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人团体广泛参与着民事活动,它有着不同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特征,而且它的法律特征和现状完全符合确立民事主体的相关要件和标准,我国民法应该打破传统的民事主体二元结构,赋予其民事权利能力,使其成为我国第三类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
阐释了未来民法典增设第三类民事主体的必要性;分析了民事主体的资格标准,认为只要具备独立的名称、独立的意志、具有特定的功能就可成为民事主体;比较分析了分别由梁慧星、王利明主持起草的两个民法典草案,认为在民法典中第三类民事主体应该表述为"非法人团体",并且在立法模式上应该独立设计成章,采用抽象概括加类型化的方法设计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3.
法人分支机构不是民事主体,不应被视为非法人团体。法人分支机构名称与法人名称为同一名称,其负责人为法人分支经理人。分支机构的财产、名称与责任不归属于分支机构本身而归属于法人。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的设计,首先要确立民事主体,民法其他制度设计如物权制度等才能够展开。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法人成为权利主体,源于法律赋予,本质是团体的人格拟制。团体要具有人格,成为法人,须符合一定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合伙因不具备法人的实质要件,所以不是法人。虽然法人和合伙在外观上呈现团体样态,但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构成要件不同,其人格也不同,所以它们的法律地位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法学界对合伙是否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争论由来已久。民事诉讼法学界探讨合伙的民事诉讼地位与民法学界探讨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密切相关,但性质是不同的。确认合伙有无当事人能力不是实体法上的问题,而是程序法上的问题。若在实体法上肯定了合伙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那么,合伙在程序法上也就具有独立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即具有当事人能力。 在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合伙是否有当事人能力的问题。德国和瑞士对此采取否认态度,合伙不能起诉或被诉,合伙人是诉讼当事人;日本亦认为.非法人合伙不具有诉讼当事人能力,不能以合…  相似文献   

6.
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程序及法律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业管理关系中,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如何成立、何时成立及其主体资格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应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是自治管理,一个物业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团体才是物业集体权利的主体,业主大会是业主团体的意思机关,业主委员会是其执行机构,他们都是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自治组织,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我国法律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赋予业主团体民事主体资格,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其组织机构,业主委员会在发生诉讼或民事行为时可以以业主团体代理人的身份参加民事活动。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法,是调整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与民法之间不仅存在差异、分界点,经济法于预与民法干预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作为重要的民事法律概念,传统民事主体的范围和评判标准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民事主体这一概念,来重新评定其标准问题.通过对传统民事主体逻辑含义的分析,结合现实主体范围过小的情况,认为应当在传统主体的规定基础上适当扩大其范围,这也必是民事法律的趋势.即除了自然人和法人团体,将那些具有完备的权利能力的合伙组织也纳入主体范畴,以发挥其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决议行为存在不少争议。应在意思自治原则的基础上以意思表示为中心探讨决议行为。决议意思表示主体应限定为法人、非法人组织。应按意思构成与指向等因素分别认定决议行为的性质。决议行为的意思表示主体不是团体成员而是团体本身。决议行为不当然构成法律行为。团体实施单方行为这类仅需单一决议意思就能成立的行为时,决议属法律行为;决议系团体参与的需双方、多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的一部分时,决议不是法律行为而只是该行为中的意思或意思表示。因此,决议构成团体意思的产生方式,但其表示可能通过决议完成,也可能通过法定代表、职务代理等制度另行完成。  相似文献   

10.
完善“物业管理自治机构”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中的自治管理机构应设计为 :物业区域内的业主组成一个非法人性质的社会团体—业主团体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团体的执行和代表机关。决策权应归属于权力机关 ,即通过召开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的形式以多数决规则对待决事项予以议决。决议形成之后的具体实施 ,则交由业主委员会完成。业主团体对外实施具体行为时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进行。  相似文献   

11.
支持起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基本法律原则之一,它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益,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原则的根据是该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支持起诉原则是指针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基本准则。支持起诉原则的主体有检察机关、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符合支持起诉条件的公民个人。支持起诉原则的方式最主要是法律支持,包括为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当事人聘请律师,辅助当事人调取证据,或者制作公正文书等。  相似文献   

12.
环境侵权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侵权主体、致害原因、受害主体、侵害客体等七个方面把环境侵权界定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和国家因过失或无过失的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侵害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单位的财产权、人格权或环境权,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模式之选择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存在民事公诉、团体诉讼、集团诉讼三种制度可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模式的构建提供选择。建立由民事公诉制度和团体诉讼制度组成的二元诉讼模式最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民事主体理论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民事主体理论对民事主体资格条件设定过于严格,不能适应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的内涵应该是抽象而不是具体的,所有的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应该一律平等,不因自然人和法人而不同。民事权利主体和民事义务主体的资格条件是不同的,民事权利主体和民事义务主体是可以分离的,民事主体的种类不是法定的,除了自然人、法人和合伙几种类型外,其他实体具备民事主体的资格条件,也应被赋予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合伙是否具有民事主体地位这一问题,民法学界一直有争议。从国内民事立法对合伙的态度入手,认为团体性合伙是民事主体而非团体性合伙不是民事主体。然后结合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及团体性合伙自身的特点加以论证,并阐述赋予团体性合伙民事主体地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裴云 《职教通讯》2019,(23):1-7
“非法人性质”构成当前我国职教集团的主体表征。从基本特征、形成原因、负面影响三个角度对职教集团的“非法人性质”进行全面描述,其后,引入“权利让渡”概念,对其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解决问题进行了归纳,初步建构起基于“权利让渡”的非法人职教集团解决方略。在此基础上,对非法人职教集团与“权利让渡”的契合度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体系设计为“权利让渡”作用发挥提供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合伙的法律地位如何,在我国法学界,有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合伙不能成为民事主体,个人合伙是自然人的特殊形式,法人合伙是法人的特殊形式而已;也有观点认为合伙是否为民事主体,应区别对待,没有字号的合伙不是民事主体,而有字号的合伙则应为民事主体。笔者认为,合伙为独立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第三民事主体,无论从民事主体的法律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合伙都应具有民事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8.
论学位论文的权利主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权利主体是依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或单位。学位论文的产生方式决定其权利主体的最终归属,除了普通主体外,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可以成为权利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作者作为权利主体,而优先使用权归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合伙是否为民事主体学界的观点颇不一致.作者在界定清楚民事主体、合伙契约和合伙合同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合伙组织系民事主体.只有承认合伙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事主体的二元结构面对社会急速变化的现实已经难以支撑和维持。事实上,"其他组织"已经大量出现,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民事主体。如何保证这些游离于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的其他组织合法的民事权益?关键在于民法能否明确赋予其民事主体地位,将其纳入到第三民事主体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