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杂志是以广大青年为对象的综合性期刊。它从1946年5月1日创刊,到1949年8月15日终刊,共出版十二卷六十八期,累计四百七十万字,发行近百万册,并编辑出版了十种青年知识丛书,由东北书店在各地发行。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其前身是《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35年更名为《气象杂志》,1941年启用现名.为了了解《气象学报》引文的状况及该刊物的学术水平,并寻求我国气象科学引文的一些规律性结论,本文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对《气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1993-1997年的5卷25期(95增刊一期)的引文数量、文种、类型、年代、学科分布及期刊引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定性的概念和定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刘国钧教授在《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文中说:“1904年(光绪二十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了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但没有人注意。”周文骏教授编著的《图书馆工作概要》也沿袭此说;“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首先介绍。”为了证实此说的准确性,我想翻检《教育杂志》。由于馆藏匮乏,于是托友人在一高校图书馆代查。结果是:月刊《教育杂志》1909年2月创刊;孙毓修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最早见于1卷11期(1909年10月)。经此核对,1904年  相似文献   

4.
朱诚 《编辑学报》1993,5(3):164-165
目前,印有刊名页的科技期刊不多;有的编辑认为它的用处不大,有的则不知该印什么内容。下面对其功用、内容和编排格式作一简要介绍。1 刊名页的功用 国际标准ISO 8《Documentation——Pres-entation of periodicals(文献工作——期刊的编排格式)》以及刚刚修订的GB/T 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均规定科技期刊每卷应尽可能有刊名页。GB/T 3179指出:“刊名页是期刊装订合订本置于卷首所必需”。对于按卷(或年)期系统编号的期刊,特别是全卷编排连续页码的期刊,在装订合订本时,一般将各期封皮、目次表,以及插有广告或不属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报》1993年第5卷第4期222页刊出的“加强科技期刊管理 提高科技期刊利用率”一文有两处不妥,愿与庄育先和王爱和两同志商榷。 1、“一般期刊还有‘全国统一刊号’(CN),它与邮发代号不同的是,代表省份的数字,单数为报,双数为刊。”此句中的“它”是指邮发代号还是指CN号?按语法的习惯应指CN号。但CN号中代表省份的数字不分报纸和期刊,如11代表北京市,“新闻出版报”的国内统一刊号是CN11—0079,“软件学报”的国内统一刊号是CN11—2560。区分报纸与期刊应是这两组号码中的后四位数。详见《编辑学报》1991年第3卷增刊81页“3.2国内统一刊号”。  相似文献   

6.
来信征答     
宋苏里同志: 你来信询问“孙毓修在什么时间将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介绍到中国”的问题。我们查阅了《教育杂志》,认为1910年说比较可靠。因为孙毓修著《图书馆》一文是连载文章,从宣统元年(1909年)连载至宣统二年(1910年)。关于“杜威分类法”一段,是刊在宣统二年第十期第五十六页。1909年说,可能是从《图书馆》一文从宣统元年开始刊载的日期计算。至于刘国钧教授的1904年(光绪三十年)说,按照现有资料,当时《教育杂志》尚未创刊。  相似文献   

7.
王启星 《传媒》1999,(4):18-19
被誉为“中华第一刊”的时政杂志《半月谈》,自1980年创刊以来,以其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鲜明风格和特点,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发行量一直在期刊中名列前茅。它的成功经验,对改革开放中的党报党刊不无启示。 一、创刊初期:自觉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小杂志产生大影响 《半月谈》的前身是创刊于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科技编辑研究》2003,15(1):32-32
1.境外传教士所办第一份中文期刊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连共同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察世俗”可能是英文“Chinese”的译音,“每月”即日刊,“统记传”即杂志的意思;该刊每期五至七页,约2000字,  相似文献   

