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因普通话的普及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壮语的使用范围变小,在壮族地区生活但不用壮语交流的情况越来越多。目前壮语使用已经开始出现断层,壮语传承的情况严峻,但壮族人并没有意识到壮语的珍贵,而是更倾向于用普通话交流,壮语的使用和继承被忽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并以访谈和观察作为补充,调查了百色市德保县五所小学的学生掌握和使用壮语的情况。德保县98%为壮族人口,是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区,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使用德保壮语的现状及其语言能力,分析影响小学生使用德保壮语的因素,并对德保壮语的保护进行探索,提出壮语传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在风光旖旎、美丽富饶的广西百色地区,壮族是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本地区的中学生,以壮族学生居多。笔者在百色地区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已达三十年,在工作期间,发现壮族学生的母语是壮语,使用壮语思维。壮族虽有壮文,但使用范围有限,日常生活中的书面用语多用汉语汉字,而家居生活则用壮语,用壮语思维。形成了口头表达使用壮语、书面交流使用汉语的奇特现象,这无疑会给壮族学生学习汉语造成诸多不便,因而笔者认为壮语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师研究一些壮语特点,用以促进汉语教学,会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美林  李毓 《广西教育》2011,(21):37-38,54
抽样调查表明,壮族大学生英语语音受壮语和汉语影响,容易误读和漏读某些元音和辅音。壮语中的一些音有利于英语语音的掌握。对壮族大学生英语语音进行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英语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合理、科学地进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壮族大学生的母语是壮语,儿时掌握了母语后又习得了第二语言汉语。壮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时受到壮汉两个语言系统的消极影响,语言负迁移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学习效果,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分析语言负迁移对壮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障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学习英语时,要考虑到壮语、汉语、和英语三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聚居的地方平时多用壮语交流。由于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壮族地区学生逐渐形成了壮语思维的表达习惯,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很难进行思维上的转换,以致产生了学习英语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使用Warschauer的调查问卷对江苏地区某高校大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写作与交流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关系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写作与交流时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更侧重于用计算机进行交流,在英语学习方面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与语言水平呈低相关,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使用Warschauer的调查问卷对江苏地区某高校大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写作与交流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关系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写作与交流时有着较强的学习动机;更侧重于用计算机进行交流,在英语学习方面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与语言水平呈低相关,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罗朝英 《文教资料》2009,(14):29-32
在汉语长期影响下.壮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是壮族人民和汉族人民语言接触、交流和融合的产物.经过长期的使用成为壮语总词汇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三乡壮语汉语借词的语义进行考察分析.将汉语借词的词义与汉语对应词的词义进行对比.从对比的结果归纳出汉语借词与汉语对应词的语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比率减小,加上普通话的普及,壮语的运用范围日益缩小。壮族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被忽视,导致壮语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本文针对壮语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壮语熟语是流传于壮族地区的语言珍品,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语里的“Vahbeij”浩瀚无边,独具韵味。依托隐喻理论探讨壮语熟语的隐喻特征及其生成,可以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壮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壮语熟语是流传于壮族地区的语言珍品,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语里的“Vahbeij”浩瀚无边,独具韵味.依托隐喻理论探讨壮语熟语的隐喻特征及其生成,可以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壮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以母语为壮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三语迁移因素的影响。在语言距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三语习得中壮语、汉语和英语语际影响的相关因素,讨论壮族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时出现的语音迁移现象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韩书庚 《科教导刊》2019,(7):183-184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备受重视。以高师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样本,对其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受到社会语言生活尤其微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较为频繁。这些结论可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以适应当今大学生的语言实际,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是小城镇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贵州省高校在读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调查,发现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存在语言需求决定语言态度,语言生活的质量制约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影响语言态度的语言分裂状况.语言是资源,提高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质量,建立大学生的语言自觉意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壮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在其作文中主要反映出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较大,常常出现合乎壮语思维习惯而不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句子;二是作文内容空洞,词汇贫乏,教师命题作文他们往往感到无话可说,一篇作文东拼西凑,东拉西扯,敷衍成文,因而杂乱无章;三是表达能力差,在他们的作文中字词句的毛病特别多,突出表现在夹有壮语词汇或语法句式,因而语序颠三倒四,乱用、误用的词语比比皆是。因此,如何提高壮族地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联系壮族地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实际,对这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斯瓦迪斯核心百词为基础,将清塘壮语与广西宾阳壮语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探究地处广西与湖南交界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中部的清塘壮族乡壮语的的演变,为壮语演变提供新视角和新论据.同时,检验被瑶语区包围的清塘壮语与当地壮族来源地宾阳壮语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壮语童谣是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壮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英语童谣则是西方国家行为习惯和文化心态的重要体现。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四个方面对壮英童谣语言风格展开对比,以期探讨不同童谣状态下的语言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8.
壮族学生英语语音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97%的壮族人以壮语为母语,其中56%的人兼通汉语。^[1]壮族学生在进入小学或初中后开始学习英语。据研究,壮语作为母语对壮族学生英语语音会产生负迁移。那么,该负迁移对壮族学生英语语音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呢?如果是,产生这种群体性差异的原因何在?如何针对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大面积提高壮族学生英语教学的效率?为此我们进行了两项调查——语音差异调查及学习者因素调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等级呈现出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语言的态度具有矛盾的二重性,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濒危语言,维护语言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崇左、宁明、隆安这三个县的壮族地区地名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归类,并对地名的中心词的内容进行试析:根据语言类型,壮族地区的地名大概可分为全壮地名、汉壮复合地名、全汉地名,经过分析发现,随着汉文化的渗入,壮语地名发生变化:在语言类型上,汉语词汇出现并逐步增多;在内容上,自然景观呈递减趋势,而带有抽象性质的人文景观地名、心理地名、方位地名不断增多,且大都以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达。笔者认为壮族地区地名的发展过程(全壮地名→汉壮复合地名→全汉地名),也可以看作为壮族人民理性(抽象)思维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即为汉文化不断融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