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示开端的词很多,比如起源、发源、发端、由来、发祥、鼻祖、始作俑者、滥觞、发轫等等。其中较难理解和正确运用的是上列最后四个词,在此加以辨析。1.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专用来指人,不能指物;作褒义词  相似文献   

2.
“较喻”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与一般的比喻不同之处是:一般的比喻总是将甲物喻乙物,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较喻则是将甲物与乙物相比较,从而相喻,即在比较中进行比喻,不是说甲物象乙物,而是说甲物不如乙物,或甲物胜过了乙物。这种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用语也较简洁,通过比较而进行比喻,比喻的结果,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比喻”,通俗地说就是打比方,也即“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之知之。”(《说苑·善说》)在我国古代称为“比”,它常和“兴”字联用,即通常叫的“比兴”,是我国从《诗经》以来文学创作的两种传统手法。在许多典籍中,有关比喻的论述也可谓不胜枚举。如《荀子·非相》:“谈论之术,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潜夫论·释难》:“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后以彰之。” 确实,比喻在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记得柯灵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文学创作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自如,是天才的鲜明标志。”充分调动想象力,大胆运用比喻这个手法,使许多文学作品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宋代有位诗人甚至认为没有一首好诗是不用比兴的。  相似文献   

4.
比喻简论     
比喻是人们广泛运用和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毛泽东同志说“诗……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老舍先生说“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出口成章·谈叙述与描写》)。但是,比喻是什么,却众说纷纭。本文拟就比喻的几个  相似文献   

5.
常常发现有人把本体、喻体、比喻词误认为是比喻的三要素。最近在阅览室随便翻翻,又看到一篇题为《打个比方就知道》的文章(《小学生阅读报》1994年1月15日第5版,吉林出版,作者:陆桂林)。作者说:“比喻由三个部分组成,通常又称比喻三要素,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词,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著名语言学家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在“比喻”词条中说:“被比事物、比喻事物和相似点是比喻的三个基本要素。”(见该词典第14页)可见,比喻的第三个要素是“相似点”,而不是“比喻词”。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界有一种很特殊的文体,那就是“赋”。它既不同于诗,也不同于文;形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溯其源,它是诗歌的衍变。所以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又说:“大儒荀卿(即荀子)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上见“《两都赋序》,下见《汉书·艺文志》)因此,《汉书·艺文志》把诗与赋列为一门。把屈、荀两家作为辞赋的鼻祖。赋原来的意义是“铺陈”,“赋起于事情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铺陈之。”(刘熙载《艺概·赋概》)另外对赋的起源及其发展在《文心雕龙·诠赋》  相似文献   

7.
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修辞现象:引用和比喻兼用。例如:①“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经历到的。(《关于写文章》)②人们总是从不断犯错误中增长知识的,“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个道理。(《说谦虚》)③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④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口占一绝》)  相似文献   

8.
一、互喻互喻就是本体和喻体互相设喻,即先用喻体比本体,再用本体比喻体,形式“A像B,B像A”这种形式。在古典诗词中,互喻并不少见。如:①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南梁·范云《别诗》)②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荆北雪如梅。(唐·张说《幽州新岁作》)③雪似古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宋·苏轼《江神子》)  相似文献   

9.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10.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指出:“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极其不相同。”这段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比喻的特点,而且已被大多修辞书籍所沿用。对比喻的特点,古人也早有阐发,但不够全面。如《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引晋挚虞《文章流别》说:“比者,喻类之言也。”朱熹在《诗经集传》里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里,前者道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间要有相似之点(类),后者说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是不同的事物(此和彼)。的确如此。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若为同一个事物,比喻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但若二者之间绝无相似之处,则本体和喻体就失去了其联结的桥梁,没有了交通的媒介  相似文献   

