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之友》2008,(6):12-14
今年3月份以来,陕西、青海两省的各家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杰出青年志愿者熊宁的先进事迹,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典型的推出在宣传报道方式上是一种创新,为丰富和发展典型报道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范例。为了探求宣传报道熊宁事迹的当代意义,提高典型宣传的水平,在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宣传报道熊宁事迹的基础上把熊宁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引向深入。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令传媒杂志社、陕西省传播学会于4月28日联合举办了“熊宁事迹报道与典型宣传”研讨会,来自省内新闻媒体、多家院校约50多位编辑记者和新闻学者参加了座谈会。这里摘要刊登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08,(6):12-14
"熊宁典型报道现象"值得关注 薛耀晗(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主任) 3月以来,陕西、青海两省的都市媒体、主流媒体,运用各种体裁,集中报道了爱心天使熊宁的事迹,使熊宁报道形成了热点、焦点,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沸点,并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和互动报道.  相似文献   

3.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评选于2月17日落下帷幕。为救落水者英勇牺牲的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军官孟祥斌在2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而此前的1月27日,孟祥斌已被高票入选为"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孟祥斌的纵身一跃,不仅感动了金华,而且还感动了浙江,也感动了全中国。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为什么孟祥斌一个人的壮举这次却能感动一座城,甚至感动全中国呢?笔  相似文献   

4.
吴学刚 《新闻窗》2008,(1):83-84
2007年8月底至11月初,贵州省内各主流媒体对水城县捐献人体器官的农民工陈家祥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感人故事传遍黔中大地。由此,在身后实现捐献器官遗愿的陈家祥成为年度都市人物候选人,积极参与此事的“中国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的陈德忠老人也成为感动中国的贵州两名候选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一个英雄的名字——任长霞,在中华大地上被广为传诵。她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动了登封,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任长霞同志的热潮。这种前所未有局面的出现,与新闻界以饱满的热情、宏大的声势和广泛深入的宣传是分不开的。而新闻界对任长霞的宣传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又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底至11月初,贵州省内各主流媒体对水城县捐献人体器官的农民工陈家祥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感人故事传遍黔中大地,由此,在身后实现捐献器官遗愿的陈家祥成为年度都市人物候选人,积极参与此事的“中国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的陈德忠老人也成为“感动中国”的贵州两名候选人之一。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最能够震撼人心、最令人感动的人物及其事迹为主打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感动中国》(2002-2011年度)评选出的数百位典型人物进行多维度框架分析,以总结分析我国主流媒体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军人孟祥斌2007年11月30日在浙江金华救人时英勇牺牲,又一次树立了军人的光辉形象。金华的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同时发力,对英雄典型进行了深入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组成记者团到金华采访孟祥斌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孟祥斌事迹;英雄孟祥斌入选“感动中国”人物。而正是金华本地新闻媒体的及时关注、报道,使金华全城市民情感进发,使英雄孟祥斌舍己救人的事迹迅速传向了全国。  相似文献   

9.
加强重大典型宣传,是地市党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权威、高端、主流媒体的现实要求。今年2月唐山宋志永等13位农民自发自费赴湖南郴州抗击冰雪灾害的英雄事迹,经唐山劳动日报披露后,他们心系灾区、千里驰援的动人事迹感动了唐山,感动了河北,感动了中国,成为大江南北高度关注的热点。回首这一新闻典型报道的过程,笔者认为地市党报虽然在信息资源、影响范围等方面比不上中央、省级媒体,但只要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同样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前年,辽宁本溪出了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即替亡夫还债的武秀君。最先报道武秀君事迹的是本溪日报星期刊的记者戴燕,后来,省级以上的媒体或是转载或是另起炉灶,一时间,武秀君的名字几乎传遍大江南北,她被评为当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后来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大家提起她都不免带有几分敬意。因为在这个诚信缺失的时  相似文献   

