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但是,他的“确然性”追求却存在着将哲学的“确然性”与科学的“确然性”简单等同的方向性错误。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作为主要微信息处理方式的时代,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且具较强的冲击力。产生于19世纪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时代已经不仅局限于学术界,已经开始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造成这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微时代角度下谈谈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色的著名抒情诗人。 2 0年代 ,他是早期象征派诗人 ,30年代则成为现代诗派的领袖。综观戴望舒一生的创作 ,他属于 192 7年左右那一批诚实和敏感的诗人。由于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又由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环境和历史文化源流不同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地方。本文试从以下三点对戴望舒与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情调 :朦胧与哀愁虽然戴望舒在诗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多种情感 ,用诗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证实了自己复杂而丰富的感情世界 ,他却从来不在诗歌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朦…  相似文献   

4.
姜夔与戴望舒婉约诗词的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使用意象抒情;讲究用字,注重韵味;运用通感,善于联想。但两人的婉约诗词的表现手法又各具特点,姜夔词表现手法的特点:音乐美、独特的小序、反俗为雅;戴望舒诗表现手法的特点:风格多变、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散文美。表现手法不同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社会时代、个人经历和文学传承。  相似文献   

5.
戴望舒和萧红都是著名作家。戴望舒与萧红的交集,不仅仅是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来往,也有朋友之间的私交,以及在人格魅力上的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但在萧红研究里,戴望舒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关于戴望舒的资料看来是故意舍弃了。本文意从戴望舒在香港向萧红与端木约稿、戴望舒与萧红在香港的交谊、戴望舒在萧红研究中缺失缘由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从时代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论述了诗人戴望舒在全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大潮中诗风是如何转变的。从朦胧到明朗,从忧郁到乐观。诗人在血与火的炼狱中不断焕发出来的新的感情,确立了他的写实与象征交融的抒情风格,这是戴望舒后期诗艺对前期诗艺的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智媒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媒介肆意弥散,沉渣泛起,呈现出"数据驱动传播"渗透主体更精准、"算法黑箱现象"渗透手段更隐蔽、"信息茧房困境"渗透效力更强劲等新表征。透视智媒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征,发现其"软"的只是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而其硬核和实质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因此,新时代要实现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解蔽与实践匡正,应当坚持增强技术赋值,筑牢智媒场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培育主体素养,提升智媒场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和批判力;强化法规监管,科学治理智媒场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强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否认、歪曲,在微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将会使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并且对党失去信任,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传播,应该采取相应对策,国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社会应积极引导广大社会群体,更多地呼吁正能量,还应从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几个群体多管齐下,提高这些群体的社会修养,进而使我们在微时代,正确地看待历史,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东西的小说是一种在虚无主义肆虐的后传统、后革命时代下的寓言化写作.<耳光响亮>关注的是1976年文化精神和家庭生活意义上的"父亲"弃世或出走之后,那些"时代孤儿"的成长过程和生存境遇.<后悔录>所关注的重心是主人公从禁欲到纵欲时代的"性"的磨难,从中可以看到后传统的人神主义禁欲文化和后革命的虚无主义纵欲文化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以及个人良知在这种异己的、他律的伦理秩序和虚无主义的纵欲狂欢中的复苏和觉醒.  相似文献   

10.
虚无主义是人类的一个时代困境。将虚无主义作为一个时代问题,诉托于马克思,使之成为"回到马克思"的又一种思路。一直把终结传统虚无主义,并创造新的人类价值体系作为最大核心价值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观念论唯心哲学传统出发,又超越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从而确立了人自身的超越性和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当代时代的主要表现形式辨析,揭示历史虚无主义隐蔽性强、迷惑性高的本质。在列举于纸媒、视媒和网媒上肆意杜撰史实基础上,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具有不利影响。鉴于高等教育在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教材、重参与、重监督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逐步形成有效的历史虚无主义抵制机制,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戴望舒作为现代诗派的诗论家针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较为独到的观点,其中关于诗歌审美标准的“诗情”说影响最大。本文从诗人对“诗情”内涵阐释及“诗情”说产生的理论背景和时代必然对“诗情”说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寻,以表明“诗情”观在戴望舒诗论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尼采哲学与现代性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关系,不仅紧密,而且复杂。虚无主义在尼采这里有多种含义,而且尼采自己提出的、以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为实质性真理的未来哲学理念,最终仍然是一种虚无主义。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中的虚无主义自产生至今,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主要作品中都有虚无主义的影子,表现了诗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无奈与绝望。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空心人》中的每一诗节都存在着虚无主义的各种意象,通过诗人对于死亡世界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否定。  相似文献   

15.
戴望舒诗歌的基本格调是忧郁的,但也有为时代激流而写的那些感奋的、甚至壮烈的诗;诗人始终坚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立足于自己的切身感受,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泛滥的情感在这里被化成了可感的经验与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6.
魏尔伦作为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先驱,其诗歌美学观对中国诗人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将从戴望舒早期诗歌创作特点开始,通过分析《雨巷》,从魏尔伦与戴望舒诗歌美学观相似性的四个方面(语言的音乐美、意象的平淡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忧郁美)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并从时代背景等三方面分析魏尔伦是如何影戴望舒的。  相似文献   

17.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现代派诗人,曾以《雨巷》一诗风靡全国。以前的戴望舒传记有北塔所著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传》和王文彬所著的《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两本传记,2007年5月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祟文书局出版的刘保昌先生的新著《戴望舒传》,将戴望舒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本书的发行,一方面体现了文艺研究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忧郁是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基本情绪,那寂寞则是戴望舒诗歌中主人公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本文将结合诗歌文本从以下几方面对寂寞者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寂寞者形象、寂寞的成因、表现;戴望舒后期诗歌的寂寞者形象与前期诗中的寂寞者形象的对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戴望舒早期诗歌和后期诗歌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解读戴望舒的诗歌。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探讨历来存在两方面的争议:一为学界部分研究者认为戴望舒创作后期对音乐性持反对态度;二为学界部分研究者用"内在韵律"的模糊字眼概括戴望舒诗的音乐性,但对这是一种"怎样的韵律"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将在具体分析以上争论的基础上,结合戴望舒诗作与诗论,探索其对新诗音乐性的真实态度及其具体实践,并呈现戴望舒对新诗"非格律韵律"美学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虚无主义作为当前的一股重要思潮,有其特定的内涵.就其起源而言,虚无主义是对超验和非实证的拒斥.在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中,虚无主义一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虚无主义的极致导致人的异化以及精神世界的遗落.我国在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对虚无主义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