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洛邑为“天下之中”的地理观,是早期中国政治与文化建构中的一个核心观念,贯穿从“六经”到汉赋的经典书写。它源起于尧舜以至三代“追中”的历史记忆,上应古代天文学对中宫斗极的信仰,下与尧舜以来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建都历史相合,构建了一个王权天授的文化理念,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西周初年“崇文德”的运作,使“天下之中”洛邑成为和合的礼乐文化地理空间。这说明集地理、政治、文化与民族于一体的“天下之中”观念在西周初年已经基本成熟。经《左传》《周礼》《史记》等典籍的推理阐释,它的丰富内涵得以进一步明晰。随着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及具有“体国经野”性质的京都大赋书写,标志着这一地理观最终确立,并对此后王朝择都选址的政治理念与择中治国的思维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是中国传统伦理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起源于西周时期“中罚”的法律观,儒家学派将它由“至德”提升到“天下之大本”,并随着历史的积淀,逐步演进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研究“中”是因为传统文化决定着法律思想的公平观、正义观、价值观,法律思想也总是通过各种概念、命题和原理,最终归复到文化准则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使正统之辨成为传统政治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鲜明主题。宋儒对中国历代王朝合法性依据的认定标准有二:“合天下于一”和“居天下之正”。北宋时期,注重“一统”甚于“居正”,未尝唯以终极本体的伦理观念“天理”为标尺去审视、评价中国历史上王朝传承中的合法性。南宋立国之后,现实的政治格局自然地引起宋儒文化心态与历史观念的重大变化,体现在正统理论问题上,“合天下于一”的观念淡薄了,而“居天下之正”的意识凸显了  相似文献   

4.
"天下观"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它崇尚礼、德、仁等文化价值观念,希望构建一个“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注重运用政治、文化手段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军事与经济目标则较少重视,从而形成了以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战略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刘勰论文的基本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传统历史观的影响:(一)宗经和传统史家鼓吹的三代的“黄金政治”呈现出互文关系,它们都是作为“历史范本”而起作用的,并且受了以《易》为代表的历史变革观的影响而提倡“以复古为革新;”(二)刘勰论文有“重雅轻俗”的倾向,这和圣人史观有很大关系;(三)“原始以表末”的学术方法则是刘勰深沉的历史意识在文论领域内的反映,同时也透露出古代中国人对历史“源头”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关于人类社会中空间秩序的两大重要思想起源于中国:其一是“天下”思想,它将无所不包的世界看作一个没有边界的整体,遵循以共同的价值观和福祉为基础的治理理念。“天下”深刻影响了西周时期的思维观念。另一重要思想则是诞生于秦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和民族国家理念。这两种思想源流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天下”思想在以世界为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路径之间不断变化。自秦朝以来,虽然民族国家的思想一直发挥着相对更强的作用,但是“天下”思想依然是构建世界体系的方法,对民族国家的理念产生着影响。在过去的20余年中,关于“天下”思想的讨论重新兴起。这一方面源于赵汀阳等学者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更需要从超越民族国家的视角来理解各种关系。因此,“天下”思想对于填补当下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天下”思想不仅具有空间性,并且探讨了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如何最大化人类的共同福祉。本文梳理了古代和现代有关“天下”思想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下”思想对于阐释和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启发。本文在结论部分将其总结为八项原则。在“天下”思想影响下的全球高等教育中,这八项原...  相似文献   

7.
<正>拉铁摩尔将大于“中国”的“亚洲”置于范围小于它的“中国”范围之内来思考,很有深意,这对我们今天从全球史或世界史角度来理解历史的复杂性极有启发。尽管目前全球史方法很热,但真正能从全球史视野来理解中国历史,其实非常难,尤其是在传统中国史料及传统天下观的影响下,我们很难接受以他者眼光来观察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8.
“五行色彩观”是我国传统色彩观的基础,是我国早期劳动人民对色彩最原始、最朴素的认识。它是以黄色为中心,从而形成以青、白、红、黑为方位关系的色相环,与传统的“人道”、“天道”存在着一定的时空联系。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的“正色思想”、道家的“阴阳、太一”色彩观念以及佛家与其诗意描述相同的“素淡”的色彩观等等,都对中国画人物创作的技法和审美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史学认识论的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在其纷繁广阔的史学思想中闪烁着史学认识论的光芒。史家对“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执着追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史家自身素养的规范,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史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史学认识论思想。然而,不可否认,这种史学认识论思想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它是在以主体性思维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带有强烈的儒家内在道德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由于晚清以来“中国”形象发生了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被动转化.这种“空间”认识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启蒙和救亡意识,最终使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循环论而接受了西方的线性时间观。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生正是建立在传统/现代的“时间想像”和中国/西方的“空间想像”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制度化力量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成为我们理解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早期是中国史家的"世界意识"走向深入的关键时期.他们要么着重将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并以西方历史发展的模式和理论来认识和解释中国历史,要么着重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他们的"世界意识"从史观、理论、方法、语言、体裁、教学等方面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基本范型.它之所以能够得以深化,外因是西学对中国史学的不断冲击,内因则是中国史家世界观的改变和爱国心的驱使.  相似文献   

