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梁福江 《科教文汇》2010,(8):77-77,91
享誉全球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其作品代表了西部边疆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再现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体味作者的幽默和讽刺的创作艺术,管窥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享誉全球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其作品代表了西部边疆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再现作者所处的的代社会背景,体味作者的幽默和讽刺的创作艺术,管窥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89-189,133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发表以来,就深受各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作者将少年的历险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从主人公哈克身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国式幽默,为各国读者打开了通往他心灵世界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现代美国小说之父。他是第一个将文学创作“美国化”的人。本文通过对其作品语言风格,写作手法和所表现的美国主题的认识,使读者了解马克·吐温作品对美国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亦萌 《科教文汇》2014,(11):55-56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虽然与同时代马克·吐温的小说具有相似性,但他的叙事语言独到,结局安排巧妙,处处透露出幽默诙谐,读者在捧腹的同时又陷入深深思考中。本文仅以他的短篇小说《财神与爱神》为例,从语言和情节安排角度来探析欧·亨利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6.
顾芸 《科教文汇》2014,(34):113-114
马克·吐温在其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死亡意象。通过这些意象,马克·吐温表达了他对当时美国社会的痛恨,希望它能随着死亡逝去。但从另一方面看,死亡又意味着重生,因此,这些死亡意象同时也表达了马克·吐温对新社会、新理想的追求。然而,面对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马克·吐温虽然表达了他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是否能够实现,他对此也陷入了矛盾和迷惘之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晚于欧洲,却在世界文学中占重要位置,是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虽在二战后呈衰退迹象,但其写作手法并没有消失。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弗恩利险记》是最能显示美国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作品,该小说从多角度体现出美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8.
朝冈 《知识窗》2005,(2):12-13
马克·吐温以才智、幽默和追求真理的敏锐目光探索着美利坚的灵魂,他堪称民族的英才.可是随着年老体衰,马克·吐温陷入一种痛苦的精神状态.就是这样一位造诣非凡的作家,晚年的大部分生活犹如在"地狱中煎熬".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作为文学大师和幽默大师,林语堂和马克·吐温都是成功者。当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学巨作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他们时,我们知道他们曾经给世界带来许多欢声笑语,但在科学发明的道路上,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科学发明道路上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幽默的秘密源泉不是喜悦,而是悲伤。在这位大作家看来,面对生活中悲伤的事情,人们通过幽默制造笑料,来解脱自己,这就是幽默的根源。马克吐温的说法太文艺了,并不严谨,因为有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悲伤,却没有制造出幽默来。而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出丑而大笑,或者自己出丑然后自嘲而笑,这和悲伤好像没有什么联系。那么,幽默的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12.
Everyday, CHAI Erhong drives a motorcycle miles away to fetch water and irrigates his cotton fields. Though the water is salty and the cotton is lowyielding, they are two most important things for his living. Some of his neighbors, pushed out by the drifting sands and water shortages, have left their homes in Minqin County to resettle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3.
朱晓东 《科教文汇》2014,(35):58-59
他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名字风靡世界,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其作品的题材大多密切联系了俄国人民大众的家庭生活和爱情。作者通过对所有作品中都存在的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鲜活描写,来阐述自己的妇女观。为了浅析其笔下形象各异、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本文试图从托尔斯泰的生活、家庭背景、所处历史背景以及作家的道德标准观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宗尽炎 《科教文汇》2011,(31):169-171
本研究采用自我管理策略对一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反馈行为的多样性,提高社会适应性行为,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研究结论:(1)正确的行为反馈能力得到提高,社会互动技能得到强化;(2)在外部监督和自我监督阶段,自觉遵守日常活动安排的能力增强;(3)在自我强化阶段,适应不同社区情境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Endersby J 《Endeavour》2001,25(1):3-7
Joseph Hooker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otanists of his day. He is best remembered as a friend of Charles Darwin and an early advocate of natural selection. However, after returning to Britain from his first major voyage, Hooker spent years struggling to find a paid position that would allow him to pursue his studies of plant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As he worked to establish himself, he also helped transform the status of botany as a discipline. In all his efforts, Hooker relied on a network of unpaid, colonial collectors, whose often-forgotten contributions to Victorian natural history are vit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ciences in the 19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Edwin Mansfield’s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early 1960s through his death in 1997. Mansfield’s methodology is discussed, as are his contributions on: the diffus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the effect of firm size on innovation, the role of academic and basic research in increasing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inaccuracy of technological forecasts.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s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ansfield’s work is presented, using as evidence citation counts of his works collected from th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Identified as among Mansfield’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are his work on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research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s, his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the rates of diffusion of different innovations, and his estimation of the private and social returns from investments in industrial innovations. Finally, we present Mansfield’s advice on the future of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孙德春 《科教文汇》2011,(13):61-62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单体现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也体现在他的寓言作品中。在《苏东坡文集》中的《杂著》、《杂说》和《艾子杂说》中,有大量的寓言作品。这些寓言作品按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反映了苏轼对寓言文学创作的用功甚多,对全面考察其文学成就是不可轻忽的。本文简要举例介绍这四类寓言作品,以显其一斑。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从研究人性入手,认为人类本性之目标有六个:自保、种的繁衍、秩序、幸福、种的完善以及自由.以此为理论预设,斯密对未来理想商业社会进行了勾勒,借此批判他所处的西欧社会之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斯密理想商业社会旨在实现人的幸福和自由.在这里,幸福与自由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内涵标志着斯密摆脱了后人给他贴上的标签:追求一种简单的布尔乔亚式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9.
胡晓红 《科教文汇》2011,(26):68-70
英国著名的作家、漫画家马克斯·比尔博姆堪称多才多艺、诗画双绝,他以简练、优雅、诙谐、活泼的文笔和画笔,于举重若轻之间写出了真知灼见,画出了幽默睿智。笔者在其活灵活现的文字和线条间捕捉到了其优雅睿智与真情实感,希望其创作风格能给文学艺术工作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