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邛崃市日益重视对外宣传,立足市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外宣工作途径,“树形象、抓机遇、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邛崃经济的发展。提高认识,构建外宣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高佳 《文化学刊》2010,(4):136-139
方言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方言的研究也应该与民俗、文化的研究相结合。基于此理念,本文对四川邛崃等地的特殊骂詈语"抱箢篼"、"坐土撮箕"进行了民俗、文化方面的考源,认为这一说法源于当地的丧葬民俗,并与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佛教的流传影响了当地的民俗、语言。  相似文献   

3.
王晖  庚锌 《职业圈》2011,(17):54-55
时代能够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当下,人们写着“微博客”,制造“微语录”,尝试“微阅读”,发起“微公益”等等,构成了一种客观环境,即“微环境”。“微时代”已经到来,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微”并非“不足道”,“微时代”对人们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4.
松迪 《文化学刊》2009,(6):29-32
一、“豁脱”的概念 “豁脱”蒙古语,汉语意译为“城市”。《蒙古秘史》中把“城市”统称为“豁脱”、“豁图”、“豁脱刺”等,现代汉文写为“浩特”。人们一般将以城墙围住的、人口聚集的、交换商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方称之为“城市”。从汉语角度解释“城市”这个名词,“城”为城墙以内人口聚集地域;“市”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所以,定居民族最早的城市是应该因商品交换而聚集人群后形成的。这种“城市”是对于定居民族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的基本含义是“宜”、“适宜”。它不仅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而且是分配社会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原则。在“义”与礼法的关系上,一方面,“礼”以行“义”;另一方面,“义”以行“礼”。先秦儒家的礼法正义是由“道”、“仁”、“礼”、“义”等范畴整合而成的分配权利与义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一种秩序本位的身份正义。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09年,如果被称为是中国的“智库年”,似乎也不为过。从年初开始,被中央政府钦点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汇政、商、学三界,强势重磅登场。接下来的“全球智库峰会”,又几乎云集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智囊团”、“思想库”、“政府外脑”、“影子内阁”,讨论的焦点议题又是炙手可热的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2009,(6):F0004-F0004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大理苍山西坡腹地,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近年又被大理州定位为“大理后花园”,一直以“核桃城”、“核桃村”、“全国核桃质量第一”、“全国县级核桃人均占有量第一”著称。  相似文献   

8.
位于四川省西南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昌,享有“太阳城”、“月城”、“小春城”和“航天城”之美誉。这里阳光明媚,天高气爽,花开四季,彝风浓郁,是新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山、湖、城交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9.
徐今 《文化学刊》2009,(4):108-111
本文对“隻”类字进行了多角度观察,以加强对殷商鸟文化的认识。主要认识有三:其一,“隻”类字反映了殷商先民捕食鸟类的活动,有违图腾禁忌,故而推测殷商时期可能并不存在玄鸟图腾。其二,获取义由从又从鸟的“隻”而非其他的动植物来构形,说明鸟对殷商人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奥秘可能在于鸟类产卵孵化的生殖过程与能力。“隻”、“得”、“取”同处获取义语义场,说明各自包含的文化意象在殷商人的生活中大抵处于同等的地位。其三.“佳”和“鸟”的重要不同不在外形而在功能,“鸟”比“隹”更具神力,是自然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谭华 《文化学刊》2009,(4):152-155
“道”是什么?对于此问题,许多人存在着形而下的误读。有人将其解释为科学意义上的“本质”、“规律”。“道”到底是什么呢?本体论意义上的“道”,非本原,非本质,非规律,非终极所在。它超越了一切经验,它是以“反”而生的“无”。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出现“招工困难”、“用工短缺”、“用工危机”等现象。学者们称这一现象为“用工荒”。2010年中国经济全面回暖,我国各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用工荒”现象。2011年沿海省份的“用工荒”再次升级,并且“用工荒”已经由东南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企业缺乏员工,机器无人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从老玄到佛玄——略论玄学的发展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玄到佛玄——略论玄学的发展与分期张海明对魏晋玄学的分期,学界历来看法不一,有所谓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着眼于思想倾向者,有“儒玄”之分,“贵无”、“崇有”、“独化”之分;着眼于朝代变迁者,则有“魏玄”、“晋玄”之分,有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  相似文献   

13.
墨竹 《文化交流》2010,(1):58-62
他通晓文史辞赋、音乐书画,说得一口纯正的英语,并在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但他心有旁骛,只恋一个“玩”字,玩蟋蟀、鸽子、鹰犬、竹刻、明式家具、古建筑……还玩“吃”,结果玩成了“烹调圣手”“美食家”。多年来,他与楼外楼结下了朵颐缘,幼年便爱吃楼外楼的响铃儿,以后每到西湖,必上楼外楼重温“响铃旧梦”。  相似文献   

14.
纪彦峰 《职业圈》2008,(34):78-78
企业的根本,归根结底是人。传统的管理是管事的学问,监督、命令、控制,出发点都是将事情故好。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在“快速”、“剧变”、“个性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了解人、沟通人、善用人、调动人的智慧,以真正实现“人本管理”,“教练型领导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与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梁子 《文化交流》2011,(8):74-76
英歌,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由男子表演,有歌颂英雄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04,(10):25-25
据中新社渥太华电,加拿大英主流媒体上周末相继推出中国专题报道,以“中国:苏醒过来的“巨人”、“崛起的中国”、“中国准备迎接新世纪来临”为题,以中简体字、图片、章、电脑测试问答、语音传播等形式,在报纸上、网页上,铺天盖地地掀起了一阵“中国热”。  相似文献   

17.
《诗经》305篇中,究竟涉及多少种乐器,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原因在于有些词,如“南”、“雅”、“颂”、“檠”、“击”等是否乐器,“庸”是否即“镛”,尚无定论。但是,自1964年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后,人们多信从其提出的“见于后来的《诗经》的,有二十九种”①之说,即“见于《诗经》的击乐器有鼓、、贲鼓、应、田、县鼓、鼍鼓、、钟、镛、南、钲、磐、缶、雅、枧、圄、和、鸾、铃、簧等21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2种”②。其说并经常被一些学术专著和论文…  相似文献   

18.
李钧 《文化学刊》2009,(6):107-112
“生态文化”是近年来广为使用的一个新关键词,但是大型工具书都未收入,遑论明确定义。本文梳理了从“生态”到“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学”的语源生成、内涵延展,及其文化学意义。生态文化学作为一种主体间性哲学,一种关系思维,一种关于天人关系的物理、事理与情理的科学,一种多元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必将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晨晔 《职业圈》2011,(22):50-51
如果把创新看作是组织要去做的“一件事”、是“一个职能”,自然就要去“管理这件事”,也自然要去“做规划、建机制、定办法”。然而,  相似文献   

20.
周寿成 《职业圈》2010,(7):82-83
近年来,充矿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和“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路子,以人为本抓维护,服务大局促发展,大力建设“有为、有位、特色、满意”工会,真正成为“党政靠得住,企业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职丁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