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撕扯不开的:一方面,文学用语言写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没有好的语言,也就没有好的文学;另一方面,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首先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抓"人,读者很可能会放弃阅读,抽身而去.而对于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抓住了语言问题,就等于抓住了文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这样,无论从哪方面看,谈论文学,都无法脱离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园,语言也是文学研究的第一入口.  相似文献   

2.
散文诗     
散文诗的定义不是很明确清晰。最严苛的看法是:散文诗不是散文,不是诗,而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比较中庸的看法是:散文诗不是散文,是诗歌,是没有严格形式要求的诗,没有格律,也不押韵。泰戈尔的诗歌(如《吉檀迦利》中的各个篇章)通常就称为散文诗,无论汉译与英译,都无格律,不押韵,只是频繁分段或分行。然而,据说在孟加拉文中这些散文诗是有格律的,作者亲自翻译成英语,才成了没有格律的散文诗。既然带个"诗"字,散文诗就必须具有诗歌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3.
任何语言的诗歌首先都是因其语言形式而存在的。没有独特的形式就没有诗歌这一独特的体裁。本文针对当代诗歌形式的特殊性,从当代诗歌形式的重要性、当代诗歌的发展、以朦胧诗为例探讨当代诗歌形式的转变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泰戈尔是我们中国读者都非常熟悉的印度作家、诗人,他是五四时期就被中国现代文学前辈郑振铎和冰心译介过来的。泰戈尔的散文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散文诗。它是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即它的篇幅一般比散文短小,而且比一般散文更加讲究音乐节奏和语言的诗意性。大部分散文诗是诗情与哲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诗的日益边缘化处境,诗坛上流行着一种"形式拯救诗歌"论,这种提法有失偏颇。因为:一、从新诗发展历史考察,自由诗同格律诗一样,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二、从诗歌本质看,诗之所以为诗,根本在于蕴含情感和节奏,而它的节奏有外节奏和内节奏之分,自由诗倾向于内在情绪节奏;三、诗歌在当今时代衰落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诗歌形式建设方面的问题,而在于时代所造成的一代人紧张而浮躁的心理状态。所以,严格的形式要求并不能充当新诗的救赎之神。  相似文献   

6.
节奏是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也是一切艺术生命活力的体现。散文节奏的构成因素和具体形成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走进台湾》艺术地处理了详与略、缓与急、起与伏、藏与露、抑与扬的关系,对语言节奏也十分重视。"移步换景"的节奏徐缓,而"飞车掠影"的节奏急促,并具有结构意义。写作实践证明散文要散而不"散",其实不是笔法,而是节奏。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不押韵,写法与散文相同,但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节奏,内容富于诗意。阅读散文诗要抓住文眼,抓住了文眼也就抓住了神——文章精要之所在。《爱心礼赞》的文眼不在篇首,而在篇的正中:“爱心之歌,是一支无私奉献的歌,是一支惊天地泣鬼神的  相似文献   

8.
散文诗一向以"空洞,无病呻吟、缺少对社会现实与人文的关怀"等"弊端"而垢病于人,引入"第三空间"这一概念,旨在指出21世纪散文诗前沿文本(《大诗歌》散文诗部分)其叙述和抒情空间已经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从物质世界的反映到精神世界的相对封闭性书写,过渡到了现在进行时的"第三空间"书写,散文诗写作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阶段,通过对真实性、音乐性、先锋性、思想性及审美实质诸元素的论述,辩证地阐明了第三空间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本质以及《大诗歌》散文诗文本作为探索和实践意义上的书写特征,而"第三空间的现实主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心理现实主义的本质性揭示及其概念的一次拓展,也是对散文诗审美偏见的一次适时的纠正,乃至对散文诗传统写作的一次善意提醒。  相似文献   

9.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具备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作用,是不同主体之间传播思想情感的声音媒介,是人所特有的"工具"。而舞蹈语言是一种鲜活的语言,是用肢体传达内在世界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有节奏的身体动态艺术,加之音乐、服饰道具的辅助,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倾泻自己的情感,因而具备了语言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但舞蹈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存在,最显著的就是视觉成像和动态感,舞蹈要求直接表达而不是拐弯抹角,舞蹈的传达者和居间媒介是人自身,没有这一基础便没有舞蹈内在意义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是观众解读舞蹈作品的根本途径,也是舞蹈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广义的节奏泛指有规律的运动形式。正如没有节奏就没有乐音只有噪声一样,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运动形式就像与知心朋友谈心,具有鲜明的艺术节奏感,行程、思维、情感、语言轻重缓急有度,犹如高山流水缓进急退,山间小路高低不平。教师的语言、情感抑扬顿挫,有助于学生驾驭教材重难点、中心点。  相似文献   

12.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就好比是音乐的"心脏",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让学生对节奏的训练感兴趣,就需要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寓教于乐,增强其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家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距离。” 哲学家则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梦想。” 二者之间虽然在句尾的结论上仅仅只有两字之差,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前者属于现实,而后者则属于浪漫。从客观上来讲,二者似乎是界限十分明确的,其实不一定如此。比如散文诗,便是散文与诗歌联姻的产物,从过去的文学角度上看,散文便是散文,诗便是诗,二者界限分明。散文是散行的文体,它不受韵律的约束。虽然不能说散文完全没有节奏,但它的节奏是不规则的、偶然的。它的行文也没有一定的格式。而诗歌在这方面恰同它是相反的,既讲究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声音和意义是它的形式和内容。运用语言进行表述,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表达是不是准确,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更好的修辞效果。如果忽略了内容的”对”与“准”而一味强求形式的“好”,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势必会因辞害意。歌词写作,由于在音乐节奏、音节数目、押韵等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如《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姊妹兄弟都很多,景色也  相似文献   

16.
散文诗是属于诗还是散文,这是理论界争论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散文诗是诗,它具有诗的内核。音乐性则是散文诗区别于散文的重要因素,诗之音乐性的内涵是什么?诗评家吴思敬说:“诗的音乐性从本质说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同音色、音高、音响构成的带有某种节奏的事物的反映”。这种将自然音响与音乐的简单类比,忽视了音乐的乐音构成不再是自然之音的摹仿,而是一种全新的东西。这种反映还只是生物的反映的手段,而非艺术的手段。诗评家周红兴认为:“所谓音乐性,就是诗歌在形式上和语言上的具有的与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在分析中,他进一步将诗歌的音乐性归结为诗的声韵、分行和对偶句  相似文献   

17.
谈谈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运用散文的语言句式而表现诗的情感意境的文学形式。虽然它直至目前还不能与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形式并驾齐驱,但是探究其渊源,散文  相似文献   

18.
比较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的动词否定范畴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以动词“kεl(来)”为例,在维吾尔语中其否定范畴大致有以下王种形式:没来keleelek没来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柯尔克孜语中的前三种形式与维吾尔语相同,而第四种形式却是维吾尔语中没有的。不止是维吾尔语,据我们从已出版的我国各民族语言简志反映的情况看,我国境内突厥语族的其它语言中也没有发现这种形式。显然,柯尔克孜语动词的否定范畴中keleelek这种形式是比较特殊的。从形式上看,动词词根kel一是原词义“来”的承担者,与否定意义无关,那么否定意义只能从“e…  相似文献   

19.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首先从文化谈起。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主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又寸象的诗歌。包括儿歌、儿童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首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