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根》2017,(3)
<正>骆姓的郡望中,最著名的一是内黄郡,一是会稽郡。会稽郡的骆氏,一般指的是乌伤(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骆氏。《义乌骆氏宗谱》开篇就说:"东汉尚书郎雍临字季周公,与权相不合,避居义乌十五都分水塘,隐栖伏龙山,此义乌骆姓之所由始也。"史籍中所载的东汉骆俊、  相似文献   

2.
宋炳龙 《大理文化》2011,(11):105-112
两爨与乌蛮白蛮公元223年,刘备死,"夷帅"们便以为蜀汉内忧无力南顾,于是,高定元杀了越郡将军焦黄"举郡称王以叛"(《见三国志·吕凯传》)。尤中《云南民族史》说":雍凯、孟获则把蜀汉派来的益州郡太守张裔绑架了送到孙吴去;朱褒也不再受蜀汉的指挥而在郡发动叛变。只有永昌郡‘大姓’吕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吏民闭境拒(雍)凯,仍然拥护蜀  相似文献   

3.
张鑫 《寻根》2022,(1):61-67
《如梦录》是继《东京梦华录》之后又一本对开封社会风貌进行详细叙述的著作,是现存的明代文献中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载开封岁时节俗的方志性著作.《如梦录》在辗转一百多年之后,常茂徕于咸丰二年(1852年)在其友人裴春桥家中发现,并于此年完成删订.据常茂徕自序所言,他将《如梦录》中"荒诞无稽"的内容删除,记载不全的部分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4.
李迎年 《寻根》2010,(1):124-127
<正>权威工具书《辞海》"曾"字,有一条解释曰:"古国名。(1)一作缯、鄫。姬姓。在今河南方城一带。西周末年追随申、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战国初期曾国尚存,建都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2)  相似文献   

5.
正一、贾谊与《新书》贾谊,汉高祖刘邦七年(前200年)生于河南郡雒阳(今河南洛阳)。十八岁时以文才闻名,被郡守吴公召到衙门任职。文帝刘恒即位初,吴公升任廷尉,便向文帝推荐贾谊,称赞他年轻有才,精通诸子百家。文帝征召贾谊来到朝廷,给他一个博士职位。当时贾谊二十出头,在同僚中最年轻。每遇文帝有事咨询,同僚回答不上的时候,贾谊就站出来回答,大家都很佩服。文帝喜  相似文献   

6.
吴洋飞 《寻根》2013,(4):127-131
盘古高氏家族与《盘古新七公家训》 据盘古高氏谱牒资料记载,盘古高姓的郡望为渤海郡,其始祖为春秋齐太公之九世孙。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高氏也随之迁往江南,世则公居温州之九曲里,世则公曾孙不焰公徙居乐清馆头。  相似文献   

7.
正"郡谱"或全国性统一的谱书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初有官方颁行的《氏族志》。元代,徽州出现一部记载地方氏族的《新安大族志》(以下简称《大族志》)。此后,又陆续涌现出《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形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目前,学界对《新安名族志》关注更多,主要是从它的编纂背  相似文献   

8.
胡毓骅 《寻根》2013,(3):92-99
一抗倭名将胡宗宪(1512—1565),字汝真,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龙川(大坑口)人。据陈宏谟《忠敬堂汇录·胡襄懋公传》载:宗宪年十七补邑诸生,嘉靖甲午(1534年)举于乡,戊戌(1538年)成进士,进入仕途。先后任县令、监察御史。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经赵文华力荐,擢都察院左佥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7,(2)
正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中有:"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自注:"唐人以茶为小女美称。"然而,现有唐代文献中鲜有茶为女子美称的记载,宋以来文献中则不乏其例。宋范公《过庭录》:"刘贡父知长安,妓有茶娇者,以色慧称,贡父惑之,事传一时……  相似文献   

10.
阅读周亮工     
陈三弟 《寻根》2005,(1):24-27
我是从《读画录》中最初认识周亮工的。明清以来的画论画史专著可以说成篇累牍,但平心而论,没有一部及得上《读画录》那么耐看耐品味的。无论其思想之精湛,还是品评当时画家画风之深刻,或者其以诗论画论人之匠心独特,其散文化行笔之凝练、隽永,那种诗人哲人一般的深邃目光,实在是当时乃至后来诸多相关著作无法比拟的。其对中国文人画的理解和诠释,可以说是真正触及到了其中的生命真谛。亮工是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清以还,河南曾诞生过不少文化俊杰,其中最有才华的有两位,一位是因孔尚任《桃花扇》而出名的商丘侯朝宗,另一位就是周亮工了。…  相似文献   

