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是现阶段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应该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作为第一要务。本文从教育和培训的角度,在剖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短线培训和长线教育以及如何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占我国农民工总数的近七成,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对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缺乏、素质不高等问题.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对策与建议,进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对加快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成为研究的热点,出现了很多不同门类的研究成果。回顾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在培训需求、培训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展望了相关研究视野将逐步扩大、创业培训和再回乡教育以及移动学习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应用等问题将受到更多关注、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当前我国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非常重视,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识和政府投入不足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开展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是参与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准市民.职业技术技能是新农民工安身立命和发展之本,授之以“渔”,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成为熟练技工是个人、企业与社会进步之内需和要务.新农民工素质能力提升与企业进步显著关联,培训属满足新农民工期待和提高新农民工的要事,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品质的必然途径.助力新农民工健康发展与企业发达是培训的目标、内涵;培训,利达企业、惠达社会、责达国家.  相似文献   

6.
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的问题正日显迫切。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其教育问题已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基于面向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农民工教育研究的特点与问题,从而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进行思考,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开始要求获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因而市民化意愿日趋强烈。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以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旧有体制的桎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面临困境。应统筹各方面力量,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解决其子女义务教育和升学问题、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和支持体系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很难在城市入学,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成为了留守儿童,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着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不公平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产生这些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是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对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调研,发现具有新时代特点,而且有较高的学习期望和潜在教育需求。进而提出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中的重要生力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热切期盼。长期以来,受制度约束、经济条件、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广大新生代农民工一直处于游离城乡之间的尴尬境地。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现状及市民化过程中遇到障碍的调查分析,找出制约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得我国农民工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第一代农民工逐渐变老,退出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登上城市的舞台,并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表现特点,使其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各种因素的渗入,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其合法权益的受侵害和法律教育的缺失是产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原因之一。探讨保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教育的实施途径,确保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必要、有效、可行的法律援助,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正常、有序地从事职业劳动、参与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2.
对新生代农民工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因其最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工学矛盾小、费用少等特点成为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考试信息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宣传也不到位,而且考试过关率低。这些因素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自学考试的规模。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构建学分银行和实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体育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逾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与传统意义上农民工的多种差异性决定了开展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更具有现实性与可能性。通过对1996-2009年有关农民工体育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积极开展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才是当务之急,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研究也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民工的劳动素质决定了自身的可雇佣程度。研究表明农民工可雇佣性可以分为人际交往能力和技能胜任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农民工的可雇佣性影响更大。农民工可雇佣性在企业是否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性别与受教育程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及提高受教育程度能显著增强农民工可雇佣程度,女性农民工的可雇佣性要低于男性。政府应强化农村基础教育,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权。  相似文献   

15.
论继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六个特征,阐明了继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五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五项措施。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许多富裕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工离开家乡去城市务工,不仅仅使农民工个人及其家庭也得到了实惠,更为主要的是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陆续离城返乡,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了第一代农民工开始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应用于现代化的生产之中去,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教育程度不高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这种现状如不改变势必制约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也对农民工个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的劳动素质和文化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就业和收入水平,还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发展竞争力。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政府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中央政府的政策引导、地方政府的政策探索已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解缚"性公共政策仍然缺失;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已逐步由管制、防范式管理向服务、融合式管理转变,但进程缓慢;同时,政府目前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比较有限;为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建议政府深化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政策水平;构建协同治理体系,搭建信息和社会网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决定着其所能摄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而先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信息的解读。利用河南省433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概率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最后工作工龄、换工作次数在其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应重视创业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渠道建设,以使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辨识更具价值的创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否能够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能否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是我国现阶段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生活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多方面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生活的融合力。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有着受教育程度较高,但就业竞争力低,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对接受继续教育有强烈需求,并且需求内容、形式表现多样等特征。本文基于广东省6个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对广东省教育界提出了围绕意识重视,教育政策偏向以及教育内容供给三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