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指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优势和实践盲点,指导学术期刊合理地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并运用编辑学与传播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理论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给出相关的建议措施。【结果】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在于可加快稿件查询进程,缩短出版周期,实现微信营销,这样的优势能否转化成学术期刊的办刊竞争优势,需要克服实践的盲点。【结论】学术期刊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合理定位,重视编辑新媒体素养培养,加强图文信息处理,利用公众账号托管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现状,为科技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参考。【方法】以533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普查法获取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及运营状况,调研截止到2016年1月15日。【结果】164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率仅有30.77%;出现一些亮点,如多种媒介联通互动,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分层、分类推送消息等;整体运营现状不佳,存在数字化思维淡泊、运营思维缺乏、用户服务意识匮乏等问题。【结论】学术期刊要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此,全面树立用户观念,加快平台与多种新媒体融合,以期刊为基础、聚焦内容、凸显办刊特征,加大硬件与软件的双重技术投入。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试图找出影响学术期刊微信推送文章传播效果的因素,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引入新闻编辑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微信传播力指数(WCI) ”为标准,将排名前50%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和后50%的微信公众号分为A、B两组,对A、B两组的微信文章进行比较,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等,分析了72个学术期刊公众号中的1222篇文章。【结果】 发现传播效果好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时使用了更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更重视内容的筛选和修饰。【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加快了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学术期刊应更加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学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加深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服务的了解,引起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号应用的重视.[方法]针对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具体应用上缺乏研究,以致其服务模式尚未成熟的问题,分析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以及其不足.[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和改进措施,包括功能建设、编辑加工、信息服务和出版、读者互动服务、移动宣传、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等创新模式,尝试建立一种适合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推动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达到最大化发挥微信的公众服务功能.[结论]随着学术期刊移动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微信公众号服务将在学术期刊中得到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客观地评价其运营与价值对于用户和运 营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大评价维度,运 用文献计量法、用户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构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结果/结论】构建 了三大层次包含3 个一级指标、10 个二级指标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WCI构建最终的评 价公式,便于进行定量评价,旨在为优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提供参考,提升用户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普遍较差的现状,总结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的经营策略,总结其成功经验。【结果】 通过个案数据分析,总结“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运营思路,为国内学术期刊提供参考。【结论】 运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准确定位,加强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重视跨媒体融合与盈利模式构建,整合学术期刊资源优势,提升科技期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移动阅读环境下,微博或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给学术期刊发展带来的挑战。【方法】结合已有的调查报告,采用比较法,分析了新媒体出现后,伴随受众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的改变,学术期刊在服务功能、交流功能、传播功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结果】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应尝试利用新技术,尽快创建微信或微博平台,一方面是为了逐步符合新媒体的阅读特性,另一方面,借助移动阅读平台的开放特性,提升期刊服务水平,监督学术规范。同时,建议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平台的互动性,避免知识的过度碎片化,并注意版权的保护和管理。【结论】学术期刊的移动数字化建设应尽快深入。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助力于高校图书馆向网络数字化、多元化、多功能方向发展,为开拓服务方式提供创新空间。本文调查分析了新疆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速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进程,有效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竞争力。【方法】 通过调研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和国内外期刊增强出版研究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学术期刊的增强出版,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论文检索平台的搭建、单篇论文增强出版、基于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的作者信息增强出版、整体期刊的增强出版、搭建读者与作者沟通平台等。【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增强出版的方法切实可行,操作简单,是目前学术期刊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建筑科学类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优秀期刊与普通期刊发展进程上的差别,旨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方法】 利用网络搜索和微信关注等方法,通过搜索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辅以文献阅读法,掌握32种优秀期刊、193种普通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状况。【结果】 建筑科学类期刊中的优秀期刊普遍重视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是最典型的表现,分别担负着期刊PC端和移动端宣传推广功效,并形成了互为补充的态势,而普通期刊在此方面的表现却较为逊色。【结论】 占我国科技期刊数量比很高的普通期刊必须加大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工作,尤其要重视期刊官网和微信平台的构建与维护,并要重视加入综合性中文期刊数据库工作,以全面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整体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大多数都是基于PC端,不能满足即时通信,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传播校园文化、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并且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师生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及功能需求。采用Spring MVC+My Batis+Redis技术架构搭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学校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曹甜甜 《科教文汇》2023,(17):24-2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号已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关系到思政教育的实效。该文基于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分析和“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中微信公众号的历史文章数据,总结了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从内容质量、互动策略、推送时间和服务功能四个方面出发,提出提升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提出运营策略,以提高服务效果。【方法】基于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调查情况,总结和分析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结果】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存在未受重视、功能结构建设不完善、与读者交流几乎为零且推送量少、推送频率低、内容可读性不强等问题。【结论】提出了一系列运营策略,包括差异化微信运营模式,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完善平台建设和突出内容优势,加强与读者间的交流,打破传统纸刊内容的限制,促使传统编校转型等六个方面的建议,旨在为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的以其息资源丰富和沟通方便快捷的优势,快速成为高校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和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它在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生管理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微信微信公众号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平台改进与提升,理清团学微信公众平台的目标,提出提升高校团学类微信公众号的有效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学术期刊利用微信平台打造期刊品牌和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以《药学进展》办刊实践为例,从微信社群促进编委交流、公众号传播编委观点以及学术活动推动行业发展这3个角度介绍微信平台在期刊品牌建构和影响力提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药学进展》通过微信社群和公众号的运营,强化编委与期刊之间的关联,打造精品内容,服务行业需求,从而显著提升了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结论】 强化编委队伍建设和提高内容传播效率是学术期刊构建品牌和提升影响力的有效举措,学术期刊应增强服务和策划意识,并利用微信平台在互动性和传播效率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编委参与办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媒体方式逐渐的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而在高校的宣传渠道上,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取代了微博等宣传渠道。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渠道,微信平台可以采用OpenAPI接口与OPAC链接来实现馆藏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加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新疆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虽然也在经历着跨越式发展,然而在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新媒体的运用力度上依然有所欠缺。本文对新疆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传播力领先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传播策略,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借鉴。【方法】 以微信传播指数为标准,从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400种CSSCI来源期刊和694种CSCD来源期刊中,筛选出104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总结其建设步骤与内容生产策略。【结果】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在开通、维护和提升期对应着不同的建设目标,传播力领先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主要采用了学术文章的高级搬运工、科普知识的传播者、行业资讯的传声筒和综合内容的集成体4种传播策略。【结论】 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是不断积累与修正的过程,学术期刊应在明确公众号定位和目标用户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传播策略,逐步提升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5)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资讯越来越依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南充市气象局也推出了"南充气象"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借鉴和学习新媒体行业相关经验,与南充市青少年宫、南充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开展紧密合作,同时基于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升了粉丝数量,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用户黏性,提升了南充气象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让公众更加关注气象、了解气象。  相似文献   

19.
医学期刊微信运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医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方法,并寻找良性的盈利模式。[方法]基于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调查情况,总结其运营方式和盈利手段,分析其优点与不足。[结果]从微信公众号运营前期准备、公众号内容选择和编排,以及营销手段(微信推广和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可能盈利模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为医学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扩大期刊盈利空间和实现新的盈利增长提供具体措施。[结果]医学期刊应努力寻求适合本刊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型人才驱动和数字文旅市场带动下,文旅行业对高校专业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师生组建江财旅游微信运营团队,建立旅游微信公众平台,探析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推动微信运营团队升级发展,探索出“学生—学校—企业”和“外部驱动—内部驱动”两种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