11.
提到宋志永和“唐山十三义士”,凡关注新闻的人们都知晓。2008年。来自唐山玉田的普通农民宋志永带领12名乡亲自费到南方抗冰雪,随后又赴四川灾区抗震救援,充分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他们的事迹被媒体纷纷报道后,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时间,“宋志永精神”被广为传颂,宋志永本人也由此赢得一连串的荣誉。但笔者在前不久与宋志永的一次谈话中得知,“名人”的生活为他带来不少烦恼。  相似文献   

12.
加强重大典型宣传,是地市党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权威、高端、主流媒体的现实要求.今年2月唐山宋志永等13位农民自发自费赴湖南郴州抗击冰雪灾害的英雄事迹,经唐山劳动日报披露后,他们心系灾区、千里驰援的动人事迹感动了唐山,感动了河北,感动了中国,成为大江南北高度关 注的热点.回首这一新闻典型报道的过程,笔者认为地市党报虽然在信息资源、影响范围等方面比不上中央、省级媒体,但只要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同样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和江西电视台合办了《井冈先锋》栏目,旨在宣传优秀共产党员,以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人,带动人。五年来,《井冈先锋》宣传了众多优秀共产党员,见证了新时期先进人物报道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岁末,一位英雄的名字感动了金华,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跳江救人英勇献身的解放军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在被评为2007年度"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荣获"2007山东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之后,孟祥斌又当选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祥斌事迹之所以能在全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新闻报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次报道的成功对今后开展典型人物报道又有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15.
亦杰 《今传媒》2005,(5):62-62
我是一个修炼得不太被某人某事感动但尚未麻木的老者,读了《今传媒》杂志今年第二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事迹的报道后,沉思良久,还是被感动了。也许是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缘故,刘畅事迹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他的“底层情怀”。刘畅认为“在中国做记者要有底层情怀”。我在想,他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对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进行了大规模,立体式的宣传,他的事迹,正感动着你我,感动着中国,而洪战辉,也正成为继农民兄弟的贴心人——周福坤,全国十佳公务员赵小林,人民的好司法——李登福和十年独自偿还30多万元村欠债务的原村支书宋先钦之后,第五位从怀化走向全国的典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史梁 《新闻知识》2004,(8):10-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宣传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传统。从解放前的董存瑞、黄继光到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陈景润、蒋筑英、张海迪、徐洪刚……这些各行各业典型的事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8.
史梁 《新闻导刊》2004,(5):27-2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宣传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传统。从解放前的董存瑞、黄继光到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陈景润、蒋筑英、张海迪、徐洪刚……这些各行各业典型的事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也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而是这些人被自己感动了。因为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爱心,心存责任。贫穷绝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就自己做,为何无缘无故地接受别人的慷慨?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缺精神。我认为苦难不是好事儿,别人真正欣赏的不是你的苦难,而是你的奋斗。感动不要泛滥,行动才能改善。——洪战辉洪战辉事迹首先打动了我们,这是一种宽厚博大的仁爱精神、真情至爱的负责精神、愈挫愈奋的拼搏精神、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它看似平凡而又伟大。面对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夜情、超女、大长今……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11日上午,一个自称为“南湖居士”的人在网上发了一道《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一篇普通、熟悉、并不新鲜的文章却有257000次的点击率。这篇帖子里的主人公就是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1999级的学生,山东聊城人。他在从事家教时偶然读到一篇《当阳光洒进山洞里……》的文章,促使他2002年暑假来到至今不通水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非常贫困的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一个叫狗吊岩的岩洞小学支教……徐本禹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的举动,感动了别人感动了中国甚至感动了世界。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与“感动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为仁行善并不一定是富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行善方式或有不同,行善能力或有大小,然而善举背后那颗贮满“爱”的心一样伟大。徐本禹还给当代中国青年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拥有爱心的人,缺少的恰恰是催化爱心的催化剂。徐本禹的事迹借助“感动中国”被放大,起到的正是爱心催化荆的作用。爱具有传染性,爱可以“感动”人,爱本身也可以被“感动”。徐本禹“感动中国”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期待更多的爱被“感动”。为此.本刊特约请徐本禹支教所在地的贵州毕节日报社和其家乡的山东聊城日报社撰文,讲述他们对新闻人物的宣传以及他们与主人公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