11.
索氏考述     
正敦煌遗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第二《陇右道·四郡》记载:凉州武威郡,出六姓:索、石、贾、安、廖、阴。据《太平寰宇记》:"武威郡六姓:贾、阴、索、安、曹、石。"索氏,出自子姓,商时期的七公族之一,是商汤的后代。索氏望族出于敦煌、武威。索氏的得姓,至今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望族居于武威郡,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一带。本文  相似文献   

12.
正《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段"晏婴论祝与诅"的材料:"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左传》传文中关于齐景公的记载一共35条,昭公二十年,"晏婴论祝与诅"是其中之一。本文选择这条传文来做解说,并且对"贤人、小人之言鬼神"的异同加以讨论。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昭公二十年,当齐景公之二十六年,景公在位一共五十八年,则这时正处于壮年。处于壮年的景公同时得了疥(疥疮)与痁(疟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是指以官员审案、断案为主要内容的一类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由公牍文案演化而来(刘世德、邓绍基《清代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也有学者认为神话传说是公案小说的正源(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尽管公案小说的渊源甚早,但其发展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却是在宋元时期。唐代小说中已出现一些像《苏无名》、《崔思兢》、《谢小娥》这样的精彩公案之作,较之汉魏六朝时期有很大发展,是公案小说的重要形成酝酿期。从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南宋时,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的重要分支之一,已成为与烟粉、灵怪、传奇等并驾齐驱的小说类型,据《醉翁谈录》记载。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17,(6)
<正>能诗善文风度翩翩的外交家徐葆光(1671-1740),江苏长洲人(今苏州市吴中区),字亮直,号澄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清史稿》称他"才品为馆阁冠"。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受赐一品官服,作为副使与正使海宝前往琉球册封尚贞王,翌年归国,著《中山传信录》。作为康熙皇帝钦点的外交官,徐葆光诗文俱佳,颇得同时代桐城派散文大师方苞的赞誉,传世著作除了《中山传信录》,还有诗集《二友  相似文献   

15.
<正>北宋中期的僧人文莹,常出入于朱门显宦之家,其笔记《湘山野录》记载了众多北宋前中期的名人轶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一则关于陈尧佐和吕夷简的资料,为他书所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在简述此资料的基础上,引出相关资料,补充学界对吕夷简和陈尧佐这两位名臣的研究。一、缘起:《湘山野录》对吕夷简和陈尧佐的记载文莹在《湘山野录》中收录了一则有关吕夷简和陈尧佐的故事:吕申公累乞致仕,仁宗眷倚之重,久之不允。  相似文献   

16.
正潮阳县,今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汕头市的西南部。本区在东晋之前尚属于揭阳县,东晋后始有作为县名的"潮阳"出现,后县域时有变化,但是其作为一个县级政区却一直保存下来。本文略考其隶属关系,以期厘清其演变的脉络。本区域政区的设置始于秦。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潮阳位于南海郡(治今广州  相似文献   

17.
武德末年,道士李仲卿着《十异九迷论》,刘进喜着《显正论》,贬诋佛教。法琳于贞观间造论破斥,着成《辩正论》,其卷三《十代奉佛上篇》"略陈十代君王三公宰辅通儒博识敬信佛者","晋东海何承天"赫然在列,注云"博览内外师表严公"。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本以反佛著称,怎么会成了"敬信佛者"?"严公"又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8.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10,(2):232-233
<正>"集"是中国古籍分类四分法中的一大部类,源起于汉刘向父子《七略》之《诗赋略》。《诗赋略》中包括歌诗、屈原等赋、陆贾等赋、孙(荀)卿等赋以及杂赋等五部分。班固《汉书·艺文志》承向、歆父子余绪,仍设《诗赋略》。魏晋以还,有晋荀勖《中经新簿·丁部》、梁阮孝绪《七录·文集录》以及多数以四部命名的目录,下迄《隋书·经籍志·集部》、《四库全书·集  相似文献   

19.
郑金洪 《寻根》2012,(3):138-141
入闽 《八闽通志》载:“谢永于西晋永兴二年(305年)任晋安郡太守,又有谢竭(梁末)任建安郡太守。”(《八闽通志》说谢竭是建安郡人,因而认为他最先入闽为宦者。而现有族谱中记载最早入闽者为谢成。古田《谢族家谱》载:谢成于唐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上,竟为南支。  相似文献   

20.
关欣 《寻根》2022,(2):129-134
据《休邑敉宁刘氏本支谱》记载,明代徽州刘氏大抵有两支,分布在歙、休二地.休宁刘氏其始祖为学士公依仁,唐咸通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承旨.光启元年(885年),由学士出守江南,权知池、宣、歙三州诸军事,因黄巢之乱迁居休宁,后世视为休宁始祖.学士公九传至省元公刘学,世居邑前,至宣议公迁陪郭,教授公刘福龙复迁敉宁,二子长文新公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