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开展大范围长时序耕地时空动态及演变研究是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提取出1990-2015年赣江流域耕地数据,并采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此间该流域耕地的动态演变及时空格局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990-2015年赣江流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规模呈现萎缩态势;耕地的主要来源与去向与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密切相关;空间分布由南向北趋于集聚,逐渐由多而零散密集向少而集中密集变化;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斑块形状复杂度呈现先减后增.本研究对赣江流域耕地资源保护、有序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ArcGIS10.2和ENVI5.1软件支持下,以准格尔旗2000年、2010年和2018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准格尔旗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00-2018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一直处于增长趋势,草地和耕地处于减少趋势;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内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林地、草地、耕地及未利用地等地类转换较剧烈;准格尔旗2018年较2000年的高生态风险指数有所上升,中低生态风险指数有所下降,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局部高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2002-2013年赤峰市12旗县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3年赤峰市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呈上升趋势;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呈下降趋势;不同土地类型变化的速度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及其他设施用地;赤峰市红山区和翁牛特旗的土地利用相对程度较高,敖汉旗和松山区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渝北区四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ENVI遥感软件,获得研究区四期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运用ARCGIS和Excel的运算功能,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关系,并探讨其用地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7年间,区内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覆被综合动态度为0. 55%,表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区的土地性质产生的影响还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以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濮阳市的landsat4-5TM遥感(即RS)影像作为数据来源,利用ENVI软件,通过监督分类法中的最小距离法将影像数据解译成耕地、林地、灌草地、建设用地、水域以及未利用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并进行面积汇总,得到河南省濮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成因主要包括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会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各类型土地面积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奈曼旗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对获取的2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结合遥感影像分析了2001-2006年间奈曼旗实施退耕还林的变化和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结果表明:首先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表明:土地利用变幅度最大的是耕地,最小的是建筑用地;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得出:耕地主要流向草地和未利用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草地转化的面积比重较大;结合遥感影像与DEM数据得出奈曼旗地势平坦,退下的耕地不是坡耕地而是沙化地,得出的数据与政府制定要退耕还林的数据是基本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福清市与建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1985、2000年两期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福建省福清市和建阳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两地共同变化趋势是建设用地、林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两地差异在于福清的耕地减少,建阳反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福清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高于建阳,两地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发展期.导致两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条件有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及政府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与RS的皖江城市带LUCC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影响陆地植被碳循环的重要因子之一.基于GIS和RS技术,利用遥感和气象等数据,并采用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植被枯损模型估算了皖江城市带植被的固碳密度,分析了2001-2010年皖江城市带LUCC所引起的植被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使得植被生态系统碳库储量减少了3.55×105t.具体表现在:林地碳储量增加了1.42×105t,耕地碳储量减少了4.87×105t,草地碳储量减少了104t.皖江城市带各种植被类型中,有林地的固碳潜力最大,为437 g/m2;其次是耕地,为326 g/m2;草地最小,为218 g/m2.LUCC导致的耕地和草地减少,是皖江城市带植被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2014年TM/ETM+影像,选取山地平原过渡带崇州市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图像处理方法提取了该市土地利用信息,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社会统计数据对崇州市12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人文驱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建设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为5.72,未利用地其次为1.04,其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显著.(2)崇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各乡镇变动值差异较大,受地形影响明显,土地利用开发地域差异明显.(3)人口与城镇化、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崇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且驱动作用呈逐年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10.
常宁市水口山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金属矿山,已有上百年的开采历史。随着矿产开采的持续,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水口山矿区主要分布区域松柏镇为研究单元,以1990年、1999年、2013年的三景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法、决策树分类法等对三个时期的矿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提取,得到分类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86.04%,83.50%,85.67%。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二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明显,林地、耕地显著减少,耕地面积减少374.76hm2;草地、建设用地、矿产用地增加较多;特别是矿产用地和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到73.34%和50.40%;水域面积总体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1.
