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导师制,是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教师身上,导师将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与迫切需要关心指导的学生建立一定的联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德育导师制”是“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的简称。具体说,它是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炼、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全员德育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学生成长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改变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2009年,在学习借鉴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我校总结了以往优秀的德育方法,全员德育导师制被提出并正式启动。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逐渐将导师制定位为一种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组,在品德、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对于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来讲,渗透德育文化教育以及优化班级教学管理,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为此,身为教育局的工作者应当引导众教师优化班级管理,以自身高尚的品行来为学生渗透德育理念,提升管理效果。下面,笔者将自"城镇和农村小学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引领众教师落实教自己的身份与职责,提升教师德育素养""积极开展班级德育游戏或活动,帮学生树立爱班爱校意识"三方面入手,对如何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优化班级管理方式进行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员德育导师制将指导学生成长的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老师身上,旨在形成"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不啻为弥合"教"与"育"分离裂痕的一剂良方。策划者说"教"与"育"本应相辅相成,但在实践中,学校教师逐渐被分为教书者与育人者,"教"与"育"的分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隐性的裂痕。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员德育导师制将指导学生成长的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老师身上,旨在形成"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不啻为弥合"教"与"育"分离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文化影响班级管理风格1.教师文化影响班级管理观念。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分数成为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指标。由于教师的管理过于权威和专断,学生被排斥在管理主体之外,形成了"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班级管理观念。教师是谁?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班级管理主体之一。在教师文化诸多内容中,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是必要的,教师文化影响下的班级管理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和高尚的心理品质。如何实现德育文化渗透与科学管理的结合,是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事情。下面,笔者将自"转变德育和管理观念,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关爱学生,提升其德育素质""组织趣味德育文化管理活动,提升学生对班级管理的配合度"三方面入手,对如何促进德育文化渗透与科学管理结合,优化班级管理进行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小学一直都被誉为育人的黄金时期,要求学校教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聆听小学生的内心诉求,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师,是班级管理与德育教学的主要负责人,关系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实实施质量,所以德育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的中心任务。将从以小学生实际需求确定德育主题、以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德育体验、以家校合作的完美配合优化德育环境三个角度分析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合力。从另一种角度分析学生热衷游戏的原因,反思学校德育现状,学校德育要为学生努力营造协调统一的德育环境。一是营造校外德育大环境。通过实施家校合作、优秀毕业生同伴教育、实习实训或社会实践活动营造真实的社会成长环境。二是理顺校内德育小环境。统筹德育课堂与学科渗透、班级管理、学生社团、学生管理部门及其全体教职工德育途径,突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目标的一致性、育人环境的整体性。建立综合多元正向的德育评价体系。同时,正确把握教师的德育功能,教师应该是一个"游戏内容"的德育设计者;教师应该是一个提供"游戏攻略"的德育服务者;教师应该是一个培养"游戏能手"的德育引领者。  相似文献   

10.
周丹良 《河北教育》2009,(10):35-35
所谓“成长导师制”,即通过“成长导师”与迫切需要关心指导的学生建立一定的联系,及时进行个别指导的德育模式。它是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成长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让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学生“成人”和“成材”的工作之中;改变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形成整体合作、齐抓共管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白寨中学是中国教育学会曲周教改实验区重点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全程成功教育"理念,坚持"强化常规,注重育人,丰富内涵,提升品位"的办学目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积极构建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全程育人模式,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一、创新管理,突出导师育人"导师"是按照"整体、合作、优化"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我校以培育特色学校文化为着力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实施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工程,形成了以校长为指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网络,德育已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助推着每个孩子对纯真梦想的追求。一、班级文化为学生打上成长的底色班级文化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是一门隐性知识,对学生身心发展、净化心灵、陶冶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我校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如:一(1)班是"七色  相似文献   

13.
廖进娟 《文教资料》2013,(14):96-97
德育是学校育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德育教育资源,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德育质量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就如何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从"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两方面进行探索,论述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德育导师制,是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教师身上,导师将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初中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而任课教师通常不参与班级管理,只承担教学任务,这容易造成管理与教学"两张皮"现象。如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局面,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积极探索和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力争让  相似文献   

16.
所谓班级导师制,是指各高职院校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学班级为单位,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成长导师,由导师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以促  相似文献   

17.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地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  相似文献   

18.
“德育导师制”是指学校在实行了班主任与政教主任制的同时,又聘请本校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指导教师的制度。具体而言,德育导师制是指将有必要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德育导师,由其进行一对一的系统化教育。此模式的特点是既管又导、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一、合作教学的特征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地组织和有效地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1.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  相似文献   

20.
在"三圈三全"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改革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圈""中圈""外圈"三层德育空间中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可操作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德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能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养、高超的职业技能,又具备职业发展潜能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宏观德育育人理念与中观及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可以让中观制度、微观运作得到宏观理念的引领,同时中观制度及微观运作的实践也可以反哺宏观育人理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产生最佳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