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他们是小学生记者团,他们爱阅读、爱写作,却也有着种种的困扰、疑惑和苦恼;他们是创作生命常青的知名作家,他们的那些经典作品照耀着心灵,用想象力和爱温暖着今天。当一群小学生记者与自己所喜爱、崇敬的大作家们面对面,谈论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他们和他们,会生发出怎样的精彩?全新面貌的“走近名家”,将通过作家和孩子们的畅谈,将生命当中的趣味、感悟和智慧,悄然传递给当下的小学生们。走进作品深处,寻找那打动人心的力量,“大阅读”的美好境界,就在他们之间脉脉流动。  相似文献   

2.
将真正的法国作家的名字排列下来一看,却是长长的一串亡命之徒或是犯上作乱的罪犯.追根寻源,乃知:作家,首先必须是个最具敏感性的思想家,对于是愚民政策的僵硬思维,它总带有先天的挑战性、叛逆性、颠覆性!于是就成了"危险思想的载体",将自己放置到权势者的屠刀之下.受苦受难,为真理牺牲,是他们的天职.这种折骨为炊,燃心为炬的作家,才是时代良知的体现者,他们永远是高举圣火的普罗米修斯!良知唤醒民心,民心不可抗拒,法兰西文学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层,因而称雄世界.  相似文献   

3.
《边城》是一部唯美主义的经典作品,读者都希望《边城》以大团圆收笔,但读到最后却看到了一个哀伤悲痛的结局。沈从文先生以满腔热情写下这篇作品,而它后面隐伏着的是作家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在作家描绘的"湘西人性美"的后面,也蕴藏着作家对于人生、生命和民族的空间及时间的深深思索,表达了作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道德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傣族作家文学在傣族文学史上是处在边缘化上的,近代以来直到解放前,傣族出现由文献记载的作家及作品却是寥寥无几,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涌现了一批作家和文学刊物及文学团体,这些作家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且视野也比较宽广,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及清新鲜明的民族风格,为傣族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对傣族近现代作家文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呈现傣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茜 《阅读》2024,(26):38-41
<正>你身边有没有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淘气包?他们天天变着花样地捣蛋,让爸爸妈妈头疼不已;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保证会好好做作业,却仍然考试不及格……在俄罗斯作家诺索夫的笔下,也有这么一个淘气包,他叫韦嘉·马列耶夫,四年级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色的贵州西部山地,不仅养育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同胞,同时也养育了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作家们,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这种充满独特魅力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之下,作家笔下的世界自然就展现出神奇的生活画面,为人们掀开了生活在大山深处的高原山民神秘的一角。在这一群跋涉者中,金永福数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以他的生命,以他的悟性感知着这个世界,描绘着这个世界,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半边户》、《挂职》;两部中篇小说集——《汉子》、《匪女恩仇》;一部短篇小说集——《喜鹊》及一系列报告文学。他的这些作品虽然说称不上史诗性的画卷,却于无  相似文献   

7.
《阅读》2024,(Z2):4-11
他们是小学生记者团,他们爱阅读、爱写作,却也有着种种的困扰、疑惑和苦恼;他们是创作生命常青的知名作家,他们的那些经典作品照耀着心灵,用想象力和爱温暖着今天。当一群小学生记者与自己所喜爱、崇敬的大作家们面对面,谈论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成长的那些事,他们和他们,会生发出怎样的精彩?走进特别的“走近名家”,在这里倾听大作家和孩子们的畅谈,感受他们如何将生命当中的趣味、感悟和智慧悄然传递给当下的小学生们。走进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处,寻找那打动人心的力量。“大阅读”的美好境界,就在他们之间脉脉流动。  相似文献   

8.
《阅读》2024,(Z1):4-11
一边是欢快跳脱的小学生,小小的脑瓜里装满许许多多的问号;另一边是创作生命常青的知名作家,他们的那些经典作品照耀着心灵,用想象力和爱温暖着今天。当一群小学生连线自己所喜爱、崇敬的大作家们,当面向他们请教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成长的那些事,他们和他们,会生发出怎样的精彩?走进特别的“走近名家”,倾听作家和孩子们的畅谈吧。他们温暖的话语,将生命当中的趣味、感悟和智慧悄然传递,启发我们去想象、去认知、去思考……  相似文献   

