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上学之前爸爸给我最大的一笔钱是压岁钱,10块,最少的记不清了,大概够买一包"五香瓜子",打消我的谗虫,那时候他的工资三四十块钱。1990年之前,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由妈妈代管,自从上了中学,那些钱都归我自己了。住在学校伙食自理,每周爸爸给我20块钱,其实那些钱根本花不完的。初中三年我居然攒了200多块,给家里买了2只小羊。1994年上高中后,在县城住校,父亲给我的钱也在逐渐增加。每年近2000元的学杂费,每月还给我200元生活费。那时候他的工资是280元。  相似文献   

2.
妹妹的礼物     
自从母亲离开我们后,妹妹便在我的生活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按季替我购置衣物,每周一个问候电话,每月一次邮寄生活费,食品……  相似文献   

3.
亲戚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每月家里只给200元生活费,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  相似文献   

4.
寸心与寸金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改造了一片旧城区,其中号称寸土寸金的大型十字路口的两块地皮卖出了"天价",买主分别是两家实力派开发商黄先生和李先生.  相似文献   

5.
今天去市场买大米,哈尔滨的1块8,黑龙江的1块7。我问卖米的胖大姐:"这哈尔滨的跟黑龙江的有啥区别呀?"胖大姐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说:"哈  相似文献   

6.
黄媛  朝冈 《职业圈》2004,(8):26
高中毕业后,我在东莞石龙镇找到一份文员工作.一个星期天,我来到附近的商业广场,看到广场搭着一个台子,四边围满了人.我凑上前去围观,发现是一家化妆品公司正在搞促销活动.一位台上的主持人问,"你们谁知道××化妆品的产地吗?谁最先回答出来奖价值50元钱的礼品一件!"我听了,猛地一想,自己不是买过这种化妆品吗?我一边喊:"我知道,我知道."一边回忆那化妆品的场地.那一次,我没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一份价值50元钱的礼品.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叮嘱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昨晚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今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轻微的冷风袭来,  相似文献   

8.
孰爱     
1949年7月,一件事弄得我忘不掉,事不大,却挺挠心. 13岁的我参军不到三个月,那时解放战争刚刚开始,被分到修建解放济南革命烈士塔的一个半军半政的单位.其中一部分人是设计师、工程师,全是解放以后留用的,他们拿的工资挺多,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另一部分是来自解放区,从司令员到炊事员都是供给制,一个月两块三毛钱.这个建塔委员会的第一把手叫万春浦,是司令员,我给他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9.
生日     
我把刚买的蛋糕放在餐桌上,进卧室与妻商量红包的事.正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三岁的儿子拿着一块蛋糕往嘴里塞着,搞得脸上手上都是奶油.我一看急了,一巴掌打掉儿子手中的蛋糕,吓得儿子哇哇大哭,母亲见我发脾气,站在一旁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是我给他切的,我以为……"我没好气地说:"你以为,你以为,你老糊涂了是不是?这是给张书记儿子过生日的,要一百多块呀!"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我在四川当过一个月的英语老师.那段时间,几乎每晚都有老师开着校车带我去一家距离学校50米的餐馆吃饭.当我提出要步行的时候,他们说:"那怎么行,你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当我询问能否借辆自行车四处转转,他们的表情无比惊讶.  相似文献   

11.
桂河 《文化博览》2006,(6):30-31
女儿去年硕士毕业。领到第一笔薪水当日,她兴奋地给我打电话:"终于挣钱了,可以把大学花的都还给你们。"第二天,我如约收到她汇来的钱,说是薪水的一半,以后不定期偿还。本无意收她的钱,妻子说就当我们是银行,帮她存着。这是月初的事。中旬接到女儿电话:"老爸,突发情况太多,再预支一点吧。"我和妻子笑着把钱退回去,想起她大学四年里诸多"花钱无度"的突发情况。大一:总也找不到花钱平衡点女儿入学前,我们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她生活费的数额和发  相似文献   

12.
小煜 《职业圈》2004,(6):42
1994年去桂林,刚下火车,就被当地的朋友请去吃米粉.当进入一家名叫"龙胜米粉"的小店,我才知道它不过跟北方的面条一样,吃法也跟那混汤面条差不多,价格也才2块钱!朋友帮我叫的牛腩粉热腾腾地一端上来,我一看,呵,那汤汁醇厚红亮,几块卤水上面铺了一层酸豆角,加上酥脆的黄豆,还撒着点葱花、香菜,真是香气四溢,鲜美可人.我立马挑起一筷子,咦!粉爽滑微韧、辣烫鲜香,真没想到这么好吃!从那顿起,我就惦记上桂林米粉了,寻思着什么时候我们长春也能开一家这样的店,我肯定天天吃!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高考中榜很不容易,在我的故乡一个城市里的学校里有50多个学生的班上能考上10个就很不简单了.对一个偏僻的村庄而言,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好了.  相似文献   

14.
丁云川 《文化交流》2008,(12):80-82
2007年11月23日,净慈寺举行舍利殿动工仪式,24日上午我来到舍利殿工程现场,净慈寺后山的草莽已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一块硕大的山石凌  相似文献   

15.
著名书画大师黄永玉欲求佳笔,在给长沙朋友的信中,大谈他的毛笔情结:   "……请代为打听长沙桂禹声毛笔店情况,因70多年前家父常至该店购毛笔以习字之用.1950年我返湘经长沙又至桂禹声老店购笔若干.50余年浪游四方,至今手边尚余一支当年所购桂禹声长锋屏笔,并刻有永玉画笔的老秃笔,它与我历经沧桑,至今还一齐工作,思之默然.……  相似文献   

16.
何正义 《职业圈》2014,(33):122-122
199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曾经名为“石屏县国营采伐林场”更名为现在的“云南省石屏县采伐林场”。林场现有职工132人,离退休职工112人,六十年代精简职工落实政策享受生活费33人,享受遗属生活补助金的19人。本文就发展中的云南省石屏县采伐林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来说,1999年不仅仅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它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成立50周年。作为个人,我所能做的总结只涉及我自己。在此,我只简单地作一些回忆。来中国作了一次旅游后,我决定接受来华工作的建议。当时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希望。接着是邮寄必要的材料,接受水平测试(处理一篇  相似文献   

18.
红薯情结     
7月上旬,在一家超市的货架上,我居然看到了新鲜的红薯,红薯的收获期在10月份左右,7月份上市的红薯当为早熟了,为了早吃为快,尽管是1.6元1公斤的不菲价格,我还是买了2块,尝个鲜吧。 如果说我像城里人那样,喜欢吃红薯,那就错了。但也不能说不喜欢——讲起来,这个感情还挺复杂。  相似文献   

19.
基于COLSEC的词块研究及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华  刘洪峰 《职业圈》2007,(22):140-141
COLSEC(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收录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的语料,这些语料从某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部分学习者口语的特征和水平.文章利用该语料库中词块语料,分析了学习者在词块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对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其实,人与人就那么回事。有一个朋友,特别潦倒时向我借了200块钱。那是10年前,200块算是一笔债。他始终还不起这笔债。他离开那座城市,去外地闯荡。很多年后,他仍是还不起这笔债。他也不好意思和我联系,我也没主动讨过债。但这笔债,始终在他心里。终于有一天,他可以请我吃饭了。他向一桌人说起了那笔钱,他没觉得丢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