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初三总复习讲到浮力与液体压强专题时,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在盛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面积为3×10-2m2,木块静止时,有1/5露出水面,求木块放入前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改变了多少?  相似文献   

2.
题目:均匀圆柱体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当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于水面上,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1200帕。若将木块浸没在水中部分削去,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400帕,求木块的密度。  相似文献   

3.
顾建 《物理教师》2000,21(4):17-17
[题1]如图1所示,将溢杯置于水平桌面,倒入某种液体至溢口,液面高为 10 cm,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76×103Pa,求:(1)这种液体的密度,(2)若将长16 cm,密度为0.9×103kg/m3的圆柱形木块竖直放入该液体中(不倾倒),计算该木块排出的液体重与木块重之比. [分析与解] (1)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得 (2)要计算木块排出的液体的重,必须先判断木块放入液体静止后所处状态. 因为ρ木<ρ液,所以木块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则有F浮=G木,而F浮=G排液,故G排液:…  相似文献   

4.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5.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求解压强、浮力的变化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新考点。现通过两道中考题加以分析: 例1 (内蒙古区包头市中考题)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放入圆柱体A,静止时圆柱体A竖直在水中,并有1/4的长度露出水面,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300Pa,如果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1,圆  相似文献   

6.
一、力学综合题例 1 如图 1所示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5 0 0cm2 ,其中盛有水 ,水的深度为 8cm .现将一质量为 1 8kg ,底面积为 10 0cm2 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 ,液面上升了 2cm .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 )缓慢向容器中注水 ,至少再加入多少千克水才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取g =10N/kg)解析 :(1)本题是应用公式p =ρgh进行计算的题目 .容器中水深 10cm时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ρ水 gh =10 3 × 10× 10× 10 -2 =10 3 (Pa) .根据同一液体内部某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可知 ,水对木块底…  相似文献   

7.
浮力与压强综合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其中 ,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引起液体压强的变化问题 ,又是一类常见问题 .这类问题因涉及液体压强 ,解题时大家通常考虑应用公式p =ρgh ,其实 ,这时如应用公式p=FS往往更简便 ,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 1例 1 把A、B两个完全相同且边长均为 1 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底面积为2 0 0cm2 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 ,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如图 1所示 .若将木块B从水中取出 ,容器底所受的压强将比原来减少(   ) .(g =1 0N/kg)(A) 1 0 0Pa    (B) 2 0 0Pa(C) 30 0Pa (D) 40 0Pa( 2 0 0 1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题 )解法一 …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2/1初二卷第68页例3,若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答过程更简单,不妨请同学们参考。原题(2000年岳阳)木块能漂浮在煤油中,将此木块放入盛满煤油的容器里,溢出的煤油重6牛,将此木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有2/5露出水面。(1)木块放入水中时,溢出的水重是多少牛?(2)此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材中不仅用实验方法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而且还利用了液体压强公式从理论上推导出了规则物体 (如形状为长方体的实体 )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理论上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都是十分有利的 .笔者认为 ,理论上推导浮力的大小不仅只限于浸在液体中的规则物体 ,不规则的物体同样也可推导出来 .一、不规则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所受的浮力设在底面积为 S的圆柱形溢水杯中 ,装入密度为 ρ液 、最大深度为 h的液体 ,如图 1 ( a)所图 1示 ,这时液体 (不考虑大气压的作用效果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 =p S=ρ液 gh S=ρ液 g V液 =m液 g.上式说明液体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当把某种不规则物体放入液体中且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 ,液体将溢出水杯 .而在此过程中 ,液体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 1 ( b)所示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压 没有发生变化 .设放入物体的质量为 m物 ,物体排开液体后 ,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为 m液 ′,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排 .放入木块前 ,有F压 =m液 g,由于  m液 g...  相似文献   

10.
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比较液体的深度;或在深度相同时比较密度,从而判断出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但有时会遇到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入容器后,液面的高度也不同的情况,尤其是密度大深度小或密度小深度大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应用公式p=ρgh判断,这时可采用下面的特殊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是因为深度h发生了改变,而对于柱状容器来说,则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改变有关.因此计算液体对柱状容器底部压强的改变,可以根据公式计算.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有些物理题给出了几个数据,表面上看似 乎要通过计算方可求解,其实只要挖掘题中隐 含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即可速解、巧解. 例1甲、乙两个等高的柱形容器,它们的 底面积之比是2:1,并且都装满了水,若两客 器的水面上分别浮着质全为1:3的两个木块, 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之比是() (A)2,l(B)l:3 (C)l:2(D)l:l 解析:容器等高,木块漂浮,则有:p:二几 二p水gh,所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之 比为1:1,答案(D)正确. 例2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p二0.8 了c扩)的杯中时,从杯中滋出89酒精.若将 该金属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滋出水的 质…  相似文献   

13.
问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系吗? 答: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和容器的形状都无关.  相似文献   

14.
浸物变压是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许多学生对这类题无从着手.主要在于难以确定物体放入后.液体深度的变化量△h.总把问题看得复杂化。其实我们如果用数学里的体积恒等法.就会使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例1 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 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 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  相似文献   

16.
有许多同学把静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与液重等同起来,造成解题错误.实际上,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gh)、压力(F=pS) 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及容器底面积有关,而和容 器的形状、液重无关. 以下针对三种典型形状的容器分析液体对 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压力. 有许多同学把静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与液重等同起来,造成解题错误.实际上,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gh)、压力(F=pS) 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及容器底面积有关,而和容 器的形状、液重无关. 以下针对三种典型形状的容器分析液体对 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压力.  相似文献   

17.
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gh,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这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  相似文献   

18.
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固体不能流动,压强只能沿某一个方向,即压力的方向产生.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部也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也产生压强.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的压强是不同于固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  相似文献   

19.
<正>判断不同形状容器中液体压强大小是中考的常见考题,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关键是认清题目中是求解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还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然后厘清题目中一些物理量的等量关系,如液体密度、深度、质量和容器质量等,最后利用压强公式p=F/S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题,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如图1所示,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pS,Sh实际是以容器底面积S为为截面、以液体深度 h为高的液柱的体积,是这部分液柱的重.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截 面、以液体深度为高的圆柱体液体重,在处理液体压力、压强问题时,可将容器内液体割补成圆 柱体形状,使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柱重. 例1 如图2,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在三个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酒精、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