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我现在最困惑的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对科学的积极性和冲动少了一些,想象力少了一些。"面对记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说出了这个心中盘桓已久的困惑。潘建伟,中国量子信息研究领域著名学者,41岁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他的研究成果曾5次入选欧洲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潘建伟说。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微观世界的理论"充满悖论"。"比方说日常生活中有只猫,它要么处于活的状态,要么处于死的状态。但在微观量子世界里,这只猫会同时处于生和死两个状态的叠加。"潘建伟说,自己试图在论文中找个例证,来否认这个理论。当时,中国的量子物理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都远远落后于  相似文献   

3.
今日知道     
《今日中学生》2016,(Z3):4-5
"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2015物理学十大突破2015年12月11日,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入选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位列榜首。"量子隐形传态"可比作是"星际穿越",1997年,这一科学幻想变成现实,借助神奇的"量子  相似文献   

4.
《世界教育信息》2014,(2):78-79
正据《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6日报道,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Physics)2013年12月30日公布了2013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一项重大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张强、马雄峰和陈腾云等"利用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解决量子黑客隐患"的研究成果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5.
国际     
正潘建伟获2020年度蔡司研究奖近日,德国蔡司公司正式公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2020年度蔡司研究奖,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领域,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方面的杰出贡献。蔡司公司称,潘建伟作为国际量子信息技术研究的引领者之一,在量子通信方面的先驱性研究使得安全实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国科学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名列榜首。这是表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在2015年2月2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图1)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这是  相似文献   

8.
国际     
<正>中科大成果登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之首2015年12月11日,欧洲物理学会在新闻网站"物理世界"上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名列榜首。2015年年初,《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科大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这一研究成果。这项工作打破  相似文献   

9.
正4两项量子信息成果同时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7年12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选的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潘建伟团队两项成果"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和"量子通信'从理想王国走到现实王国'"同时入选。此外,中国科大参与完成的"'悟空'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成果也入选。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正潘建伟入选《自然》2017十大科学人物2017年12月19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凭借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入选。依托中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2017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潘建伟说。 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甲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徽观世界的理论“充满悖论”。“比方说日常生活中有只猫,它要么处于活的状态,要么处于死的状态。但在微观量子世界里,这只猫会同时处于生和死两个状态的叠加。”潘建伟说,自己试图在论文中找个例证,来否认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和维也纳大学的Anton Zeilinger教授领导的两个研究组,目前正在开展合作创建第一条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跨洲际量子通信网络。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两国的科学家将在全球建立起量子互联网的第一条连接。中国在十年时间内已在量子科学研究领域逐渐崛起,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欧美之前,于2016年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量子科学实验的卫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中的群文阅读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辨思维能力的考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关于潘建伟量子通讯的新闻"《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020年山东、海南新高考模拟试题"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对科幻文学是不是文学的论证有哪些特点"等题目,都是对审辨思维能力的直接考查。  相似文献   

14.
提起潘建伟,在国内的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可谓是无人不晓的人物: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2岁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年多以来,连续的“世界级”科学“巨响”在中国大地上引发: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人源v一分泌酶复合物精细三维结构解析、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解忻……与之相联系的是一批海归科学家的名字:薛其坤、潘建伟、施一公、颜宁……“如果说当年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证明,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那么我们现在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潘建伟说。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7年9月9日,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3位科学家分别摘取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各自获得100万美元奖金。据介绍,施一公因其"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奖。潘建伟凭借其"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13,(4):10-11
潘建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讲道: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感受到科技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据统计,清代我国的国民总产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以上,但由于长期科技落后等诸多原因,使得中国遭受西方列强近百年的侵略,社会经济也一再衰落,  相似文献   

18.
<正>1麻志浩教授和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合作在量子信息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麻志浩教授和中科大潘建伟院士课题组张强教授、范靖云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费少明教授合作,在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2019年3月8日该结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翻开任意一本量子力学教材,都能看到测不准关系的介绍。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一位年轻的"老"专家引起了记者的特别关注。说"年轻",是因为他年龄不到47岁;说"老",是因为他在肝胆胰外科和微创外科等领域的确"老道",被誉为我国甚至国际上的"塔尖"人物。他的"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脾外科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得该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完成人。事实上,他之前已获得过国家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我校继上半年三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后,又有三项课题喜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其中地区基金项目两项,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共获批立项经费120万元。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尹辑文教授主持的课题《量子点中电子自旋量子比特的声子效应研究》获批地区基金项目,获批立项经费48万元,这足尹辑文教授第二次获得该基金立项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