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立波报告文学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很强的艺术实践意义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法,并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在现代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贵族化倾向,是现代文学思潮演进中的重要问题。所谓文学的贵族化倾向,也就是文学的审美化倾向。“纯正”性、“人性”、创造性和纠偏性是其基本原则。贵族化是提升文学的审美价值、进行艺术探索的强大动力。非主潮地位、自身理论的偏颇以及过多的政治化色彩,是其受冷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色彩语言的审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诚 《语文知识》2002,(10):37-4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正如绘画用色彩与线条来塑造形象,五彩缤纷的文学形象也需要用色彩语言来描绘。色彩语言不仅能摹物状色使艺术形象更具体、生动,而且在审美情感与意义象征上颇具艺术表现力。 色彩语言寓丰富于简约,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就像跳动的音符谱写出大千世界变幻无穷的色彩乐章。比如汉语中的“白”字,甲骨文中的意思是太阳的光线为白。但是以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金元易代之际的陈赓、陈庾是诗坛较活跃的作家,具有地域性色彩的“河汾诸老”文学群体中的重要成员。研究其生平和创作对揭示当时中国北方文学概貌和特质有一定意义。文章考述他们的家世、仕履、行踪、交游,评析其诗作的艺术成就,旨在从微观的角度反映这一历史时代的文学。  相似文献   

5.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艺术的语言是由文字、声音、动作、线条和色彩等构成的,在文学、美术这些不同艺术之间,艺术的语言是相通的.同样,《背影》中的文字语言和色彩语言也是一样的,具有相通性,也就是文章中的色彩语言同样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色彩也是语言.文章虽然没有生硬地用“关心、爱护”之类的字眼去为父爱造势,却在不经意间,父爱已通过色彩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汪小玲 《天中学刊》2001,16(6):98-99
以美为特征的艺术,都力求表现艺术形象的色彩。图画是最能表现色彩的艺术,但它的形象是静止的、凝固的、缺乏动感的。音乐在表现形象的动感方面要优越得多。不过它要借助于审美通感和艺术联想,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幻化出来。而文学是语言艺术,由于语言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有着比音乐明晰、丰富得多的表现力,因而借助于审美想象,同样可以有形象的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会更清晰、更具体。本文着重谈一谈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色彩美问题。 一 不同的文学作品,色彩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抒情性的作品中,色彩主要是为创造意境服务的。…  相似文献   

7.
早期创造社虽然强调艺术的自主性,反对功利主义的创作动机,但其文学观念只是沾染了一层唯美主义色彩,其文学功用观在本质上同样是注重社会功利性的。因此,创造社后来走向革命文学并非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是有着内在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客观世界存在着丰富的色彩。文学不能不表现对象的色彩美。当然文学不同于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语言对事物进行虚摹,诉诸读者的想象来实现对世界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周易》是我国文学光辉灿烂的第一页,它在艺术手法和文学理论上都有许多开创,本文从表现手法、诗歌色彩、语言词汇及寓言故事等方面论述《周易》的文学特色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关系,知青文学也是如此。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表现了知青下乡、支边的痛苦生活,作品中的自然被涂挂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们都成了人化自然,作了知青的代言人,成了知青情感的载体,是知青苦难青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动画是影视的一个分支,文学和影视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动画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与文学存在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由文学、音乐、美术等诸多因素组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中文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剧本往往是动画创作的基础,编剧的文学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动画剧本的水平。本文以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为例对电影所表现出的艺术及色彩意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90年代初期,俄罗斯文坛论争比较尖锐。社会转型分化了纯文学的队伍,造成了一段时间里文学创作的滑坡;大众文学对纯文学的冲击及其影响也日益清晰地显示。中期以后,文坛开始趋于平静。处于转型期的新俄罗斯文学呈现出与此前的整个20世纪文学不同的风景,许多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令人心悸的追问、探求和思考引起读者关注,文学的艺术魁力犹存。  相似文献   

13.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神秘的象征、真实的怪诞、主观的色彩、冷峻的笔高速是其小说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艺术上的创新,使卡夫卡的小说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清小说同其他文学一样具有强烈的民族、时代、艺术色彩。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存在,反映了明清两代的社会百态,表达了当时的社会愿望,也传播了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这些精神也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15.
柳永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带有浓郁市民文学色彩的柳词,无论是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词体文学之所以能够突破唐五代文人歌台舞榭、樽前花下的绮靡词风,逐渐取得文坛的正统地位,成为宋代文学标志,与唐诗并称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双璧,是与柳永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影视艺术的发展,使文学与新的大众传媒结合,使文学的阅读由高雅趋于平常,成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审美意象的营造表现出省略营造的想象空间以及通过时空变异增强抒情色彩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不少读者和语文老师以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秾丽的文学色彩铸就了它的文学地位,这是一个不小的误解。其实,《荷塘月色》是以口语为基调的,用口语白描来调和文学色彩,营造诗的氛围和境界,从而使这篇散文浓而不腻,艳而不妖,朴而不俗,素而不淡,这是以前很少注意到的。词藻华丽,艺术手法多样是一种美,口语白描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淡远的美。朱自清深得中国艺术的浓与淡、朴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绘画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是通过色彩、明暗、线条、体块等,在平面上塑造出艺术形象,它的直观性和可视性,是区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人们容易看得懂和接受。而文学则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观和思维过程。因此,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  相似文献   

19.
黄世仲的文艺思想,是作者在革命实践和创作实践的激发下产生的。具有显著的革命性和创意。黄世仲力倡小说具有转移社会风气的功能,他的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和国家民族观念;他还特别注意外国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用比较的方法,阐明翻译外国作品的必要性;他对中国历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作出全新的肯定和赞扬,并以继承优秀文学传统为己任;他对文学的艺术精神的探讨,也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女作家施叔青的小说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其思想主旨和叙事艺术方面。其小说主题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在视角和价值趋向上多有重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