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并且由细节实现培养人、完善人的目的。教学细节是指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细小的环节,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如果能从小处入手,注重打磨细节,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成效,也更具魅力。教学细节充盈着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流露,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它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它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着深刻。课堂教学中把握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种美丽,也孕育了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2.
王韬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历史学家,他既了解西方的文化,又自幼饱读中国古代经典;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变革的势在必行。研究王韬历史变易观的形成,既要考察近代西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其置身的积弱积贫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也不能无视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激励。这两对看似矛盾、冲突的对立双方,实际上存在着可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一、引论 清朝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的最后时期。从历史角度看,它正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转型期;从文化角度看,它又是集各种文化之大成的时期。这种“集大成”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有助于对中国历史上的文艺作一个总结,大大方便了后来的研究者的研究;另一个方面它却又导致清代小说普遍的“复古”之风。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中“暗合婚姻”的情节模式前人鲜有论及,这种模式看似没有什么特别所在,但事实上蕴涵着特殊的文化意味且影响深远;它同时也潜藏着古代剧作家创作时既灵活巧妙又受文化制约的构思方式与智慧特征,还反映了当时“指腹为婚”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5.
课堂因细节而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节常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之中.它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智慧;它看似简单,却孕育着深刻;它看似细小,却彰显着美丽.课堂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教学才会那样充实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秀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滋荐一方人的本土文化同样滋养着当地的语文教学,自古及今概莫能外。本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自然的物质的,又有社会的精神的;既有不同地方的土地山川和文学艺术,又有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张祥崑 《广西教育》2006,(7A):60-60
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深刻。要让学生感受教育的真爱,就需要教师发掘教育资源,捕捉教育细节、运用教育细节,唤起他们对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网络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网络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网络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1.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知识密集。天文、地理、人文等无所不包,进入网络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个特点是新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社会新闻,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三个特点是趣味性。网民可以和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聊天,…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两个因素。因此,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并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相适应,促进人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上述教育共同的本质属性,但高等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惊喜 “惊喜”和一般的高兴不同。也许它是你不敢奢望的心愿突然实现,背后藏着看似偶然,又实属必然的原因;也许,它在好消息到来前先扮成吓唬你的恶作剧,在你陷入伤心的时候又突然亮相,使你在惊讶之中转忧为喜;也许,它是周围爱你的人特意为你悄悄准备的礼物,他们想通过这种效果给你一个永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也许,它纯粹就是一种偶然,是一个天大的好运,它的突然到来会让你在惊喜之余又有些措手不及。总之,惊喜是人生中难得一遇的美妙享受。  相似文献   

11.
王灿华 《中学理科》2006,(10):82-82,26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正逐步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一场革命的来临。社会对人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人们要具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变革和创新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的能力。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它控制并制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各种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思维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有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求同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等。单一的思维方式无法开拓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因此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应当运用几种思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2.
文化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场,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的辐射力和“遗传力”,它常常表现为一种内控的历史惯性运动,作用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各种程度不同的社会效应。作为发端于人们对客观教学实践活动的困惑和寻求解答的自觉意识的教学理论,是一种在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旨在探讨、解释和预测教学现象的观念体系。它是一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绝对性认识和相对性认识的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的理论,从而不同于自然科学。一、教学理论表现文化制约性的原因1.任何教学理论都是…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和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但文章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看似稀疏平常,又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实在是一处生花妙笔。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4.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他这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吃饭前要洗手,大的苹果要让给别人。可见,要做好大事情,就得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小的方面做起。同样道理.教学活动也是由一个一个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着深刻。成功的教学,必定要注重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之路,一会向左走,一会向右走,所受的批评颇多。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则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凝着柔顺的眼色”落入了“迎合写作”的陷阱。有的为了迎合他者(家长、老师、考官……)的意志和社会主流文化,说大话、套话、空话、废话。假话;有的为了迎合社会流行文化。或陷入各种“伪写作”(伪伤感、伪抒情、伪天真、伪深沉,甚至是伪叛逆),或陷入消解一切的调侃与“寻开心”。鉴于此,社会呼唤并期盼听到一种真诚、率性、自然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就是:“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16.
《博物志》中的“蒙双民”记载,于看似浅显易懂的情节背后,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它既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上古社会生活的遗迹,又具有变异神话的质素。它的复杂性以及亦真亦幻的特色,令人难以琢磨而又回味无穷,我们可视之为“历史的唯美神话”。  相似文献   

17.
细节是整体的基础,没有细节就构不成整体.它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看似微不足道,但细小中藏着大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否对课堂的细节认真关注与充分把握,无疑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关注细节,充分利用井开发细节,就能成就课堂精彩,为课堂教学增效.  相似文献   

18.
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贵东 《天津教育》2007,(10):14-14
校园文化伴随着一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体现精神文化的载体;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的核心文化,透射出一所学校特定的人文底蕴。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目标,虽无成文,但被其成员共同遵循,并成为得到认知同化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校园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不少同学在解答中国古代史“原因”题时感到十分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把古代史知识消化、整理成知识体系。其实,中国古代史知识看似复杂,实则简明,它主要由三大块组成: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者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有着密切联系。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和文化;而文化又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因此,我们在回答这类“原因”题时,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全面分析,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在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隐速是消极退避的行为,隐者是怯懦胆小者,是社会使命和责任的逃避者,因此,不应受到肯定和赞扬,而应受到否定和批判。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显然有些脱离具体文化语境,用现代价值标准,过于苛求古人。其实,在集权专制的社会中,隐逸是以社会组织的对立面出现的,是森严冷酷的社会组织的另一个极端,它像一种腐蚀剂,啮噬着这个庞大机体的细胞;它又像一种离心力,牵掣着组织的运行方向;它往往以旁观的眼光,高蹈的姿态,对专制集权、功名利禄报以冷冷的嘲弄和藐视。表面上看,隐者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是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