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现状、问题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在可持续开发战略的指导下怎样开发、利用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俗旅游是以欣赏各民族民俗风情为对象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方式,是近年来旅游活动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对满族民俗旅游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分类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有利于民俗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郭雪  唐善茂 《科技广场》2006,(10):11-12
民俗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中一道新兴的亮丽风景线。中国,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国,具备了开发民俗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开发的主客观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讨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路,希望能对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换菊 《科技广场》2014,(8):214-218
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巨大,开发基础雄厚,北京郊区民俗旅游是北京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民俗旅游发展的新举措,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走访的方法,对京郊民俗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近年来北京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北京民俗发展过程中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北京民俗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分法构建了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模型,并以百色市靖西县绣球村民俗旅游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一类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多元化、公共性等一系列鲜明特征。开发时应正确认识评价民俗旅游资源,并遵循可持续发展、分期开发等开发原则,加强管理,以确保开发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兵 《内江科技》2007,28(10):109-109,132
我国的56个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本文对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探讨分析,得出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与开发并行,才能发挥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保持我国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南淮阳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独特的民俗构成了淮阳旅游资源的重要吸引力。21世纪是民俗旅游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淮阳的民俗旅游与各业态深度融合,呈现出创意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苏衍慧 《今日科苑》2010,(12):40-40,41
龙胜县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资源,民俗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增加旅游资金投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突出景区特色、健全利益公平分配机制、鼓励当地居民有效参与,才能使龙胜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形式。民俗文化的差异性对旅游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黑龙江省的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是其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但就其所拥有的现实的及潜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而言,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成为客观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其实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包括衣食住行,节日庆祝,民间歌舞等民间文化。在旅游学的理论上,会把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包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风情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利用民俗旅游资源能否开展旅游活动成为人们争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金寒光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89-289,291
黑龙江是东北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种冰雪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少数民族特色旅游、避暑旅游,边境旅游、夏秋季采摘游.特色展馆游,富有北方特色的登山生态游、各种节假日旅游、养生度假旅游、夏季避暑旅游等旅游经济资源极具吸引力.很多旅游产品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这些旅游资源急待转化成一流的旅游经济产品.使旅游产业经济成为黑龙江省的新兴的支柱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山东省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采用比较法和调查问卷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山东省旅游业的对策,认为基本对策是挖掘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中长期发展对策是重视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民俗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5.
依托海洋民俗发展海洋旅游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海洋民俗旅游由于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民俗的现状,讨论了海洋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海洋民俗文化和发展海洋旅游的关系,最后提出目前发展海洋民俗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俗旅游又称民族艺术文化旅游,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作为民俗文化重要载体的民族艺术旅游性的开发进行研究,使民俗旅游能为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旅游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民俗旅游作为具有辐射面广、拉动力强、贡献率高、消耗低、污染低、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但是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在民族文化和客体文化的相互作用下,民俗文化旅游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问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所谓民俗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以民俗文化为情趣和内容的旅游活动。民俗采风、民俗表演、民俗景物观览、民俗生活体验等等,是常见的民俗旅游活动的主题和内容。16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弗·培根认为:“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对于青年人来说,民俗旅游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体悟社会和人生的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SWOT与ASEB矩阵分析法对鄂伦春狩猎民俗旅游符号再现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几点在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以求最后达到鄂伦春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得到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20.
独特的壮族服饰是壮族民俗文化最直接的展现,民族服饰的良性开发利用对壮族民俗旅游能够形成有益的影响。本文以广西南宁为具体研究对象展开具体的旅游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