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西藏红色歌曲在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为西藏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挖掘西藏红色歌曲的价值内涵,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西藏红色歌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西藏红色歌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力求发挥西藏红色歌曲在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思政”的教育引导作用,以红色文化价值助力高校音乐素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和翻译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肩负着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外语院系面I临着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翻译教学只是外语专业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外语专业的一门课程,翻译教学定位模糊,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作者充分运用翻译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探讨了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翻译学科的独立地位,提出翻译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翻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区域地理资源环境,经济产业特点,历史文化特色,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注重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入互动教学、过程教学、模仿真实情景教学等方法,培养更多合格的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其综合素质培养又是创业教育的核心。西藏高校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构建符合西藏高校实际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西藏高校发展创业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民族高校肩负着培养民族地区专业人才重任,具有民族特殊性,笔者在分析西藏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和西藏学生现状基础上,给出西藏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原则与思路,即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西藏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建设,人才定位要符合西藏生源特点和西藏单位对人才技能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索大类招生、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为主体、强化软硬件建设及多元化、多指标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西藏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敏 《考试周刊》2011,(43):200-201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市场需求理论为导向,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6.
翻译(本科)专业相继在各高校的建立,引发了外语界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高校翻译教学的重点.本文以文秋芳教授的"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探索区域高校翻译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下社会对专业技能和外语知识兼备的行业翻译复合型人才需求剧增。根据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文章提出翻译人才培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从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多元化、翻译实践教学的常规化和翻译课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出适应地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翻译课程设置不足、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对翻译缺乏正确认识的问题,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急需情况,分析了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从发展翻译独立学科、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考试形式、改革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翻译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和翻译学科、专业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肩负着翻译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外语系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作为外语专业的一门课程,翻译教学定位模糊,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作者分析了高职英语翻译课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翻译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西藏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现状和数学建模竞赛开展状况,对存在问题给出改革建议,并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抓手,改进西藏高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模式,以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为西藏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1.
西藏高校外语教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性规律,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体水平偏弱,落在了其他学科科研之后。如何提高西藏高校外语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21,(1):146-152
翻译学科是我国高校外语学科中与语言服务行业接轨最紧密的学科,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对比全球翻译学科发展现状,我国在翻译专业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世界范围内翻译研究的历史性转向关系到翻译学科的专业建设和未来发展,因此应当基于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高校翻译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探讨翻译学科的研究三转向,即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践转向以及翻译教学的过程转向,翻译研究三转向实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教学行为研究转向相结合,为翻译学科建设做好良好的奠基环节和顶层设计,从而推动新时期翻译专业建设,满足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彰显翻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从中国知网收集到的1 091篇有关西藏高校教学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西藏高校教学研究发文量呈现起伏式的发展态势,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依据教学质量的西藏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研究,依据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西藏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依据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的西藏高校实践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同时通过关键词突显分析发现,思政课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西藏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议题,且研究主力军集中在西藏高校,但核心作者和发文机构分布零散,合作程度不高,故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下的西藏对高校人才培养有新的要求,因此西藏高校的《基础汉语》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汉语》在西藏高校的真正价值,为西藏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是西藏高校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基于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分析,提出西藏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所需秉持的适应性、创新性、协调性和示范性原则.同时,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提出抓住机遇,优先发展具有相对实力的特色专业;深度挖掘,重点发展富有“西藏元素”的特色专业;优化结构,提高西藏特色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西藏特殊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较之内地高校,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讲授面临较为特殊的境遇。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既受多元社会思潮、课程内容特质、课程教师育人能力普遍因素的影响,也受特殊社会环境、特殊教育对象等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提升与创新,既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也要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仇海红  刘丰硕 《西藏教育》2024,(2):40-43+47
近年来,西藏高校会计专业硕士教育蓬勃发展,为西藏自治区培养出大量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变革、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智能会计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带来极大挑战。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为例,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财务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并从课程设置、产业融合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智能财务人才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需采用“新工科+新商科”融合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等结论。以期为其他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为西藏专业硕士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蓉 《西藏教育》2020,(5):58-61
新时代推进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下,西藏高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反映出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不足、实践教学与法律职业衔接不够、民族特色、服务西藏功能发挥不突出、藏汉"双语型"法律人才培养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分析其造成原因,提出创新西藏高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提高新时代西藏法治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人才储备,推动依法治藏,促进富民兴藏。  相似文献   

20.
复语人才培养是相对于传统的单语型外语人才培养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人才培养的一种发展方向。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英语专业英藏复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与访谈为研究方法,对该校英语专业英藏复语方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