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文章通过对L市即将步入老年的农民(未来养老保险的保障群体)及其子女(影响养老保险发展走向的群体)两个群体的参保态度分析发现:家庭结构制约农民参保意愿;缴费金额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相关性不大;家庭养老成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农民子女职业不同,倾向的养老模式也不同;子女养老压力与性别无关;子女对于父母参保越支持则越倾向于独立的养老模式;政府补贴+子女赡养模式成为年轻人理想的养老模式。因此,加强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养老力量的参与,加强文化宣传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对石家庄市城市、农村两所中学389位在校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存在性别和来源差异;第二,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婷  张静 《华章》2012,(17)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关注农村老人社会保障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苏南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现状、对现行养老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养老服务方式的需求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养老方式上,大多数老人依靠子女进行家庭养老,其次是自我养老;在养老满意度上,评价水平为基本满意;在养老服务方式上的需求上,家庭养老为主,其次是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家庭独居养老现象尤为突出.根据安徽省两县的实地调研发现:观念偏好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有重大影响.此文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影响农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养老模式来看,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属于居家自我养老型,其次是居家社会养老型,最后是居家子女养老型;从养老意愿上看,超过一半以上的农民将家庭居家养老视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家庭特征、现实养老等是影响居民养老的重要因素;基于农民的养老选择,应该重视公共医疗服务、社区组织在农村养老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广西五省农村地区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样本的自选择偏差,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及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外出方式、外出时长情况下对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效应差异。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并没有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劣势,相反,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或长期外出,对留守子女的学业成绩具有提升作用。然而,无论父母选择何种外出形式及时长,留守子女都会出现非认知发展问题。特别是在母亲外出和长时间外出的情况下,留守子女容易出现隐性的、较为严重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也就此提出了解决外出务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与保障子女心理健康之矛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云南省贫困地区的6所农村中学的510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受子女性别因素的影响小,表现为在母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和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4因子上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级的学生感知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二学生感受到较多的负性父母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养老主体责任倾向选择的影响,并运用CGSS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子女养老约占六成,政府养老次之,独立养老选择比例最小。从影响因素来看,户籍、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子女数量、邻里往来、朋友往来和参保养老保险对主体责任倾向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针对老年人养老主体选择倾向的发展态势,要加大政策扶持,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供给,促进3种养老方式发挥积极作用,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21,(5):21-26
对太原市迎泽区六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主要选择依靠子女养老和独立生活养老,进一步分析得出针对老年人养老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社区养老是最适合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农村家庭为分析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农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遵循实证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探讨农村家庭母亲文化程度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母亲文化程度对子女奖励、干家务、假期安排、学习态度、教育选择等没有显著的影响;农村家庭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农村家庭关心孩子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联系,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家庭对子女关心方式的选择;随着农村家庭母亲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关心子女的方式也会由简单、直观、肤浅向复杂、深入、细致的方向发展,由表面化向实质性的方向发展;同时,无论农村家庭母亲文化程度高低,农村家庭在教育投资选择方面,大多都存有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对石家庄市城乡两所中学的38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童版的测试和一般资料的收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子女的性别、来源、学习成绩和父母的性别、受教育水平、所从事职业等因素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