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慧娟 《科技风》2013,(17):91-92
本文结合古树名木的特点,阐述了其雷电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特殊要求,并以浦口区星甸九峰寺名贵银杏树为例,从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设置和旁侧闪络的防护四个方面具体进行了防雷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彭菊 《科技风》2013,(5):40
由于防雷知识的普及,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但我国的防雷检测质量还需有所提高。因为防雷装置主要由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极组成,接地极又埋于地下,引下线常被风吹雨淋,倘若不进行维修,将会不断的锈蚀,导致老化断裂,如此一来,接闪器接到的雷电不能通过接地极引入地下,将会对建设物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阐述了防雷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雷装置的检测和检测对象,检测部位和防静电检测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陶勇 《科技风》2012,(15):232
防雷减灾,利国利民.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又是防雷灾害的薄弱区.本文通过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分析了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进而提出农村防范雷电灾害的措施,以期提高广大农民的防雷意识,科学防雷.  相似文献   

4.
曾武 《科技风》2013,(10):190
梁平县属雷电多发区,为减少雷电灾害事件发生,梁平县气象局建立并完善了防雷减灾体系,不断加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并积极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提升了梁平县雷电灾害防御能力。面对梁平县当前防雷工作突出性问题,应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切实提高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重要性认识,进一步强化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工作,促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开展,强化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工作,严格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定医院内外部存在的雷击隐患,依据GB50057-2016、GB50343-2012等规范,对医院外部运用竖接闪针、敷设接闪带、共用接地,内部运用屏蔽、等电位连接、装设接闪器等措施对大楼作出整体的防雷方案设计。减少雷电对楼内人员及设备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供电路是发电厂到终端用户供电最广泛的线路,近年来,由于极端性天气的增加,雷电灾害增多,给供电路变电压器的防雷提出了更高求。本文是作者在防雷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刘明发  林耿武  周树彬 《科技风》2014,(13):212-212
雷电是积雨云,云间或云与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和各种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雷击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对雷电的认知,智能建筑防雷的技术要求设计,分析了防雷技术的认识和粤东地区农村防雷的现状提出了三种有效的防雷减灾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汶川、玉树地震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地震灾后雷电灾害防御面临着防雷设施破坏严重、灾区信息传播受阻、临时避难场所防雷设施不完善等新形势,指出地震灾后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着防雷减灾机制不健全、过渡安置点防雷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灾区群众防御雷电灾害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组织领导、灾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建设、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防雷科普宣传等地震灾后雷电灾害应急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防雷系统是用于防范雷击事故控制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安全监测模块及时发电雷击的可能性,并提前发出告警信号以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措施处理.防雷系统构成:1)接闪器.2)引下线.3)接地装置.文章首先介绍了防雷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了接闪器、接地装置、引下线的施工要点,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雷电灾害自古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其本身为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会导致火灾、爆炸及人员伤亡等情况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害.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高层建筑防雷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针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通住宅)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予以阐述.防直击雷装置由接闪器(避雷针或避雷带)、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能把雷电从被保护物上方安全泄入大地;防侧击雷措施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类建筑物在高度60米以上设置均压环,均压环与金属门窗及构件连接,并将其与所有引下线焊接;防雷电波侵入措施要求各进出建筑物电缆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接地装置相连;针对接地类型为TN-S系统工程的接地安全保护措施,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将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及各弱电系统接地共用一个联合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地保护的另一有效措施为等电位联结,其在配电间、设备机房及浴室发挥重要作用.普通建筑物采取了上述行之有效防雷接地保护措施,使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巨大威胁的雷电予以科学有效的控制,以保证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智能建筑若干有效防雷接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智能建筑的特点和要求,简要介绍了雷电对于智能建筑的危害性,进而引申出智能建筑防雷技术措施的必要性和目的性,然后详细论述了有效的防雷接地技术措施,其中分别从内部防雷技术和外部防雷技术入手,外部防雷技术以接闪器、引下线装置和接地装置三方面为代表;内部防雷技术以屏蔽、等电位联结和电涌保护为代表,最后提出了智能建筑防雷接地技术可能带来的反作用,期望在未来技术发展的阶段能够寻求到解决的措施,使智能建筑真正实现智能化安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十堰市雷电灾害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它直接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对十堰市典型的雷电灾害分类分析,指出当前十堰市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及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1)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导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目前,国内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较多,对雷电易发性及防范等级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贵州省最新雷电易发性区划结果,综合考虑雷电防御重点区域所处雷电易发性等级、防雷国家标准、重点区域重要性三个指标,提出了针对贵州省雷电防御重点区域的雷电防范等级,并给出了相应的非工程防雷措施,为重点区域建(构)筑物精细化防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革新》2014,(10):64-64
湖南省防雷中心(下称“中心”)是集雷电灾害防御技术服务、业务、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业务单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级、省级雷电科研业务研究工作。近年来,通过和业内相关院校单位合作,自主研发了一批科研成果,为完善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与审核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雷电灾害如同台风、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同属气象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敏感,更使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加剧,经济损失剧增。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各类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可能出现与原设计标准不符现象,这样就会增加雷击危害,造成设备毁坏,通讯中断,严重的还引发火警,甚至导致人身伤亡等恶果,因此,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就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群众防雷安全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防雷设施不完善等的雷暴高发区,雷电灾害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危害严重,为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事故进一步加剧,气象部门防雷减灾中心应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完善区域内防雷设施建设,并加大防雷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公众防雷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满洲里市2019年7月4日的雷电灾害形成原因,指出相关单位应在雨季前做好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关注雷电灾害预警,及时采取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拔地而起,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微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遭受雷击毁坏设备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搞好防雷施工图设计,将雷电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各个设计单位在防雷工程设计中存在普遍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与对策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雷电现象产生的高电压可高达数千千伏,常常引发各种雷电灾害事故。雷电现象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雷电灾害事故应该以预防为主。本文则针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问题,以降低雷电灾害事故率为目标,分析了高压电电力系统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0.
雷电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介绍石化四村雷电灾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农村防雷的对策和描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