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三星堆青铜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青铜造像□黄剑华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造像,早在11年前出土时,就以其非同凡响的价值而为世人注目。当时香港《文汇报》称:“广汉青铜雕像群,千姿百态数量最多形体最大”,“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①。三星堆青铜雕像群和其他珍贵文物,对研究古蜀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古蜀地区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与东南亚越南的出土器物的相似性,表明了古蜀文化向外传播交流过程中,对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的青铜器、象牙、海贝等,可以进一步印证古蜀通过南丝路与南亚古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古蜀地区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与东南亚越南的出土器物的相似性,表明了古蜀文化向外传播交流过程中,对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的青铜器、象牙、海贝等,可以进一步印证古蜀通过南丝路与南亚古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古蜀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林向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80年代以来,古蜀文化(又称早期蜀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探索中华古代文明发源与格局的重大进展。它证明长江上游这方沃土同样是以华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的策源地之一。一、古史...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略论——以成都平原先秦文化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墩文化(或称三星堆一期文化)一三星堆文化一十二桥文化一晚期蜀文化,较清晰地勾勒出了古蜀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以至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进程上,集中代表了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遗址自1986年两个大型祭祀坑的重大发现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三星堆出土的珍贵物在海内外的不断展示,使“三星堆古蜀明”让更多的、非学术界的人士所知晓。三星堆博物馆的开放使人们纷至沓来,亲睹这一世界化瑰宝。为使大家了解三星堆古蜀明的发现、发掘、探索、保护方面的物考古工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星堆的关怀,同时也为专家学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古蜀化,特将三星堆遗址自发现至今的一些重大事迹予以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7.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不断积累,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三星堆古蜀王国遗址出土的遗物从20世纪初问世以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秘,引起无数人的好奇之心,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正当人们还未解开三星堆古玉之谜和所处年代之际,年轻一代的考古学家在80年代的新发现使古蜀王国更显得扑朔迷离。三星堆古蜀王国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的...  相似文献   

9.
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李学勤11年前,中国考古学的一条新讯息迅速传遍了世界:四川广汉县的三星堆发现了两座时代相当商朝晚期的器物坑,出土了许许多多青铜器、金器、玉石器、陶器、骨器、象牙、海贝等文物,光怪陆离,得未曾有。大量文物经过整理修复,先后在本省、...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的海贝和铜贝□屈小强三星堆文明是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古蜀人在从“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步入“文明时代”以后所创造的长江上游流域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在这一文明时期(其鼎盛阶段相当于中原的中商至晚商时期),三星堆蜀人商品贸易或者说三星堆商人所使用的货币是什...  相似文献   

11.
三星堆文明原始宗教的构架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三星堆考古的主要收获之一,就是证明了川西平原存在过一个从原始社会到古国方国形成阶段的古文明中心[1],不少研究者已正式称之为“三星堆文明”。这个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原始宗教体系。要全面了解三星堆文化的面貌和价值,就需要对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必要的研究。本文拟从部分出土文物反映的三星堆时期特殊崇拜习俗入手,对其原始宗教构成的特征作一概要的分析。一、三星堆文明几种特殊的崇拜习俗三星堆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表现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出土文物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星堆文化的起源、三星堆祭礼坑的年代与功用和三星堆文化来源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外学者进行三星堆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指出国外学者在三星堆文化研究上可供国内学者借鉴和参考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考古工作者,也非历史学家,但是近年来,我对三星堆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三星堆古遗址发现之前,那里只是一座无人在意的荒丘。就像一声“芝麻,开门!”唤开了阿里巴巴的宝库,在此之后,天堂之门开启了,积存数千年的文化宝库打开了。这个荒丘开始告诉人们,许...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距开罗南三十公里的萨卡拉沙漠地带,发现了古埃及新王国十九王朝的一位公主——奇娅王妃的墓。奇娅王妃是传说中古埃及最大的国王即同一王朝的第三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92—1225)的妹妹。一部分考古学家认为,她就是把犹太教的先知摩西从苇筐中救起后又抚养下来的那位公主。这种说法成了埃及考古学界的话题。墓地现场距古王国首都孟菲斯很近,这里曾是古王国时著名的内克罗波里斯(死者之城),至今仍有一些古王国的遗迹留存,是个游览胜  相似文献   

15.
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座腿、三星堆青铜兽首冠人像以及三尊青铜兽面具,均应属于三星堆象形青铜器。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比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而三星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三尊青铜象面具则更表现出明显的印度文明因素。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认识三星堆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8月 2 8日 ,共青团四川省委青少年研究中心、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组织召开了“电视剧本《蜀魂》创作论证会”。到会的有文学、历史、民族学等方面的专家李绍明、万本根、林向、吴野、李明泉、范小平、徐学书 ;作者段渝、邹一清 ;组织者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平、王安泽 ;《成都日报》记者栾永平等。会议由万本根主持。作者代表段渝作了创作汇报发言 :《蜀魂》以三星堆为代表的蜀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等为背景 ,以蜀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为主线 ,构造了一个曲折、生动的故事。《蜀魂》是一个悲情剧 ,既有自然灾害 ,也有战争灾害 ,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四川西汉早期土坑墓,从随葬特征来看,大墓代表的上层社会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特别是"楚文化"的偏好,并且最先摒弃了土著的蜀文化传统。中小型墓葬所代表的底层社会还保留着本身的文化传统。古蜀社会结构的变化始终是自上而下的,随着汉文化的形成,古蜀文化的诸多因素或退出历史舞台,或融化成汉文化的地方类型。  相似文献   

18.
小议陕南西部山歌●傅杰陕南西部宁略勉三县,毗邻川甘,地处川陕甘交通要道。古褒斜道、金牛道横贯南北,历史上“湖广填陕西”、“四川填陕西”等人口大迁移,此处都是必经之道。民风民俗很受两省影响。这一带的山歌融汇了四川、湖北的韵调,深深地带上了楚、蜀文化的烙...  相似文献   

19.
巴蜀文化系列丛书编撰方案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四川人民出版社在灿烂的中华文化群星中,巴蜀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巴蜀文化,是指四川省地域内,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包括省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多元复合文化的总汇。巴蜀文化以其悠久的...  相似文献   

20.
“大知观于远近”──读《三星堆文化》有感张正明读了屈小强、李殿元、段渝三位先生主编的《三星堆文化》,颇受教益,有感而草为此文。1986年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既令人大喜过望,又令人大惑不解。大喜过望,是因为出土文物之多且精出乎人们意料;大惑不解,是因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