11.
一、形近换用(一)作为声符的“耍”、“需”、“(而而)”《名义》P5:“{瓀}瑌,如兗反。(王而而),同上。”(为便利排版,本文凡《名义》篆文均以{}内隶定字表示)这一条中,撇开书体差别,实际上字头楷字“项”统领了两个异体。三个字《说文》都没有。《玉篇》:“瑌,如兗切?渡胶>吩?‘状(月者)之山,其上多瑌石。’”今本《中山经》文作“礝石”。关於“瑌”、“礝”等字的通用关系,可能要从《说文》的“碝”说起。《说文》、《广雅·释地》均以“石之次玉者”训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用打比方的办法来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运用它,能收到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语言效果,这在谚语中的作用尤其突出。 谚语中常用的比喻手法,一般来说,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一、明喻: 明喻是一种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常用“象”、“如同”、“犹如”、“有如”、“似”、“似的”等比喻词连接。例如:“道上行人口似碑”(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一折),“救麦如救火”(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树艺·谷部下》),“伴君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习》84年3期刊出《关于比喻的四个要素》一文(以下简称《四要素》),作者把相似点和本体、喻体、喻词等量齐观,说成是“构成比喻的一个关键要素(也就是关键的成分)”。我们未敢苟同,特提出如下几点就教于作者。(一)《四要素》批评“传统修辞学在谈到比喻的要素时,只讲到本体、喻体和喻词,  相似文献   

14.
文言表达中,多有“连及”之法。所谓“连及”,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连用在一起时,其中只有一个词语起作用,另外的词语则只是“连类而及”,没有实际意义。如《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杨树达说:“马非可造之物。”(《汉文文言修辞学》)俞樾说: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出现最早、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格的一种,它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比喻体或相似点出现多样化,又如喻体为几个事物的关系等等。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具有多个相似点或多个喻体事物的比喻称为复杂比喻。如果一个比喻只有本体是几个事物,而喻体事物和相似点都是单一的,那么这个比喻仍不能算作复杂比喻。如:例1:井冈山!/宝塔山!/——我们稳固的基石!(贺敬之《放声歌唱》)例2:扫帚到了,政治影响才能发生效力。我们的扫帚就是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例1有“井冈山”与“…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类复习题,比喻考查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直接考查比喻知识。例1:(文段)刘向《说苑·善说》记惠子论“譬”,说“弹之状如弹”则“未喻”。皇甫溰根据“岂可以弹喻弹”的意思,总括出比喻的原则:一方面“凡喻必非类”,另一方面“凡比必于其伦”。(题目)皇甫溰总结出比喻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   ;二、   。(每空不超过15字)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要构成比喻必须做到:本体和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17.
粼粼 鳞鳞     
小语《燕子》、《鸬鹚》都是优美的散文。白璧微瑕,其中所用“粼粼”一词值得商榷。粼,从(?)kuai,表示较小的水。《玉篇》说:“粼,又粼粼,清澈也,水在石间也”。《说文》:“水生崖石闻粼粼也”。可见,“粼”指崖石间泉水,其水清洁明净,故用“粼粼”形容水清澈或石明净。如,“扬之水,白石粼粼”。(《诗·唐风·扬之水》)形容水中石清澈见底。“一池寒水绿粼粼”。(翁卷《题东池》)说水清  相似文献   

18.
(一) 关于比喻有柄有边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拈出“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所谓喻有两柄,指“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钱先生借斯多噶派哲人语“万物各有两柄,人手当择所执”,并合采慎到,韩非“二柄”(“威德”与“刑德”)之称,命之为“比喻之两柄”,例如钱氏所举秤喻:“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全三国文》卷五九诸葛亮《与人书》),以秤喻人之无成见私心;而“这心之正,却如秤一  相似文献   

19.
我教《捕蛇者说》末段,仔细研究,发现“于”、“疑”、“甚”在有关的古诗词中是被曲解;千古的三个比喻词。 一、于(古写作於) “苛政猛于虎也”的“于”字被看作介词,解释为“比”。但在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于”字也被看作介词,当“比”讲。如中华书局《唐诗一百首》解释说:“经了霜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华中师范学报  相似文献   

20.
有一篇文章,在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艺术特色时,将“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一句当作比喻动例子,我们认为是不妥的。在语文教学活的中常有类似情形:一些学生,甚至有的教师,一见“甲象乙”的比况句式,就视之为比喻。理由是句中既有本体“甲”,也有喻体“乙”,还有比喻词“象”或“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以为:“××象××”这种比况形式的句式大体上有四种情况,即异类作比(比喻)、同类相较(比较)、属种特选(举例)和近似断定(判断) 比喻,常用“甲象乙”,这种典型的比况形式。如:“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这里的本体“叶子”与喻体“舞女的裙”借助比喻词“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