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嘉庚先生两祭黄帝陵苏明陈嘉庚先生(1874-1961)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7岁到南洋,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实业家。陈先生又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曾筹募巨款资助辛亥革命。民国其间,他捐资兴学,曾回国筹办厦...  相似文献   

2.
秦玉清 《寻根》2007,(2):8-11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的两次留学大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毅然 《寻根》2004,(1):52-58
我国留学活动始于19世纪40年代。起初,青年学子下西洋去学习,开开眼界,纯属民间行为。第一代留学生容闳、黄胜、黄宽原本是澳门马礼逊学校的学生,1847年1月校长勃朗因病归国,顺便将3人带到美国。他们先入一所中学,再入麻省孟松学校。1848年秋黄胜因病回国;黄宽1850年赴英国爱丁  相似文献   

4.
正童年时代的泰戈尔看到哥哥们去上学,心中无比向往。他的家庭教师说:"你现在哭着要去上学,等你上学了以后,会哭着不要去上学。"泰戈尔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说这是他的家庭教师最准的预言。泰戈尔先后在四所学校求学,几个学校各有优劣,其教学方式却都是压抑儿童天性、束缚其成长的。对知识和自由的渴望,与在学校实际经历的各种刻骨铭心的不愉快经历,促使他思  相似文献   

5.
<正>不论是什么文学艺术样式,当作品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时,欣赏者和创作者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其中所表露的形而下之"术"(形式语言),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其间所显现出的境界、意蕴、气息、品格,即精神层面上。也正是基于此中因由,距今1500多年前的南朝宗炳在史称首篇山水画专论的《画山水序》中就明确提出了"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观点。在他看来,对山水外在形式的表现,不仅仅是利用技巧"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在根本上是要"以形媚道"的。然而因为"圣  相似文献   

6.
在老子的道论中,是把宇宙论、体用论、价值论合在一起探讨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此,宇宙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由之,体用论而具雏形。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正式建立。从此,道不仅成为道家、道教的最高信仰,亦成为中华民族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  相似文献   

7.
正孤立无援酷儿电影始于欧洲,即1919年上映的、为争取同性恋合法地位而拍摄的德国影片《与众不同》。制片人兼剧作家是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他于1897年在柏林创办了科学人道主义委员会。历史上争取"彩虹族群"(LGBT)权益的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人道主义委员会致力于废除德国刑法第175条,即"男人之间发生淫行的"处以监禁。赫希菲尔德连续20年向德国议会请愿,要求取消"反同"法律,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08,(3):28-29
蔡国强的艺术真正被国际肯定始于1991年初,而他的艺术表现并非传统的笔墨,取而代之的是远古中国发明的火药,作为其艺术创作的媒介。蔡国强在其作品中极力表达的是东方的哲学与精神及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他对艺术的探索,始于1985年未往日本之前。  相似文献   

9.
高万鑫 《大理文化》2021,(10):88-97
常言道,青年人热心谈论未来,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难怪我过了古稀之年,就常常跟人谈起我在党校工作的那十年峥嵘岁月.党校,顾名思义,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共产党最早以党校的名义培养干部始于1923年11月在安源开办的"安源党校",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党校.而大理地区创办党校,那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30年之后了.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方方面面,还真不知从何说起.想想还是从我到党校工作时说起吧.  相似文献   

10.
正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江西抚州崇仁人,一生致学,是明初一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崇仁学派",是明初南北两大儒之一的"南儒"。正如侯外庐先生评述道:"与薛瑄同时的吴与弼也是明代前期的朱学人物,所不同者,薛瑄偏向于下学,主道德实践;吴与弼侧重于‘寻向上功夫’或‘圣人之心精’。"(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0页)吴与弼自幼聪慧,  相似文献   

11.
<正>近代以来,外国少儿歌曲在中国大规模的流行有两次,一次是20世纪初外国儿歌曲调大量进入国内,以此时兴起的学堂乐歌为代表。学堂乐歌,指清末民初我国新式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本中所教唱的歌曲。另一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外国少儿歌曲涌入国门。这两次外国少儿歌曲的流行都对音乐创作、少儿心理、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开端。它产生之时,正是内忧外患之际,梁启超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社会文化思  相似文献   