9.
《阅读》2023,(Z1):4-11
他们是欢快跳脱的小学生,小小的脑瓜里装满许许多多的问号;他们是创作生命常青的知名作家,他们的那些经典作品照耀着心灵,用想象力和爱温暖着今天。当一群小学生连线自己所喜爱、崇敬的大作家们,当面向他们请教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成长的那些事,他们和他们,会生发出怎样的精彩?全新面貌的“走近名家”,将通过作家和孩子们的畅谈,将生命当中的趣味、感悟和智慧,悄然传递给当下的小学生们,启发孩子们去想象、去认知、去思考。“大阅读”的美好境界,就在他们之间脉脉流动。  相似文献   

10.
女性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作家笔下多是以被侮辱,被贬斥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但生活在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却以饱蘸真诚的笔触抒写了一群不同凡响的女性,他们为古代女性文学画廊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1.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当今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犹太小说家之一,被称为20世纪真正的犹太作家、犹太味最浓的作家。其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描写社会底层犹太人物的苦难,以及赞颂他们伟大的精神。"受难"这一创作主题几乎贯穿所有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首开了咏史怀古词的先河,影响着后世咏史怀古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老舍与舒乙是一家人,都是作家,都是北京人,他们的作品都有“京味儿”;但由于他们生活的社会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他们的“京味儿”在取材、在对北京文化的揭示、在北京口语的运用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本文着重论述这些异同。  相似文献   

14.
莫言与阎连科是两个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家,他们对于饥饿的书写、想象虽然风格迥异,却都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莫言将饥饿还原为生理冲动,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呼唤对人的尊重;阎连科则把人置于极限处境中,通过人对饥饿的抗争,显示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相似文献   

15.
典型和典型人物的创造问题,是叙事性文艺作品创作的中心问题。一部小说、一出戏剧能否感功读者,对读者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关键在于作家是否创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走进古今中外的艺术画廊中,有多少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啊!作家在这些艺术人物身上,既概括了一定时代阶级的社会的普遍共性,又有着突出鲜明的个性,是一个个骨架端正、血肉饱满的整体,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试就中外文学史上公认的几个人物典型,结台文艺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不同看法,谈谈典型和典型人物的创造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与莫言在很多人眼里是两个极富个性又缺乏可比性的作家,但我们发现在他们倾心建造的"湘西世界"与"高密东北乡"的小说王国里却存在着本质的相同点,即对于人性自然、生命自由、生存需求的描摹与凸现,尤其对朴野雄强的生命力的推崇与张扬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并由此引发了"阉寺病"与"种的退化"的感叹与忧虑.当然,作为不同的作家,沈从文特有的抒情恬淡、温婉唯美与莫言特有的铺排感觉、张扬狂欢,各具风度,各有千秋,在文学史上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相似文献   

17.
萧红回忆故乡所写的《呼兰河传》,却不仅仅是回忆,作家用儿童纯真与成人理性相糅的视角,去关照自己已逝的童年家园,用纯真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来窥探百味人生;同时,也在淡淡的叙述中隐含着作家深切的悲哀和苍凉的况味,充溢着一种成熟生命对人间冷暖的关爱,以及透过这种关爱所显现的对人类生命轨迹的把握,从而走向一种超越的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18.
收在《且介亭杂文》中的《阿金》是一篇元小说。元小说理论虽然是西方文论家根据他们的那些具有先锋意识的小说家的创作实践所作的总结,但却恰到好处地可以用来说明《阿金》的特色,而且鲁迅的这一创作实践大大早于西方元小说作家,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  相似文献   

19.
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由来已久,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犹太裔作家.他们以写实的笔法记述了犹太移民的生活际遇、文化人格,特别是作为美国亚文化体系的犹太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塑造了各种各样极具"犹太性"和"异化感"的文学典型.  相似文献   

20.
北漂作家作为特殊的一个文化群体,他们以其独特的个人阅历和视角,用文学的形式诠释着生活,成为北京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促进因素。如果能从首都的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多给予北漂作家以关怀,北漂作家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就可以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