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呈二律背反趋势。这主要源于农业投资有限、政策长期失衡、户籍政策僵化、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部分失败、地域性转移相对不足、转移方式仍较落后等。欲解决上述矛盾,有必要发展活力城市、双向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建设更趋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及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农民易于接受的转移方式,而且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缓解城市过度膨胀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急需深化改革,优化办学理念,强化培训功能,调整供给内容,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如城市化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朱雄才 《职教论坛》2006,(9S):52-5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密切相关,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将是决定其转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革和改进农村教育目标、农村教育内容、农村教育模式、农村教育投资结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农村成人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李维生,马兴华,赵玉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跨世纪难题。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理应进行调整和改革,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必须迈出坚实的步伐。一、我国农村剩余...  相似文献   

6.
社会需要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教育的推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力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科学决策。农业部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下面笔者结合本地实际,谈谈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农村职教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深化农村职教改革满足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农民易于接受的转移方式,而且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缓解城市过度膨胀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急需深化改革,优化办学理念,强化培训功能,调整供给内容,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林校97级140名女生分城市与乡村两组的五项达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城市女生与乡村女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距。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城市与农村的地理环境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的不同影响,也有国家对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视等。因此,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是缩小城市女生与乡村女生身体素质差距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距问题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源在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根源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然而许多障碍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如何消除这些障碍因素,对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因此,应该做到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规范各类中介组织,拓展农民对外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剂强效药,既可以减缓"城市病"亦可治疗"农村病"。随着此项改革制度的运行,其中的不足与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分析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即主要包括大城市落户门槛高,落户对象范围小;城乡差距缩小,落户意愿降低;农业转移人口流动性大,落户因素受影响;土地退出机制不健全等,进而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来自农民增收能力不足和农民负担过重两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以及保证农民负担在减轻后不反弹的关键在于各项配套措施的到位,这些配套措施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加大中央、省、地级政府对县乡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不留缺口,建立规范的农丛税法,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等,这些配套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农村税费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且也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源是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平衡。因此,解决农村落后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移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并通过教育投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湖南省2001-2010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率、农村人口GDP增长和第一产业比值占GDP比重等4个因素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最后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会保障性支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内生机理理论,利用我国2000-2011年城乡社会保障转移性支出和居民消费的数据对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性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转移支付对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挤入效应,农村转移支付对居民消费却呈现出挤出效应,城乡转移支付水平差距过大.最后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如何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个农村初中的生均教育成本增长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转移这一变量构建解释框架,对生均教育成本增长及其内在构成的变迁历史进行解释,从中揭示投入主体从农民到政府的转移对生均教育成本增长的特殊作用。由于政府成为投资主体,使农村初中生均教育成本逐步增加,但与城市初中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看,必须增加对农村初中的投资,使农村初中生均教育成本增长至一个合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2004,(9):23-24
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差距也在农村。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当前热点的“三农”问题出发,着重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可回避的、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克服盲目流动的倾向。通过体制、制度改革,努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更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等措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要正确认识其地位,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