9.
嗟乎,十年寿     
《出版广角》十年了。1995年创刊的《出版广角》到今年已历十个年头,到今年4月已出足百期(1995年—1998年为双月刊,1999年后改为月刊)。十年不长,百期不多,但在我国出版专业期刊的发展中,这十年恰是大浪淘沙,风流争竞的十年,值得一寿。“寿”什么?不外乎歌功颂德。在人家生日之际,好话总比坏话中听。但一味的吹捧,又违了科学的精神。“寿”的意义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甚至主要不在于《出版广角》,而在于整个出版产业——在于出版产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品味《青年视觉》及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如《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柳堤所言,《青年视觉》“带着厚达400页的全彩画面登场,着实让期刊业界吃了一惊。”这吃惊不仅仅在于400页全彩与30元定价的反差,也不仅仅在于400页刷新的期刊记录。中外期刊历史的有心人不难记起:1934年由北平立达书局出版的《文学季刊》,郑振铎、巴金等人编辑,16开,每期300多页,被人誉为我国大型文学期刊之最。1958年2月在日本创刊的《家庭画报》以“够大、够美、够好看”为编辑原则,“重厚长大”的特征鲜明突出。该杂志B4规格,长31cm,宽25cm,厚达400余页,重达1400多克,而当时日本杂志大多在120—350克之间。《青年视觉》对外宣称“国内页码最多的时尚生活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日本期刊市场创刊多种以女性旅游为主题的女性杂志。日本旅游和女性杂志不乏其例,但经过编辑们的精心策划的女性旅游限定版杂志的面世,使得低迷不景的日本杂志市场涌现了一股生机。 今年3月,日本妇人画报社创刊一种面向30岁以上中青年女性旅游杂志《cecsa》。6月,《cecsa》第二期刊出巴厘岛等奇特海外旅游观光地内容的特集。丸山博久总编认为:“在追逐时尚之风的年代,日本女性渴求一种不落俗套的高品质的旅游,女性旅游杂志必须推陈出新,追求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1.请您介绍一下《新闻爱好者》1986年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答:《新闻爱好者》杂志创刊于1986年1月。之前,即1985年就开始筹备了;李汉岑等同志具体操作了创刊工作。我虽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创刊随想”,但1985年底到编辑部工作时就只能编辑第四期的稿件了。到2005年底,正好是《新闻爱好者》创刊20周年。因此,我非常感谢龙源期刊网对我的采访;非常怀念草创时期的老同志、历任老主编,以及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诸多同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闻爱好者》连续十几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连续三届(每届四年)被评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概况与沿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是中国历史上刊期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04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5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  相似文献   

14.
王小环 《编辑之友》2011,(9):105-108
《文艺复兴》是20世纪40十年代后期上海最重要的大型文艺期刊,创办于1946年1月,终止于1949年8月的《中国文学研究号》,由郑振铎和李健吾主编,共出版4卷23期。《文艺复兴》的巨大影响力,首先来自于它连载的钱钟书的《围城》、巴  相似文献   

15.
所谓“杂志性图书”。能不能算是“一种新的出版物形式”,窃有所疑。因为,我觉得它与三四十年代称之为“丛刊”的,似乎并无多少不同。 三四十年代称为“丛刊”的,就是这种内容与杂志无异,而刊期或固定或不固定、不分卷而连续编号(多称“辑”)或不连续编号的出版物。例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月刊,1940年在上海出版的第五卷,就是以丛刊形式出版的,只出了两期,第一辑名《水火之间》,第二辑名《论鲁迅》。第六卷移重庆出版后,才又恢复《文艺阵地》刊名  相似文献   

16.
(一)商务印书馆所办之《东方杂志》,是中国历史上刊期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其读者对象主要是中上层知识分子、政府官员、海外侨胞。1925年7月中旬,由编辑胡愈之主持,出版了一期难得的“号外”《五卅事件临时增刊》(以下简称《增刊》),除低价零售外,随《东方杂志》22卷12号向订户免费附送。《增刊》16开本,除广告不计,共193页,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4篇文章,有商务编译所长王云五的《五卅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08,(11)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家建材局成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大型技术期刊。本刊为大16开本,64页,每期10余万字,全年12期。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命我主编《特别关注》杂志。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当年10月出版创刊号,2005年5月,《特别关注》杂志的期发量突破100万份。这是新世纪创刊的第一份期发量过百万的杂志,也是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的杂志,业内人士称《特别关注》是“期刊黑马”,并提出一个很时尚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前我国中文期刊的空间分布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是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月刊,时间在1833年,到1838年停刊,1838年广州又出版过一份《各国消息》,月刊,也是传教士办的,不久即停.鸦片战争以后,宁波被辟为五个通商口埠之一,1854年,传教士在此创办了《中外新闻》,最初为半月刊,以后改为月刊.三年以后,即1857年,上海出现了月刊《六合丛谈》,这是近代上海最早的中文期刊.从此时开始,期刊就在上海落户生根,虽然发展相当缓慢,但持续绵延,直到三十多年以后,在维新运动时期突然蓬勃发展.据1898年12月22日出版的《广学会年报》(第十一次),到了1895年春,上海有中文期刊五种.这份年报是这样说的:“至于杂志期刊,我们在1895年2月找到的只有八份,而且都与传教工作有关.其中五份是在上海出版的,其他三份是在北京、南京和福州出版的.”(《出版史料》1992年第1期第57页)根据这一资料,笔者把它编成表1如下:当时全国的中文期刊只有八种,真是少得可怜,“而且都与传教工作有关”,即全部是  相似文献   

20.
张辉冠 《传媒》2000,(7):14-16
江苏《警方》杂志曾获得“江苏省双十佳期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公安部为杂志记集体一等功,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其“文明单位”称号。这是一份在金色盾丛中折射着品牌之光的荣誉清单,也是一个凝聚着探索和创新智慧的奋进历程。笔者缘此走近警方、走进《警方》。 面对挑战的品牌意识 1996年,创刊仅两年多的《警方》杂志因其质量、特色、品位而在中国期刊界脱颖成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