12.
柳诒徵的史学思想是以传统的史学精华为主兼以吸收西方史学观点的产物。柳诒徵认为,历史学既是关于知识的学问,又是政治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功用是彰功显绩、生成知识和彰往察来。柳先生把传统的变易观与西方的进化论糅合在一起,认为历史是迭次发展的,"有退化者,有进化者",其因则有赖于人们自身的创造、社会制度的组织鼓励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的主体——人本身的本质性和历史文献使得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形式上的纵贯和横通,目的上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构成了历史认识的基本类型;"观事实之始末"与"察风气之变迁"乃是历史认识的两个阶段,而客观的事实与政治的"礼"则是历史认识检验的标准。柳先生论著中所体现的史学方法主要是"明吾民族独造之真迹"的文化学方法,以及历史主义和经济分析法等。在史料方面,柳先生打破四部分类法,增加志、丛、图三部,成为七部分类法;主张全面地阅读材料、考证史料的来源,充分利用新的史料、遵守学术规范;史料的编纂应当参照政府的组织机构来安排史书的体系,"治史学若理国事"。柳先生重视史德,强调史家研究历史,必须去除成见,从历史事实中得出结论;要求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不断修养自己的品德。柳先生把礼看做是史学的核心灵魂,批评有损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切史学行为和对历史事实的错误理解。柳诒徵史学思想的个性特点是新人文主义,其旨趣是守护传统道德、注重精神完善。  相似文献   

13.
西欧中世纪是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浸没在神学中的西欧史学取代了古典史学,成为宣扬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宣传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世纪历史学的全面倒退,相反,基督教史学通过改造西方古典史学使之在许多方面的思想都具有创始性.它所开创的世界整体史观,历史进步史观以及历史时间观等史学新观念,对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基督教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中应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靳玲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14-315
中国史学史课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而《周易》与中国史学关系密切,尤其影响了中国传统史学家的思维方式。将《周易》引入课堂教学并与传统史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明晰史家的思想,理解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提高文化自信,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晚清史学批评随着时代潮流的急剧变革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在新史学思潮出现之前,史学批评沿着传统史学批评的路径发展,其主要的史学批评视阈集中在传统史书体裁体例的批评,对重点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进行批评;新史学思潮兴起后,史学批评更加尖锐和激烈,涉及历史观、史学思想、史学体系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史学认识的深化。晚清史学批评上述两个阶段的分野,其肇因来源于晚清“西学东渐”的推动和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动,其后果则推动了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变,但由于资产阶级史学家急于建立近代史学的范型,在对传统史学批评“度”的掌握上存在可资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刘咸炘生活于中国史学新旧转型的时代,他领悟中国传统史学家的思维习惯,运用传统史学理论范畴,体察时代的脉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本位史学理论。刘咸炘研究"前四史"与浙东史学,意在为传统史学表微,张扬中国史学的内在精神与活力。在西史东渐的大潮中,刘咸炘也关注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但对鲁滨逊等西方史学家的所谓"新史学"不以为然。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构建自身的理论话语体系之际,对刘咸炘的中国本位史学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学术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编纂学由传统的编纂体例和编纂思想向近代史书编纂体例和编纂思想过渡,呈现中西体例和思想互动融合的局面。一方面,传统的编纂体例和思想仍显示出卓越的生命力,出现了对传统历史编纂学进行反思和实践的倾向;另一方面,章节体迅速成为历史编纂中最重要的编纂形式,主宰中国历史编纂的语境,20世纪史家在这样的历史情势下,建构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尝试和努力就显得尤为可贵,他们赋予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独特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史学中一直沿袭着秉笔直书的传统,历代史家更是把秉笔直书作为撰写历史所追求的目标。传统史学中的秉笔直书思想又是伴随着历史学一起发展的,它经历了"书法不隐"、"据事直书"、实录、直笔的发展历程,而且,在这一历程中附加了史家的主体思想,承载了史家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伏尔泰的史学启蒙开启理性史学与理论治史的觉悟,导正了史学发展的方向,引领走进理性正道。伏尔泰的《风俗论》是包括东西方各国,乃至非洲美洲涵摄在内的真正世界史。伏尔泰《风俗论》重视人类精神方面的研究,开了历史研究的新蹊径新风尚。《风俗论》对史学时弊进行解剖分析: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充当学者,历史书充满阶级偏见是弊端之一;宗教迷信使人失去理性,历史学沉迷于圣徒圣事是弊端之二;史德缺失,随心所欲臆造历史是弊端之三;历史学重视对精神文化的研究,提高了历史学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围绕“李约瑟难题”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解读,揭示了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一些原因.这些研究成果启发我们,科学教育的改革要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科学史教育的内容能够十富学生哲学思想,发展其自然观、培养其科学思维与创新思想,并改变传统科学教育方式,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促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