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同学着重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却忽视了心理描写。其实,描写人物的心理,往往更能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记叙文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心理状态、情绪感觉等的描写。心理描写常起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作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梦境幻觉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3.
心理描写在诗歌里,除了直截了当表露心声以外,作者还可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世界,如人物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景物描写、意识流等。一、借助人物的内心独白来描写心理内心独白是指规定情境中人物(演员)在自己内心即兴地产生出无声的内部语言,在心灵中自我对话,生动灵活地再现人物的思  相似文献   

4.
阅读文章中的人物是学生进行阅读探究的主要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阅读来了解人物特点、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深层心理空间,在探究中形成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学生通过对人物深层心理空间的分析,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塑造出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走向人物的深层心理空间,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特点,形成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技法导航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一、通过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认为、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的心理人格剖析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人物心理人格的状态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与命运。在欲望四处游荡的社会里,本我狂放、自我折磨与劝说、超我缺席与缄默,这是格非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中主要人物心理人格的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7.
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很多,最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是心理描写,而借助其他描写方法来间接暗示人物心理,则显得更巧妙、含蓄、耐人寻味。那么,如何暗示出人物的心理呢?一、用动作描写流露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物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各种动作。例如,某同学在作文中描写  相似文献   

8.
人物的心理变化是研究小说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认知叙事学视角对《教堂尖塔》中主人公乔斯林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心体验进行分析,通过考察个体人物思维与其他人物思维的关系以及叙事中的社会语境对人物思维影响,展现乔斯林的心理跟随着社会情境和人物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阐明在尖塔的构筑与倒塌过程中其心理变化发展的社会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9.
施蛰存的小说长于以心理分析的手法表现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而他的历史小说以历史人物为主角和以历史情境为背景的双重性质,使其人物心理矛盾性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施蛰存历史小说中人物心理矛盾性的三方面表现,即圣人形象与凡人心理之矛盾,道德理念与人性欲望之矛盾,情欲与死亡之矛盾,从而研究其中的寓意。  相似文献   

10.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的描写。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它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手法很多,但概括地说有两种:直接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11.
技法导航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 一、通过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认为、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作者通过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正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作品分析把握人物的心理,在作文中很重要。不管我们的作文中,有没有心理描写,有没有心理活动。一般说来,我们的行动是受心理支配的。把握人物的心理,并不是要让你写他是如何想的,更有感染力的是他的行动。通过行动,更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的心理。《漂亮女孩夏林果》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心理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里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展开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毫无保留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6.
伍尔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小说向意识流小说的转换过程,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转换的历程,即:由前期作品中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逻辑性转换到后期小说意识流技巧的跳跃性;由前期作品使读间接进入人物心理,转换为后期作品使读直接进入人物心理;由前期人物心理描写的客观性,转换到后期人物心理描写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7.
田纳西·威廉斯的心理造型戏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造型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新戏剧.剧本人物的心理造型主要通过"隐形人"形象、次要人物的象征性安排、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及对剧中人物的心理分析来实现的.这种创作方法是剧中人物心理外化,营造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因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刘向<列女传>之前的史书中很少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历史家在面对不得不表现人物心理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对话及独白的形式让人物将心中所想用语言直接"说"出来.<列女传>在大多数篇章中也是采取这两种方式来表现人物心理的,但有两篇却出现了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重大突破,这是一种非常小说化的写法.体现了从史传文学向虚构文学的演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采用的心理描写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少年雏特的内心世界。小说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与间接心理描写两种方式: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剖析和描绘,有四种方法:由人物直接倾吐、由"编者"叙述、由思忆联想表现、由梦境幻觉反映;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借助景物、事件和人物表情、动作等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表现、烘托。由此又概述了三种方法:细节表现、言行体现、景物烘托。以此来探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阐明心理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回忆高尔基》)这里,高尔基说的“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就是指人物的心理刻画。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大量用于人物描写之中。可以说,对于人物的刻画,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掌握了心理刻画,就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对人物的刻画技巧。因此,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握人物的心理刻画呢?本文试对此问题略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