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实际工况中液压挖掘机铲斗的强度特征,利用LS-DYNA建立了柔性体铲斗实体模型与非线性显示动力学理论,构建土壤的本构模型;通过对铲斗挖掘土壤过程进行仿真,得到铲斗工作过程中极限应力值及铲斗的应力分布特点;所得结果为提高铲斗工作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铲斗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上运用的重要机器装载机,工作装置是装载机进行工作的重要构件。用PRO/E4.0创工作装置的三维模型,然后倒入ADAMS2010中,且以偏载工况为例,对动臂及摇臂进行动力学分析,其结果表明,在铲掘和卸载工况时,动臂、摇臂各自的受力较大,铰接点不同。  相似文献   

3.
铲斗是装载机上具有两组平行孔系的斗形焊接结构件类部件,孔系间的同轴度与平行度直接影响着装载机的工作效率、使用寿命和动平衡。通过分析传统铲斗销孔的镗削工艺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专用数控镗床的总体结构方案、主要参数,介绍了数控系统的配置方法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自动包馅鱼丸机切边机构入手,分别对压杆装置和切刀分离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以切边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为优化参数,对压杆装置进行形状拓扑优化设计并提升了机械的传动精度,结果表明,连杆尺寸在132~142 mm,压杆装置的力学性能最好。此外,对切刀分离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在保证切刀分离装置性能的前提条件下,使刀盘的质量减少21%。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存在求解效率低且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优化结果的问题,提出了精英蚁群算法并用于综合多工况的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参数优化设计,建立了相应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构建精英蚂蚁种群及经验规则进行引导优化搜索过程,并结合单斗液压挖掘机设计实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提高优化效率,可取得十分满意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装载机转向性能参数指标,包括力臂差、扭矩差、油缸行程等,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铰接转向机构铰接点位置参数,为装载机铰接转向机构的改进及新产品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机械式工程机械产品,如传统单自由度机械式挖掘机,具有坚固耐用的优点,但输出不够灵活;液压式挖掘机可实现柔性化的输出,但又存在液压系统零部件加工装配要求高、寿命不长、漏油等缺陷。这是工程机械领域一个长期未能取得突破的棘手难题。多自由度可控机构因其具有输出柔性化、刚度髙、惯量低、承载能力强、动力学性能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有关研究成果还不够系统,特别是可供工程实际应用的机构构型依然很少。针对这些问题,本章首先以广泛应用的液压挖掘机和装载机各自工作原理为依据和出发点,运用工作机理的行为表达方法,将工作机理转化为工艺动作过程,进而结合可控机构、变胞机构以及并联机构等相关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基于螺旋理论的约束综合法和构型演化法等机构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挖掘机、装载机执行机构的概念设计,获得了一批新型多自由度可控机构式挖掘机、装载机,以及具有变胞功能的可控机构式装载机等构型,为这类机构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在多栖环境中的运动,设计了一款三栖机器人。机器人以螺旋机构为主要动力源,以被动轮为陆地行走机构实现三栖运动;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量化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指标,完成参数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结构参数最优解空间;设计双回路PID控制器和自适应Backsteeping控制器,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完成机器人位置与姿态控制;机器人姿态数据由多传感器姿态融合得到,通过卡尔曼滤波求解最优姿态角。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和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在多栖环境中的运动,设计了一款三栖机器人。机器人以螺旋机构为主要动力源,以被动轮为陆地行走机构实现三栖运动;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量化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指标,完成参数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结构参数最优解空间;设计双回路PID控制器和自适应Backsteeping控制器,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完成机器人位置与姿态控制;机器人姿态数据由多传感器姿态融合得到,通过卡尔曼滤波求解最优姿态角。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和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ProE与ANSYS软件工具对Z30E型装载机动臂进行有限元分析.使用ProE对Z30E型装载机动臂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ProE与ANSYS系统的接口将其输入到ANSYS中,再使用ANSYS对动臂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Z30E型装载机动臂的作业要求,建立其极限情况下的受力模型,对装载机动臂的多个参数深入分析与运算,为以后动臂的设计改进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对可移式气动压管机工作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通过运动学的分析,确定了机器的驱动装置——气缸中活塞的行程,并保证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符合要求;通过动力学的分析,确定了活塞的驱动力,为进一步设计整个机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及角动量守恒原理的被动移动装置,该装置在初始瞬时推动力作用下可通过自身俯仰摆动、扭转摆动的耦合,以及与斜面接触状态的周期性改变,能够实现无动力、周期性、自稳定的沿斜面下行运动。提出了该装置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Matlab符号计算,通过ADAMS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验证,设计制作了原理样机并进行测试。虚拟仿真和样机测试均表明,合理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范围能够确保该装置实现多种自稳定的被动下行运动。  相似文献   

13.
