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1853——1921年)初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在戊戌变法运动前后(即1895——1898年)的那一段时间里,严复曾经是一个“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戊戌变法中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当时的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与反变  相似文献   

2.
严复(字几道,又字又陵)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时也是我国近代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评价他的翻译和实践?他译的《天演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妨碍他在翻译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消极因素是什么?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这些问题,欢迎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严复出身在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深受封建思想的薰陶,一直醉心于走科举的道路.直到甲午战争以后,他才从醉心科举的迷梦中苏醒过来,坚决抛弃科场登第的幻想,走上一条新的道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一、题解本文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亦号饮冰主人,广东新会县人,早年致力变法维新,成为我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戊戌变法维新的首脑人物,与康有为齐名,并称康梁.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后逃往日本,继续从事政治活动.他是鸦片战争后,我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他先后主办《时务报》、《清议报》,去日本后又主办《新民地报》、《新小说》等刊物,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宣传爱国思想,反对封建顽固派,在当时起过一定进步作用.他的文章,热情充沛,富有鼓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思想体系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青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困,无法步入封建士大夫们走过的科举“正途”,被迫考中了当时为士人所不齿的福州船政学堂。后被保送到英国海军大学学习,在英留学期间,他亲自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大量阅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著作,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浓厚的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启蒙学者严复(公元一八五三——一九二一年),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留学英国。他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对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有较多的了解。他所译述的《天演论》、《原富》、《法意》等著作和所写的《原强》、《辟韩》等论文,对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新学起了不小的作用。戊戌变法时期,他高举反儒尊法的旗帜,以资产阶级的新学为武器,向以孔孟之道为中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成为我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戊戌维新的中心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先后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等刊物,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同时又提倡保皇,反对以孙中山为  相似文献   

7.
严复(字几道,又字又陵)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时也是我国近代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评价他的翻译和实践?他译的《天演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妨碍他在翻译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消极因素是什么?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这些问题,欢迎专家和同行们指正。严复出身在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深受封建思想的薰陶,一直醉心于走科举的道路。直到甲午战争以后,他才从醉心科举的迷梦中苏醒过来,坚决抛弃科场登第的幻想,走上一条新的道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严复(1854-1921年),福建侯官人,字又陵又字几道,是晚清社会一位学贯中西的启蒙先驱,是思想敏锐的学者,是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中国人。严复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此,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名著。严复在译介西学名著同时,引进了与文化同姻的西方现代版权制度,并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版权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版权思想。  相似文献   

9.
生平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一九二七年九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廿五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字伯蕃)是一位秀才,在乌镇行医,喜欢自然科学,酷爱数学,思想开明,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是乌镇名医陈我如的独生女儿,爱好文学,颇有远见,且性格坚强.茅盾在童年就受到比较开明的家庭教育和资产阶级科学、民主思想的熏陶.六岁  相似文献   

11.
宋教仁(1882—1913),字遯初,号钝初,又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其一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思想与革命实践活动紧紧相连,他的思想经历了由反满到揭露清政府立宪骗局到赞成民主共和政治制度,最后形成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字公度,广东省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生于1848年5月29日,卒于1905年3月28日,享年五十七岁.黄遵宪不仅是我国近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卓越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活动家,还是一位"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杰出的外交家.本文着重谈谈他在外交方面的才能和贡献.1876年二十九岁的黄遵宪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中举.1877年,他随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赴日,充使日参赞,从而开始了他一生的外交和政治活动.此后,他历任驻美国旧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蔡元培早年在翰林院供职,甲午战争后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提倡新学,同情维新变法。他思想新颖,提倡民权、女权与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克利盖时,曾经指出他把共产主义即无产阶级关于用革命手段改造社会的学说归结为“爱”的谬论是“爱的呓语”(马克思、恩格斯《反克利盖通告》),时过了将近一百三十年,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又在“爱”字上大作文章。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江青一九七四年六月在天津大放厥词,不但把法家封为农民的“代言人”,还胡说什么“总的来说,历史上法家  相似文献   

15.
喻培伦(一八八六年——一九一一年)字云纪,四川内江人。他是震惊中外的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九一二年二月,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他为“大将军”,吴玉章同志称他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喻培伦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6.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字又陵,又名几道。严复不但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宣传新学以变革社会的同时,还耗费极大精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879年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即应聘担任福州船政学堂的教习。次年,又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前往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1890年升任该校总办。1912年,出任京师大学堂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严复对教育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教育变革的紧迫性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他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和著述,提出了许多变革主张,不遗余力地为新教育的诞生鼓吹呐喊。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思想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1860~1925),名文,字逸仙,别号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我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革命先行者。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  相似文献   

18.
(一)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出身封建书香门第,自小饱学经史子集,中举人、进士,做过清朝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下,他看透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忧国家民族的出路,深感封建国学不能拯救祖国,遂于1907年毅然赴欧洲留学。他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学习冯特的心理学,哲学史,福恺尔的  相似文献   

19.
林肯是美国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他的领导下,持续四年之久的美国内战,以北方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美国又恢复了统一;美国内战是一次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1866—1940)字孑民,号鹤卿,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革命的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前,在上海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创办了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于一九○七年去德留学;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领导了反封建的教育改革,到“五四”运动前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十年有半”①(实际在校五年半)。蔡元培在长期革命的教育活动中,从资产阶级革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