书店买的,谁也猜不到是从哪里来的. 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永平那座小县城.有一天,爸爸要到离县城70多公里的杉阳乡参加飞机播种的指挥工作,他带着无知好奇的我去到了那个陌生的地方,让我第一次看到了飞机.飞机来了,幼稚的我却认为是一只长着两支大翅膀,身子圆圆胖胖的大鸟来了.  相似文献   

19.
苍山雪 眼球被一朵雪白俘虏, 是云?是雾?还是妖? 是那只可爱的白狐,  相似文献   

20.
当我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头上顶着黑包头,包头下摆露出几绺白发,踩着三寸金莲甩着双手笑眯乐呵地朝我走来。而此时,那个老人离开我已经整整十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