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河西走廊的肃南榆木山、嘉峪关黑山、酒泉马鬃山地区有大量的鹿图案岩画遗存,这些岩画是先民狩猎、放牧生活的实物反映,也印证了古代先民对鹿崇拜的表现。通过分析河西走廊鹿图案岩画的艺术特点和追溯鹿崇拜,进而揭示北方游牧民族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2.
岩画的发现为研究史前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资料,也为了解原始艺术打开了新的途径。先民的这些近似语言文字的艺术符号是十分宝贵的艺术遗产。它是原始人类纯真心迹的表白与炽热感情的凝铸。史前岩画乍看上去似乎简陋粗涩,仿佛有种隔世之感,特别是表现原始巫教活动内容的画面,显得那么晦涩难懂;可是那些表现游牧生活的场面却十分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3.
天山及阿尔泰山区广大哈萨克草原发现的岩画,体现了古代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智慧、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成熟的原始思维。岩画是哈萨克族先民原始思维、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方面信息的宝库。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同哈萨克草原长期存在的岩画中的某些内容是有联系的,可以说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就是从这种体现古代哈萨克族先民智慧的岩画艺术等原始思维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临沧地区境内的沧源岩画作为我国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是沧源一带佤族先民远古时期社会生存生活状态的意识反映,对研究和探讨佤族先民的物质状况和精神意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文试从“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和“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佤族先民在岩画形成时期具有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5.
四川珙县麻塘坝的岩画及悬棺葬,是汉魏唐宋僚人(僰人)、元明时期都掌人在同地域同时代的遗存。川南都掌蛮继承了古代僚人的主要习俗,岩画在头饰椎髻、使用铜鼓、巫术活动、猎头祭祀等方面,呈现出与悬棺葬俗相同的化特质,揭示了岩画与悬棺葬之间的密切关系。岩画以丰富的化内涵,折射出都掌蛮及其先民在生存发展、经济生活、化传统、宗教习俗诸方面的活动痕迹,岩画是都掌蛮刻画在峭壁上的史诗。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岩画表现了原始体育活动最重要的一些形式。本文就丝绸之路的部分岩画所表现的原始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形成过程及其研究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北方广袤的原野上,创造了一条著名的"草原岩画长廊"。它们用自己的智慧以岩画的形式体现了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对远古先民而言,岩画不仅是一种表达的结果,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8.
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杰出的文化创造.1985年多学科、大规模考察花山岩画以后学术界关于花山岩画研究的成果呈现出新的风貌.通过对近30年来花山岩画研究情况进行概述性回顾,认为人们对花山岩画的研究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而研究的冷热程度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史前贵州岩画看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彩多姿的贵州岩画记载表明,远古时期的狩猎活动相当频繁。其原因在于当地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这为远古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狩猎成为军事演习、保护农田、部落的娱乐和消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原始巫仪的载体。风格不同、内容繁多的岩画再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狩猎的生动场面,对深入了解古代贵州少数民族狩猎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58):23-24
2014年10月,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发现赤金山岩画。作者在文物工作者指导下,对岩画分布情况、数量进行记述和统计,结合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该岩画题材分类、价值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加深对金川及河西走廊早期先民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南北方岩画表现内容和手法、作画地点的不同,画面的规模、构图、以及绘画效果都迥然不同,自然也形成了不同的美学风格。其差异源于相异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并决定了南北民族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互异。北方岩画的审美特质是阳刚美或壮美,南方岩画的审美特质可以说是阴柔美或优美。  相似文献   

12.
沧源崖画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关于沧源崖画的制作年代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对沧源崖画与耿马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云南青铜器中铜鼓图象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沧源崖画图象的基本考证。文章认为:沧源崖画的年代上可到商朝,下可到东汉,主要部分应在商周之交到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多年自费调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岩画遗存点上百余处,并成功举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首届岩画图片展览,并赴内蒙古和宁夏等地实地学习和考察岩画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成果。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就如何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岩画进行有效保护和如何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文物资源,尝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遗存上千年,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奇观,存在较多的未解之谜,同时也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花山岩画以偏居南疆国门一隅的悬崖峭壁,历上千年而不衰,从未停止传播壮族人民的神灵信仰观念、人生礼仪旨趣以及文艺审美观,可谓壮族瑰宝和人类文明。其传播研究成果值得与此情形类似的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借鉴。  相似文献   

15.
广西左江流域岩画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岩画图像的线条艺术非常丰富,从早期经历成熟期到后期,特色鲜明,体现了古代生活在此族群的审美、信仰和理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从古代崖画、青铜器及纸本画等文物上分析百越族群原始服饰形象,接着用文献资料阐述百越族群以傣族为代表的服饰流变情况,最后探析其传统服饰的历史承袭。在传统服饰的传承中,折射了民族原始古朴的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17.
龙里巫山岩画是一处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 ,笔者与有关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它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 ,描述了岩画的生态环境、保存现状 ,讨论了岩画的内容、特点、价值和意义 ;进而对岩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研究。同时就岩画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