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多元化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云林 《档案与建设》2006,(9):34-35,5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凸现。享受更多的文化生活,获取更多的社会信息,成了许多人的愿望。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真实的原始记录,是能够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载体之一,其在政治、历史、法律等方面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同时,文化价值也在不断地凸现:它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不仅应该为社会的文化需求服务,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档案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它还应该成为公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因此,研究、掌握档案的文化属性,探索多元化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多方位、深层次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的途径,已经成为当今档案工作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化及其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续和创造的过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之广泛传播和永久流传。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历史原始记录,档案的形成与收集、管理与利用。不仅是一类具体的专业工作与社会服务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现象。深入发掘档案文化蕴涵.系统研究档案对社会文化传承的特殊价值、积极开展档案文化的各种活动,大力发展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波 《当代传播》2013,(4):34-35
民国初年的文化场受到政治场的挟持,但社会文化变革的契机已经形成。五四时期具有变革倾向的期刊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实现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话语创造。期刊的传播过程增强了新文化的合法性,新文化逐渐被社会接受,并开始再生产自己的公众,社会文化发生根本性巨变。  相似文献   

5.
王露露 《档案学研究》2019,33(2):99-103
档案类电视节目可以分为文献纪录类、历史揭秘类、调查访谈类和文化情感类四类,而《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意识和时代情感需求的转变。除了基本的记忆建构功能外,还可将档案类电视节目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记忆表征体系,从集体和个体层面进行公众情感价值的社会再生产建构,而这一建构过程具体表现为档案内容源的选择、档案节目场景的营造和公众参与体验的情感再生产。  相似文献   

6.
城市品牌经营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热门概念,为许多城市所追崇。所谓城市品牌,是指体现一个城市丰富的经济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独特标志。它是指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之总和在城市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实际评价,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城市品牌经营就是如何像打造企业品牌一样把城市作为品牌来经营出知名度,获得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净晓玲 《传媒》2000,(9):29-30
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它同物质产品一样,也需要创品牌。期刊的品牌是社会公众对刊物水平与质量、信誉与效益的认可与赞同,是权威部门与广大读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齐晶 《兰台内外》2014,(4):36-36
正档案是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一种相当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档案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当前,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1.对档案文化的认同还不够深入。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认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学者的层面上,而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这就使得档案工作者对于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9.
主编论     
任火 《编辑之友》1999,(3):43-44
在星汉灿烂的文化知识界,主编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存在,他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及其人格风范,无疑是文化知识界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他凝聚着人们对某种特定价值的希冀与嘱望,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显然,将主编作为一个论题,我们是在讨论一种文化现象,是发掘主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当我们用严肃、深沉的目光审视主编这一论题时,仿佛是在感受一种召唤、一种激情,我们的心会油然漾动起庄严、神圣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重视期刊的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它同物质产品一样,也需要创品牌.期刊的品牌是社会公众对刊物水平与质量、信誉与效益的认可与赞同,是权威部门与广大读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关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促进了期刊市场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但期刊的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维护和提升其影响力。期刊品牌的发展现状品牌主要包括品牌产品和品牌文化两部分的内容,其中,品牌产品是有形资产,而品牌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文化对品牌产品具有引导和升华的作用。现阶段,我国许多期刊  相似文献   

12.
编辑选择与社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文化知识传播与传承中,编辑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编辑选择功能日益彰显,不仅是一种文化创新,更是一种文化增值。同时,编辑在选择过程中,要依据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形成对文化的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努力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图书馆文化是塑造图书馆形象的前提和基础。要努力营造图书馆文化、发挥文化的深层功能。对外以文化作为图书馆形象的内核,以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内以文化作为凝聚人心的灵魂,以积极向上的图书馆文化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在全馆上下树立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塑造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4.
陈新 《四川档案》2013,(2):29-29
档案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圈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梢案部门,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现代文化过程中,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是我们神圣而光荣的职责。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而向社会、面向公众,挖掘档案馆藏资源,打造档案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鲁班文化节,作为红星美凯龙又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将自身品牌与历史性人物"鲁班"联系,迸发起一次具有社会正能量的品牌文化营销,将文化融入品牌精神,为红星美凯龙奠定了具有精神内涵价值的品牌。文化营销让品牌深入人心市场上的多数企业认为,企业的存在发展就是为了汲取更多的利润,以最小的产出,得到最大的收益,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志。红星美凯龙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在盈利的同时,更要注重其自身的文化积淀,通过文化营销倾力打造品牌资产,才能使品牌更具价值深度。而  相似文献   

16.
报纸是一种蕴涵新闻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特殊商品。 工业产品需要品牌.而且品牌有大小高下之分。作为新闻文化产品的报纸呢?要不要品牌,品牌如何构成,怎样打造?  相似文献   

17.
张娅 《大观周刊》2012,(51):38-38,53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性.文化传播的流程是选择的流程.而选择是编辉实践的重要特征。为大众传播是编样活动的社会目标,因此,编样主体履行社会职责,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求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本质要求.编辑选择的价值.是其社会导向,新闻编样导向不是自然过程.而是编样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结果。丰十会公众被编样导向的社会典论所控制的态势越巩同.维持时间越长.就越能形成稳定、正常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术期刊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还比较有限。以国内15种中英文生物医学工程类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更名情况、出版时滞、Altmetric指标、公众号建设等角度分析其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类期刊,以双月刊为主,期刊名称较为稳定,出版时滞整体上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平均为168天,国际期刊为156天。但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表现上都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建议中国学术期刊应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尽可能拓展传播渠道,借助重要数据库平台,跟踪国内外重要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来提升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服务范式转变:基于公共空间的图书馆休闲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懿 《图书馆建设》2012,(9):5-7,10
作为公共空间,图书馆具有开放、自由、共享的特质。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休闲价值既是公众文化权利、文化需求的使然,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搭建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公共文化平台、构筑城市文化客厅、培育公民社会,是实现基于公共空间的图书馆休闲价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邹联丰 《新闻战线》2015,(3):205-206
音乐传媒经历了纸质传媒、广播传媒、电视及声像传媒、网络传媒等四个发展阶段,对文化艺术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促进了公众文化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和音乐艺术形式的创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艺术价值的衰退和传统音乐魅力的弱化。正确引导音乐传播方向,可以促进音乐传媒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服务。音乐传媒是指在一定的载体下,实现音乐语言与文化的扩散与传播,赋予音乐特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一种传播手段。音乐传媒的核心在于音乐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