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 《中学文科》2009,(12):46-47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国魂”,也是全国人民对祖国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中学历史教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程。历史教师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在历史教学当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紧扣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永恒飘扬的旗帜,作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它不仅具有神奇的历史穿透力,而且具有最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在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它作为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扎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和激励青年学生为改革开放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科各种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历史学科却得天独厚,比其它学科具有一种独特的先天优越性。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说过“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学、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可见要热爱祖国必须了解祖国和认识祖国,而了解祖国一个极其重要方法是要学习祖国的历史,所以加强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利用历史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今中外历史人  相似文献   

4.
马建新 《成才之路》2010,(33):65-6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时期,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我国历次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教师只是把一些  相似文献   

7.
正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历史教学历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也赋予不同的时代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下面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何惠 《基础教育研究》2011,(10):41+43-41,43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课中充满爱国主义内容,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充分利用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吏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思想武器。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的结合,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史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朱彦 《考试周刊》2014,(64):123-124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是学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历史教师无疑肩负重任。历史教师不仅要是优秀的学科教师,更要是爱国主义的宣传者、鼓动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数的志士仁人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应把每一个主题、每一节课、每一个热点等和爱国宣传结合起来,这是合格的有良知的历史教师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张世太 《甘肃教育》2008,(11):23-23
历史人物捍卫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光辉事迹,使人奋进、向上也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升华。因此,历史教师以历史人物捍卫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史实为突破口,把历史引入现实,把现实融入历史让学生在感悟历史与现实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激发爱国热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贤亮 《考试周刊》2009,(27):203-203
历史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科学。集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历史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思想教育的功能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更是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知道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懂得了这种大义,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他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热爱祖国就必须了解和认识祖国,而了解和认识祖国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习祖国历史。历史知识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下面,笔者谈一些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张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158-158,168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优秀历史人物、民族团结、历史教训、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少年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语文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九月十四日,上海市教育局就中小学历史课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大型座谈会,部分中小学校长、中学历史教师和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法教师参加了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上海历史学会会长周谷城作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课》的书面发言。他说,不懂祖国历史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算深切地认识了祖国。只有学了历史,深切地认识了祖国,才会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与祖国的存在是完全分不开的。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上海教育学院历史系主任沈起炜说,中小学厉史课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9.
徐寿明 《教师》2012,(33):95-96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对高中生爱国主义思想、基本历史认识和历史智慧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高中学生应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A然的关系,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但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这是历史教师值得研究和深思的课题。在《中国历史》教学中 ,更要讲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方法 ,逐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 ,激发学生为祖国献身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