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儿子是个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特别喜欢上有小实验的自然课。每次回到家和我讲起课堂上老师做的趣味实验,他总是遗憾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儿子的话让我灵机一动,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小实验啊,何不把实验室搬回自己家呢?我的提议让儿子兴奋得简直要跳起来。  相似文献   

2.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不仅没有城市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甚至每每到了交学费的日子,家里人总要向学校申请缓交或减免。等我自己当了爸爸,有了可爱的儿子遥遥,我默默告诉自己:要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不要让他再受到贫困的“骚扰”。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创业的热情丝毫不敢削减。于是,我从四处飘荡的打工族变成了公司的管理者,然后又脱离了原来的单位,创办了自己的小公司。自己的小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发展势态很好,我整天忙得团团转,甚至一连数天都在外地回不了家,和儿子面对面说说话的机会都很少。不过,让我略感…  相似文献   

3.
宋亮 《教育》2012,(4):18-20
40岁的北京家长韩常林的儿子小涛已经进入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一年了。韩常林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进过实验小学。小的时候,每次路过实验学校,看着那些学校的学生神情自信地走出来。我都很好奇——实验学校里面学的是什么呢?有孩子后我就想,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4.
儿子马上就要上中学了,六年来,我、丈夫和儿子,持之以恒,从未间断每天阅读一小时,这种的亲子阅读让我有了第二次学习的机会,这既让自己丰富和拓宽了阅读的宽度,同时也以身作则影响了儿子的阅读习惯,也增进了与儿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因此,我很感激,亲子阅读给我儿子带来健康向上的童年,给我家带来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回顾与儿子一起共同阅读的往事,历历在目,并没有如烟如风似的轻松,儿子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相似文献   

5.
叫我好找     
《好同学》2004,(3)
古时,有个人记性板差。一天,他带着小儿子出去玩。一高兴,便把小儿子举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儿子束,逢人便问:“你看到我孩子了吗?”“哎,你脖子上的那个不是吗?”有个邻居见了大笑。  相似文献   

6.
儿子9岁那年冬天,丈夫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偏偏独生儿子也正赶上期末考,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我只让儿子在丈夫住院初期去看过一次,之后就再不让他去医院。可儿子周围又没有可托付的人,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留他独自在家里,自己生火做饭、上学、收拾屋子、喂鸡……大事小情一律自理当起了家。  相似文献   

7.
儿子写日记了。每写完一篇我都要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今天的日记我写了一首诗。”我说:“好啊,让妈妈瞧瞧。”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一看,我笑倒在床上,儿子写了首没有名字的诗:“爸爸妈妈家有个东西,爷爷奶奶家有个东西,姥姥奶奶家有个东西,你猜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我这个小东西。”  相似文献   

8.
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我和儿子随意地聊着天。我们每天都会用这个时间聊聊一天的见闻,儿子会把幼儿园里的事情讲给我听,我也常常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告诉他。“妈妈,今天小朋友问我们家是不是很穷。”儿子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让我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小朋友为什么会这么问呢?”贫与富的问题竟然也成了这么小的孩子的谈论话题,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小朋友说我总带这么少的铅笔,一定是家里很穷。”儿子一脸的不服气,“我说我们家的铅笔多着呢,下次我要带来让你们看一看,你们就知道咱们家不穷了。”看着儿子的认真样,我心里暗暗好笑,同时觉得这…  相似文献   

9.
儿子     
儿子上三年级了,过重的学习负担让他本该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填进了太多的压力。儿子很懂事,从不要人催,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伏到自己房里的小书桌上写作业,我们一直留给他的电视节目时间———每天放动画片的时候,他也会坐在画架前画那些乏味的石膏像,因为我说过,我小时候曾想做画家,但后来因为没有条件,学了几天只好放弃了,儿子说他想完成我的夙愿。  相似文献   

10.
真妮 《家教指南》2009,(8):64-64
—个夏日的午后,左边的邻居茹娜打来电话,让我家的大儿子小州帮他们家割草。看外面天气挺好的,我也领着小儿子三猪到外面玩儿。我一边拔着自家花坛里的杂草,一边瞄着小儿子三猪爬滑梯,突然看见右边邻居家四岁半的儿子卡顿紧张兮兮地从我们两家之间的空地跑了过去。卡顿都没有注意到我在和他打招呼,一溜烟儿地从后门跑回了家。  相似文献   