12.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思想家对其论述极多.而《老子》中对"道"的讨论,可以说是首开先河.陈鼓应认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关注的问题多停留在人伦物理的层面上,到老聃的出现才将思想视野从'物'的世界提升到'道'的领域"(陈鼓应:《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但正如《老子》书中所言: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本书所引用《老子》原文均以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为准.),人们对于道既看不见、听不见又摸不着.  相似文献   

13.
公元1897年5月21日,浙江大学前身的求是书院在杭州开学。它那严谨的求是学风,延至以后的国立浙江大学,不仅一脉相承,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升华为“求是精神”,成为宝贵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林启是浙江兴学的先驱。他在福建先辈林则徐的影响下,立志崇实为民,主张革新图强,但振兴中国必须从兴学育人着手,这是富国强民的大计。1896年,他调任杭州太守,在维新派官吏浙江巡抚廖寿丰的支持下,于次年在杭州创办“兼课中西实学”的求是书院,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几所中西式学堂之一,也是清末浙江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所新式高等学堂。取名“求是…  相似文献   

14.
赵玫 《世界文化》2014,(12):39-41
<正>赫斯特的父亲是那个时代卓有成就的矿业工程师,家财万贯,妻家富有。今天的"赫斯特城堡"始于1865年。那一年,45岁的乔治·赫斯特(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父亲)在内华达州的银矿和其他投资上发了财。于是在毗邻圣路易斯奥比斯波郡的圣西蒙海湾,购置了4万英亩的牧场土地。两年后在旧金山,他的独生子威廉·伦道夫·赫斯特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四大發明之一。在二十一世紀各種電訊功能發達之前,人類文化中的學術、思想、文藝、史迹與典章制度等多賴文、圖載錄,并籍"紙"以保存、發展、傳播和交流。一般的了解,"紙"乃蔡倫在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所創製,因他於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受封爲龍亭侯,之後以他的方法所做之紙曾稱爲"蔡侯紙"。中國製紙行業的"行神"即是蔡倫。~1"蔡倫造紙"的最早記載見於由當代史官所  相似文献   

16.
陆世仪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其理学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将"内圣"之学转化为"外王"之功,高扬"切于用世",认为"理学不知一贯,则害及于身心;经济不知一贯,则害及于家国天下".指出"封建、井田、学校三者,致治之大纲.后世若欲治平道理,总不出此".告诫"今人所当学者,正不止六艺,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皆切于用世,不可不讲",故士大夫应在政治、经济、教育上"经邦济世".陆世仪作为明遗,既不仕清,又不隐遁出世,而是"以道自任",关心天下利弊、民生,把"理学"与"经济"统一起来,由理论引入实践,体现出清初学术重经世致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道"是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儒家、道家、玄学分别从社会、人生、自然等几个方面对"道"做过详尽的阐释。但宗炳另辟蹊径,以佛释道,认为山水之形是受佛的精感所托而形成的,是佛的"神明"之"道"的体现,开创了中国山水画重道、重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不仅是独步一时的大诗人,也是震烁古今的大思想家。他在《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中说:"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在《壬癸之际胎观第九》中又说:"群言之名‘我’也无算数,非圣人所名;圣何名?名之以不名。群言之名‘物’也无算数,非圣人所名;圣何名?名之曰‘我’。"将"我"视为万物之源,将"我"推到与  相似文献   

19.
作为剧作家兼梵学者、评论家兼才子、哲学家兼社会改革家,萧伯纳是20世纪前半叶的杰出人物。要想了解他,首先必须了解他在都柏林度过的不幸的童年。他是一场畸形的、没有爱情的婚姻的产物——这场婚姻始于1851年,当时,头脑简单的乔治·卡尔·萧正在四处寻找一个有钱的妻子。  相似文献   

20.
张宣 《华夏文化》2003,(4):31-32
作家聂绀弩初进小学读书 ,便显露出特有的悟性。学校里大小学生同一教室学习 ,老师给大班讲课时 ,他也爱听。不久 ,老师便让他和大班学生一起开笔作文。一次 ,老师出了两道作文题 ,一是《子产不毁乡校》 ,二是《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任作一题。绀弩听老师讲解题目后 ,提出把两道题合起来做 ,还说了他的想法是 :天下有道则庶人议 ,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老师暗自吃惊 ,自己内心的想法怎么被这黄口小儿说出来了 ,还解释得如此精妙 !聂绀弩生于 190 3年 ,他初进小学 ,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他的家乡是湖北一个小县———京山县 ,得到绀弩暗合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