以1988、2001和2007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数据为依据,分析九龙坡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参考Costanza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九龙坡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九龙坡区在1988—2007近20年间,林地、耕地大量向建设用地转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ESV由1988年的4.3228×10^8元减少到2007年的3.278×10^8元,年减少率为1.27%;生态系统单项价值服务中,所有单项服务价值均呈下降趋势;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对九龙坡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影响缺乏弹性,说明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2.
基于Fragstats的徐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定徐州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应用多时相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分别对1994、2000、2005年三个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并在Fragstats3.3景观格局软件平台上,基于景观尺度对徐州市景观格局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徐州市景观整体较1994年具有更大的破碎度、更高的多样性和更低的聚集度,景观的类型与格局变化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不透水面层逐渐取代耕地和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13.
Urban growth represents specific response to economic, dem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s have resulted in sharp land cover change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Shaoxing City to quantify satellite-derived estimates of urban growth using a three-epoch time series Landsat TM data for the years 1984, 1997 and ETM 2000. The methodology used was based on post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The use of GIS allowe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data derived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ilt-up area surrounding Shaoxing City has expanded at an annual average of 7 km2.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ed map showed that the physical growth of urban area is upsetting the other land cover classes such as farming, water resources, etc. The study conclusion mainly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urban capacity.  相似文献   

14.
Urban growth represents specific response to economic, dem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s have resulted in sharp land cover change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Shaoxing City to quantify satellite-derived estimates of urban growth using a three-epoch time series Landsat TM data for the years 1984, 1997 and ETM 2000. The methodology used was based on post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The use of GIS allowe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data derived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ilt-up area surrounding Shaoxing City has expanded at an annual average of 7 km2.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ed map showed that the physical growth of urban area is upsetting the other land cover classes such as farming, water resources, etc. The study conclusion mainly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urban capacity.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pec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 where geophysicist, bio-physicists and socio-economists meet one another. Land cover is an express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as such, changes with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Louisa and Antonio, 2001), and land cover change could be regarded as change in biotic diversity, actual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16.
选择金华市为研究区域,应用G1S与RS技术,对1994年、2002年和2009年3期IandsatTM影像和ETM+影像进行解译判读,得到金华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运算得到不同时期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金华市2002年之前景观格局基本以大斑块为主,景观格局较为单一,但2002年以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一些大斑块发生破碎化,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不断增加;(2)耕地景观受到了剧烈的人为干扰,斑块数量和密度呈现出波动变化,大量的耕地景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逐渐演变为建成区和其他景观类型;(3)1994-2009年来金华市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数量和密度先增加后减少,斑块面积逐渐增大,反映出了金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态、结构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MSS及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提取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79、1988、2000、2006年景观格局信息,并利用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度等指数,分析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从景观类型上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存在明显差异;从不同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上看,各景观类型在不同的年份受到的干扰不同;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的梯度变化特征明显,在时间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本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198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8.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叠加晋江市政区图,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采用1990、1995—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结果表明:非农建设用地迅速扩展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土地利用方式多元化,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工业向因区集中,提高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为该模式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电灌区1999年、2006年两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通过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1999年到2006年灌区的土地景观转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模拟和预测景电灌区的土地景观变化.结果表明:在忽略政策、自然因素等的干扰下,随着灌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耕地、建设用地逐渐增多,草地和未利用地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0.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in areas with strong topographic variations has proven problematic in the past using a single classifier, due to the changing sun illumination geometry. This often results in the phenomena of identical object with dissimilar spectrum and different objects with similar spectrum. I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at combines a decision tree with slope data, tasseled cap transformation indices and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 is introduced, to find an optim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of plain and highland terrains. A Landsat 7 ETM+ image acquired over Hangzhou Bay, in eastern China was used to test the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grated classifier is acceptably goo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existing most widely used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 The integrated classifier depends on hypsography (variation in top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truth objects (plant and soil).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homogeneous spectrum caused by topographic variation. This integrated classifier might potentially be one of the most accurate classifiers and valuable tool for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mapping of plain and highland terr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