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民歌的诗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诗言志”与“文学是人学”这一类基本的命题而言,中国韵文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种种人为制造的“法”、“法度”、“法式”和“格套”,固然加快了韵文的精细化、“庙堂化”进程,但也大大地束缚了创作主体自由抒发情志的手脚.蔑视传统、张扬个性的明代民歌的兴盛,对旧有的所谓“规矩”是一个极大的反动,也让我们见识了文学的真正魅力.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哲理的书,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符号表现.它的许多韵文,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韵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传教式”哲理韵文、“游艺式哲理韵文”、“杂感式”哲理韵文,它们各自具有双重所指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北海市华侨中学依托银海区“育品行动”项目技术,重新提炼特色办学主题,将“侨韵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学生德育、教学工作、课程建设等多个层面,逐步建设成为一所与城市发展同步的优质学校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文体包括散文与韵文两部分,散文(即小说)是主导文体,韵文是辅助文体。曹雪芹选择白话小说这一俗文体,与宋代以来的俗文体作家遭遇及心态有共通性,但也有其特殊性,后者的作用更重要。由于叛逆性不彻底,曹雪芹既想“按头制帽”,又想“揣大家高唱”,导致自相矛盾,这点在诗上表现尤为突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白话的成就和运用韵文的矛盾,预示了白话文体的兴起和文体走向纯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以钱解钱”的方法,对钱钟书先生的“化”进行源流考证和语义诠释,并以他的“化”艺作为佐证,揭示作为全译转换的核心,“化”的实质是求得译文与原文最大限度的“似”,即“极似”。  相似文献   

6.
<正> 韵文,《辞源》释为:“指诗赋辞曲.”《辞海》则说:“泛指用韵的文体,同散文相对.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散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韵文和散文是两种形式完全不相同的文体,修辞必然有区别。因为,修辞作为语言的修饰手段,语言载体不同,修饰对象不同,修辞方法、形式必然存在区别.为了研究韵文和散文修辞上的区别,先分析它们在文体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关于“散文”,在“文学”这一概念没有明确,即文学与非文学没有划清界限的时候,它自古与骈文、韵文相对,是就文章的媒介——语言而对篇章的划分。与骈文相对的“散文”,是指凡不用对偶句写成的散行文字,如唐以来的古文。与韵文相对的“散  相似文献   

8.
幼儿韵文认字是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不是一个汉字一个汉字的既教字音又教字形和字义,而是借鉴古今韵文识字的经验,遵循“教师在意教,幼儿无意记”的原则,采取“整体认读”、“循环往复”的方法。寓学于玩,循序渐进,让幼儿在念背韵文中学句学词,在学句学词中自由认字,引导幼儿提前进入阅读阶段。这样做,对早期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知识,训练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幼儿韵文认字的必要性现行的识字方法很多,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汉字的音、形、义一起教,识字和写…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宗明义要“使闺阁昭传”,但囿于时局和审美需求,常借助双关修辞,以暗示性、预兆性的韵文展现女性“似桂如兰”的才情和“万艳同杯”的命运。这些韵文中的双关主要包括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字形双关四种类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审美功效突出,具有言美意长的意境美、言此意彼的曲折美、言简意丰的精炼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双关修辞的认知过程。一语多关是《红楼梦》韵文的显著特征之一,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人花互喻”“重像设置”等手段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同时也离不开读者的互文性阅读。  相似文献   

10.
艺创作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相互作用,互动、互建。先进的艺创作应该对先进化建设起服务与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审美的方式建设人的内在化环境;建造先进的化人格;建立理想的社会化秩序;建设规范、优美的民族语言。就促进先进化建设这一问题看,我国的艺创作现状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同先进化同步,对先进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化建设意识不自觉、不强;三是同先进化建设相抵触;四是先进性同落后性并存,对先进化建设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针对这各现状,应强调在艺创作中实施化建设战略,如政治化战略、经济化战略、人精神战略、法制精神战略、民族精神战略等,尤其要着力解决好“全球化与多元化”或“世界性与民族性”这一重大的全球性的化建设矛盾。  相似文献   

11.
冯雪峰在强劲的主流艺思潮之下坚持独立的思考,试图冲破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左”倾教条主义,始终坚持反对宗派主义,竭力扭转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深刻的理论之所以难以付诸实践,不能不归咎于那“大”“小”化背景的强力限制。  相似文献   

12.
艺复兴时期美术和巴洛克美术是外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西方化史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用有关绘画的成对的阐述分析的概念(如“线条风格”和“彩绘风格”,“平面性”和“退缩性”,“封闭式”和“开放式”,“多样性”和“统一性”),进行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镜头一:我执教人教版二上《识字3》这一课。这是以“三字经”为形式的识字课文。我教学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各种形式认识本课11个生字,渗透爱祖国教育。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很明朗的教学主线。从初读韵文、自主识字,到熟读韵文、识记生字,再到背诵韵文、巩固生字,  相似文献   

14.
学者对《红楼梦》韵文的关注历来颇多,也不乏对书中以花喻人手法的论述。如果将二者结合,以薛宝钗为例,从《红楼梦》韵文中全面体昧她在书中的花样年华,全方位展现她“淡极始知花更艳”,“谁怜我为黄花病”,“山中高士晶莹雪”,“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性格一面,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艺批评界的女性对“女权主义批评”思想和方法的借鉴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女性艺批评否定和解构男权化的强烈批判精神。为内蒙古艺批评注入了崭新的思想要素。女性艺批评对艺民族性的探讨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内蒙古艺批评界女性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表明,女性不再是抽象思辨领域的“缺席”和“缄默”。新时期内蒙古女性艺批评总体上是美学的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课文中涉及的古代文体,大致可以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韵文,是指讲究格律用韵的诗、词、曲赋等。散文,是个广义的概念,指韵文以外的所有古代文体,而不是指现在讲的或抒情、或状物、或写入、或记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文体。以下的文体分类,即仅就古代的散  相似文献   

17.
漆画从构思到完成,必有匠心“技”的加工,更有心智“艺”的抉择,两者随影相行、唇齿相依。“技”度量“艺”的审美情怀,“艺”衡量“技”的内容形式,缺一不可。倘若,一味的追求“技”的表现而忽视“艺”的表达,或是过分的注重“艺”的内涵而忽略“技”的形式,都会使漆画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8.
文化精神与审美诗性的集成--意境范畴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意境是中国古代艺学美学的核心范畴,它的化渊源是以儒,道、禅佛哲学为核心构成的“天人合一”的化精神。它的艺术品质则与中国古代艺学美学审美发展过程不可分离。以此为起点对意境的形成和面貌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莫里哀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哲学教师对茹尔先生说: “凡是散文的东西就是韵文,凡是韵文的东西就是散文。”茹尔先生反问道: “那我们的说话又算什么文呢?”哲学教师回答: “散文啊!”茹尔先生这时才恍然大悟,说: “天哪,我原来说了四十多年的散文,自己还一点儿不知道呢!”因此,莫里哀认为,孩子是天生的“散文家”。哲学老师的话当然有夸张成分,但道出了  相似文献   

20.
本试图从苏轼的避同趋异的化观、“五谷”、“药石”的艺观和顺天遵道的人生观等三个方面,探讨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而阐述“豪放”风格的本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