调整次镜位姿是空间相机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优化Stewart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了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方法。首先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理论分析,建立了运动学逆解数学模型并计算了解析结果;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并联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学逆解仿真,其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证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再将ADAMS运动学逆解作为各杆驱动函数,实现了运动学正解及动力学逆解仿真。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为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数值方法求解不同的车辆动力学模型,为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提供参考;结合正交试验和多目标优化算法来分析各个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权重,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车辆动力学多目标优化分析,为车辆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创新点:研究不同数值方法的求解精度,为车辆动力学求解方法提供新途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车辆各参数的影响权重,为车辆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车辆,能兼顾车辆多个方面的性能。方法:采用不同动力学求解算法、正交试验设计和多目标优化分析方法。结论:1.基于不同数值求解算法的研究表明,Hamming法要优于Newmark法和有限差分法,四阶Hamming法的精度不如龙格库塔法;2.正交试验可得到各参数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权重,但忽略了参数间的交互效应;3.经过多目标优化设计,衡量车辆振动性能的两个指标分别减少了7.22%和6.82%。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鱼雷罐喷吹脱硫动力学条件改善研究与进展情况,获得了如下结论:较差的动力学条件是制约鱼雷罐脱硫技术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变喷枪结构和熔池引入辅助吹气装置等手段可以改善鱼雷罐脱硫动力学条件,提高脱硫生产效率;采用大工业生产现场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案,缩短喷吹气体流股至端部死区距离,提高对两端死区附近液体的搅拌效果是改善鱼雷罐喷吹脱硫动力学条件的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调整次镜位姿是空间相机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优化Stewart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了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方法。首先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理论分析,建立了运动学逆解数学模型并计算了解析结果;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并联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学逆解仿真,其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证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再将ADAMS运动学逆解作为各杆驱动函数,实现了运动学正解及动力学逆解仿真。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为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机构参数化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最新方法和途径。为解决参数化三维CAD建模的技术难题,在SolidWorks软件平台上利用Visual Basic二次开发工具,以凸轮机构为实例进行机构参数化设计的二次开发,实现了凸轮机构的完全参数化设计。对提高机械设计人员高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效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模切机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模切机构是其核心,对模切机构的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模切机的工作性能。文章采用矢量复数法和杆长逼近约束条件法建立偏置式双肘杆模切机构的位移分析模型,在满足位移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即以一个运动周期内动平台转角和其后端垂直位移无限接近理想值为目标函数,从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对构件位置要求及曲柄存在条件的角度出发建立约束函数,运用Matlab编程求解,得到符合要求的各构件尺寸。以优化后的尺寸进行实体建模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由此验证了所建函数与计算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pro/e5.0软件实现了斜齿轮三维实体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并对齿轮机构进行虚拟装配,通过仿真分析对其进行工作性能预估和结构优化,为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送料机构工作原理,采用矩阵法计算了水平送布台臂转动角和送布牙前后运动量,以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为基础进行了送料机构运动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分析结果比对表明此送料机构设计是可靠的。此方法已应用于59420三针平缝机的设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