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少林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基于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现状和木材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以及国家对环境建设的需求,工业人工林的定向培育和高效利用已成为21世纪我国木材供应战略的必然选择,近期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今后的木材供应也将主要依赖于人工林,因此人工林的定向集约经营与高效利用在我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地球的"绿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强大的"碳汇"。面对天然林的减少,全球森林资源总量下降的格局,世界各国都在迅速发展工业人工林。随着工业用材由天然林转向人工林,人工林的全球相对重要性正在迅速增加。工业人工林的定向培育和高效利用已成为21世纪我国木材供应战略的必然选择,近期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今后的木材供应也将主要依赖于人工林,因此人工林的定向集约经营与高效利用在我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木材的供需都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我国的人工林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人工林生长周期比较短,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木材需求,为了提高木材的使用效率,需要进行木材检测,本文就木材的无损检验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而且还介绍了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将来拥有实木装饰品和实木家具成为奢侈品。国家开始实施二期“天保工程”,大幅度减少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因此,木材供需矛盾必将日益突出,节约木材,发展木材替代品将是我国林业产业长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黄河水资源的无限索取,使得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河道淤积、河床萎缩、水体严重污染、河口生态恶化等诸多方面。黄河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成为我们治黄工作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2)
在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下,我国制定全民健设计划,终身体育观念也在人们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群众的公共体育要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公共体育场所越来越多。但是,相对于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体,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政府指定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为城乡居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免费健身指导服务,政府的介入,未解决这种提供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谈林木栽培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林木栽培有很大的发展,造林技术有较大的创新和提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木材需求量的增加,人工林栽培区域的日益扩大和大面积连片人工林用材基地的建成,在林木培育中亦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地方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中的重要障碍.本文在分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上,以国家节约集约利用试点市合肥市为例,分析了以“双向约束”为主的制度创新模式及主要成效.并对进一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材料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为了改善人工林木材的天然缺陷,可对其进行热处理改性,人工林杉木与松木木材经过热处理改性后将是一种绿色生态环保材料.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林杉木与松木木材热处理改性工艺、热处理改性木材的特性和改性后木材的应用,以期扩大人工林杉木与松木木材的应用范围及提高其附加值,从而为提高农民的收入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焕然 《资源科学》1979,1(2):72-85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林业的发展曾经是较快的,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8%提高到12.7%。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使森林资源遭受一次极为严重的破坏。林业的落后,不仅使木材供需矛盾尖锐,而且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的一个根本原因。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努力植树造  相似文献   

11.
于浩  郭祥琨 《科技风》2013,(23):126-126
我国水资源非常短缺,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尖锐,干旱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节水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各项目区工程建设内容及进度、项目区地下水位、灌溉用水量、监督建设资金安全使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木材加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在进行木材加工时,影响其利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便是木材的力学性能。因此需要对木材的力学性能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全面掌握木材的力学性能对木材加工利用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木材加工的利用,促进木材加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构建生态平衡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火电厂是我国发电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都是消耗能源的大户。现在,电力体制正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国家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能源。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正在逐渐转变,因此,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将对火电厂电气节能降耗的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量需求日益旺盛,能量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能源的紧张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收到影响,具体到建筑电气设计中就要将能量节约贯彻到每个设计环节中。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上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大多是在河流或湖泊的沿岸发展起来的。水是自然界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劳动再生产过程都不能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经济和都市化的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长,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缓解或避免出现水源危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水资源的特点,并结合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综合研究,制定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马兵 《科学中国人》2012,(17):56-57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适应性广泛、生命顽强,我国自1890年引种桉树以来,至2011年底,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5500万亩,仅用占全国2%的林地生产出全国20%的木材分额,对解决我国13亿人口木材需求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林业资源匮乏,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木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搞活地区经济,发展木材综合利用是个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在分析木材综合利用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停车位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形成立体车库,并形成高效的网络技术平台是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本文以此为基本目的,在系统总结停车位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对立体车库系统需求及其实现方式与技术要点进行探究,旨在为后续的建设并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建设了大批的商业储备库及国家储备库,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建设了大量的原油长输管线,将原油输送到全国各地的炼油厂等化工企业。因此,对原油储运经济效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的原油管线输送愈受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高效的原油输送带来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工业园区建设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亟待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设征收征用耕地日益增多,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因征致贫”的现象、失地农民的利益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