11.
外婆的家     
外婆的家是妈妈过去的家,我舅舅现在的家,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随着我的长大懂事,我已渐渐不喜欢去那里了,因为外婆家的变化,令我有说不出的滋味。外婆的家——舅舅的家外婆退休了。可是,外婆依然是那么地健,在家忙里忙外。每天晚上准时在我舅舅一家回来时摆上一桌可口的饭菜。但是舅舅竟一句感激的话也没有,每天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留下一片狼藉让外婆收拾。外婆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毫无怨言。终于有一天,外婆将大屋让给了  相似文献   

12.
成人与孩子之间,最不应该传递的就是积怨,最应该传递的是宽容。作者通过自己的儿子学到了这个道理。现实中,成人世界的一些不和谐东西往往容易传递给孩子,认为这是一种当然。然而,宽容是医治不和谐的良药,学会宽容是和谐社会的保障。一个契机,孩子教会我宽容,让我懂得了谅解。大为惊诧:儿子把"仇人"的孩子领进家儿子上四年级的那段时间里,经常在我面前提起小华的名字,说小华跟他如何地要好,如何地帮助他,让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间,女儿变了。以前凌乱不堪的书包变得整齐了,以前乱七八糟的书桌变得有序了。阅读速度提高了,书写工整了……儿子上二年级,比较贪玩,怎样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呢?彷徨中,实验小学进行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发展评价”实验,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和机会。有一天,孩子兴奋地回到家,拿出了《小学生语文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我和儿子仔细地看着,手册中的内容清楚,要求明确,儿子跃跃欲试。第二天,儿子带回来一个记者证样子的小包装袋,里面装了三张过关卡,儿子向我详细讲了怎样才能得到朗读过关小卡通、语言积累小卡通和…  相似文献   

14.
富有与贫穷     
一次,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乡下,他想让小儿子看看贫穷有多么可怜。他们找了一个最穷的家庭,在那儿住了一天一夜。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认为此行如何?”“非常好,爸爸!”“现在你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吧?”父亲问道。“是的。”“你都看见什么了?”“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只狗,而他们家有4只;我们家花园中央有一个游泳池,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进口的灯,他们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的院子虽然很大,他们的院子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沉默无语。儿子补充道:“谢谢你,爸爸,你让我明…  相似文献   

15.
心锁     
儿子写日记了。每写完一篇我都要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一天,儿子说“:妈妈,今天的日记我写了一首诗。”我说“:好啊,让妈妈瞧瞧。”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一看,我笑倒在床上,儿子写了首没有名字的诗“:爸爸妈妈家有个东西,爷爷奶奶家有个东西,姥姥姥爷家有个东西,你猜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我这个小东西。”回到办公室,我把儿子写的诗念了一遍,老师们也都笑岔了气。下午放学,儿子回到家就冲我吼“:你为什么把我写的日记读给你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听?今天我一进你办公室,他们都笑话我!我要买个带锁的日记本,以后你不许看我的日记!”我本来只是…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表姐一家移民德国,定居在法兰克福。今年夏天,我应表姐邀请,带着女儿到表姐家度假。我女儿今年5岁,表姐的儿子今年6岁,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玩到一起了。在表姐的儿子面前,我女儿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因为我让她上了最好的幼儿园,她三  相似文献   

17.
文旭 《家长》2011,(8):42-43
那天,儿子去上物理课外辅导班,没带手机。他的同学小斌来电话找他,让我转告儿子给他回电话。儿子回家后,我让他给小斌回电话,他"哦"  相似文献   

18.
儿子小时候一直由姥姥带着,常跟着姥姥上集市买菜,于是,他很早便认识钱,还知道钱的功用。儿子上幼儿园时,回到我们身边。儿子生性胆小,作为母亲便总想寻机会练练他的胆量。他要吃“雪人”,我把钱给他,让他自己去买,可他不敢,哼哼唧唧缠着我去,我不允,在旁边看着,让他把钱递到售货员手里。一来二去,他的小小眼明白了,只要拿钱,大人小孩都能买到东西。儿子上学了,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只是顺从  相似文献   

19.
文旭 《家长》2011,(Z2):42-43
我说儿子小小年纪,怎么学得那么市侩呢?原来是受了我的影响……那天,儿子去上物理课外辅导班,没带手机。他的同学小斌来电话找他,让我转告儿子给他回电话。儿子回家后,我让他给小斌回电话,他"哦"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