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近现代报刊概况 中国近代报刊出现于19世纪早期.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在东南亚的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它是我国领土上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个……我皱了皱眉头,转过身去.不再看身后的尸体。我叹了口气.示意牧师去超度亡者。“队长……”传令兵跑了过来.“城主召见。”  相似文献   

4.
李静  李尚子 《新闻传播》2010,(5):107-108
本文以少儿类报刊为例,论述报刊等传统印刷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略和出路。通过网络时代的新型营销理论.对少儿报刊在新技术条件下的营销进行具体的探讨。总结和讨论了数字技术平台上人群的聚合规律.以及在这种新的背景下营销传播对象的发现及与其沟通的方法等内容.以寻求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市场化出路。  相似文献   

5.
重庆报刊的2008年是坚守责任寻求突破的一年。这一年.重庆报刊人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新闻纸价格的急剧上涨、相关政策对报刊广告的影响、劳动用工成本的提高、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广告市场的缩水等不利报刊发展的各种因素在这一年一一粉墨上演.严峻地考验着整个报刊业的承受能力。这一年.重庆报刊人坚守了传媒体的责任在重重压力下,全市报刊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和作用,用优秀的新闻宣传、强大的感召力.引领了整个社会舆论,有效巩固了主流舆论阵地.全面展示了责任传媒的厚重与博大。  相似文献   

6.
1980年12月6日,年仅20岁的洁西卡小姐被傅莱查牧师从纽约带到佛罗里达州的汤巴市,她一心想亲访崇拜已久的贝克牧师。住进喜莱登沙匙饭店之后,傅牧师倒给她一杯香槟酒,就发生了“痛失贞操”的恨事。据洁西卡表示:她当时还是个处女。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两个牧师串通好“整”她1980年12月,洁西卡受到傅莱查牧师的邀请,到佛州去参加他和贝克共同主持的电视布道会。洁西  相似文献   

7.
汪汉溪(1874-1924年),字龙标,浙江温州人.早年毕业于梅溪书院,曾应试考中秀才.后在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任庶务。1899年,南洋公学监院、美国牧师福开森买下惨淡经营的《新闻报》不久,委任汪汉溪为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杨进亮 《青年记者》2007,13(18):37-37
近年来,假新闻在报刊等媒体上不时出现,影响较大、危害甚广。假新闻的成因也相当复杂,但笔者认为:传者没有把好新闻真实关,是目前假新闻得以破关而出的主要原因。假新闻的出笼与传者把关的缺失当我们分析与追寻虚假新闻的生成背景以及经过的时候,可发现:许多假新闻之所以层层闯关而最终得以面世,固然有一定环境、气氛、制度、体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与新闻所反映的事物的多样性、事件的复杂性、时间的紧迫性、受众的多层次性等密切相关;但就已被揭发的众多个案来说,主要原因还在于传者本身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面对金融危机,报刊媒体创收并非都是低谷,相反,也到处充满着商机.就看我们去怎么开发和运营。2009年报刊广告创收有以下9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在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一到冬天就充满童话色彩.北部城市凯米会全新建造一座冰雪堆砌的城堡.包括冰雪酒店、餐厅、教堂。而在冰雪教堂举办婚礼.教堂可安排主礼牧师、驯鹿花车、花卉布置等一系列的婚礼服务.在洁白的圣殿中宣誓,这场景定会让人终生难忘。晚上.新人们将入住冰雪酒店的蜜月套房.还有美食美酒相伴。  相似文献   

11.
陈乾 《航空档案》2004,(3):66-67
二战期间,美国曾派出志愿飞行员来华,协助中国人民打击入侵的日本法西斯。他们就是飞虎队。在飞虎队活动期间,曾秘密指派一位在中国活动的牧师进行情报搜集话动。这位间谍就是伯奇.一位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李艳  王燕侠 《新闻前哨》2009,(12):69-70
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中,传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结束了,受众与媒体之间不可能交流,传者与受者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这种模式使“传”“受”双方明显处于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地位.受众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传者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3.
所晓磊 《青年记者》2007,(20):92-92
一则"牧师和儿子"的故事蛮有意思。一天早晨,牧师的儿子约翰哭嚷着要去迪斯尼乐园。牧师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了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去迪斯尼乐园。"没想到,不到10分钟,小约翰就拼好了。牧师很吃惊,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很简单呀!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块,然后把它翻过来。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10日.方正电子在上海召开了题为“PDF远程传版风暴”的方正畅流传版应用现场会暨传版新产品发布会。现场会在成功实施方正畅流远程传版的用户——上海大嘴传媒杂志社召开。出版业、印刷业多家对畅流产品PDF远程传版有需求的、方正畅流的重要客户和重要合作伙伴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读者杂志社、女友杂志社、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浙江日报社、台州日报社等。  相似文献   

15.
李树娟 《新闻传播》2010,(7):109-109,111
文人论政特指近代文人通过报纸发表言论,议论政事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19世纪.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腐朽的清政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了帝国主义的挟持.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些进步文人在学习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后.对国家前途进行思考,并通过办报、办学堂、办会社等形式宣传变法、革新思想、启迪民智,以期促进民族之强大。王韬、梁启超、张季鸾、储安平等报人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任《大公报》15年主笔的张季鸾更可谓文人论政的典范.虽然“文人论政”渐随历史消逝.但中国文人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救国救民的这一探索、实践.已经构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独特且耐人寻味的一页篇章.也对反思现在新闻界出现的问题有所警示、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彤 《出版视野》2007,(2):10-11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书市第二次预备会上.对本届报刊参展展位进行了划定。根据最新统计。本报刊展位215个,分别较新疆书市和天津书市增长65.4%和43.3%,展位数量达到历届书市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5,(9):1-1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军队系统共有10件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成绩。这10件作品中,有6件是军报的.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2件.使军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获奖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与报社上下近年来精品意识的增强有关。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乘势而上,更坚定地推进精品战略,努力多出精品,以精品赢得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8.
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县城东门棣华桥一个小康之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利用自己的牧师身份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十年内战后期,他最早沟通国共两党最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对话。1936年,他成功地护送美国新闻记者斯诺和马海德医生进入陕北苏区.并冒险收养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08,(3):1
近期.我们在报刊审读工作中.发现有些报刊在政治导向、出版内容和广告宣传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辜璟 《新闻三昧》2005,(5):19-21
近代报刊源于西方,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胫到了19世纪初,报刊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当西方传教士来到古老的中国传教布道时,也带来了反映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器具——近代报刊,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如,第一份中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蜜蜂华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