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师教通用五年制四册10面例8——“用乘法计算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先用计数器拨珠,使学生看到下杆4个2颗算珠,是上杆2颗算珠的4倍。再出示例题: “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花蝴蝶有几只?’学生读题以后,教师演示教具。先在黑板上贴两只白蝴蝶,再在下面贴6只花蝴蝶,并用谈话法依次向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在执教“认识整万数”一课时设计了一道开放题“猜房价”: 这是一幢漂亮的别墅,它的房价是个整万数。在计数器上拨珠时用了3颗珠子,猜一猜它的房价是多少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试题再现:2013年12月4日,我国传统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后,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右图中的数就表示57。如果在算盘上用两颗算珠表示一个两位数,可以表示出()个不同的两位数;如果用两颗算珠表示一个五位数,可以表示出()个不同的五位数。此题为2014年1月我区某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的一道填空题,是压轴题,也是原创题。题目首次亮相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在数学书上看到这样一道很有意思的题:在计数器上表示212要用5颗算珠。你会用5颗算珠表示其他的三位数吗?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担任我校“快乐数学”的辅导老师。在一次思维训练课上有这样一道题:老师把一些糖果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颗,多15颗糖果;如果每人分5颗,少7颗糖果,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一位数乘两位数”中,安排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这类应用题,我认为应抓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要建立“倍”的概念。教师应有效地演示直观教具讲好准备题。先在计数器的上杆拨2颗珠子,然后在下杆也拨2颗珠  相似文献   

7.
教学珠算,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珠算口诀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珠算口诀时,注意使学生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例如教“加3”的口诀,我先以1、5、6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就直接拨上三个算珠,由此得出“三上三”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第一个“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上三”表示拨上三个算珠;再以2、3、4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需要从梁上拨下5,而从梁下拨去2,由此得出“三下五去二”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的“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下五去二”表示怎样拨珠;又以7、8、9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  相似文献   

8.
第四册珠算减法的教学曲靖师范附一小储凤仙一、前材浅析本节珠算减法属不退位的“破5减”范围。教材的编排与“满5加”基本相同,先出现“破5减”的各种情况,让学生对这些情况进行练拨,总结出下珠不够减时破5(上珠)减的拨珠规律,然后推广到两、三位数的不退位减...  相似文献   

9.
多位数除法是珠算中的难点,它需要多次估商、试商。因为每档算珠只有九颗,对于满十以上的计算题就很难计算。针对这样的算题我研究了以下四种方法,其优点为拨珠次数少,补商、退商的次数较少。 方法一:用悬珠代表存的算珠 例如:51,731/895=57.8 采用固定个位法定位,用不隔位的商除法运算。首先选一个有计位点的档做为个位,将被除数和除数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四册,第74页,例7。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学会解答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3个2是多少?(2)8个3是多少?(3)6里面有几个2?(4)12里面有几个4二、导入新课: (一)讲准备题,建立倍的概念。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演示,学生观察。2、提问:老师在计数器上杆一次拨了几颗珠子,又是怎样在下杆拨的?(一次拔2颗珠子,下杆和上杆拨的同样多,也是2颗)师:下杆的珠子颗数和上杆同样多,我们就说下杆的珠子颗数是上杆的1倍(板书这句话)。小朋友们能记住吗?谁能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11.
题目:有4张卡片,上面分别写有1,2,3,0四个数字,从中任意抽m3张卡片组成三位数,这些卡片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相似文献   

12.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延伸。教学中,要以旧引新,促进知识的迁移。一、以旧引新,建立数位顺序表在算盘上拨珠数数。10个一是十……10个一百是一千。继续拨珠,满十进一,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在数数中,边拨边问,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也都是计数单位。每一个计数单位满十,便出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按计数单位从小到大。从右到左的顺序怎样排列?边问边写出亿以内的数…  相似文献   

13.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0):39-40
微格情境纪老师讲完了三位数乘法,出了5道题让同学们计算。纪老师巡视后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笔,说了两三遍,金龙还是不停笔。纪老师有些生气地叫起他:“金龙,你站起来!老师说了两三遍‘停笔’,你为什么不停笔?”金龙站起来,小声说:“我……我想把这道题算完。”纪老师:“你算出来了吗?”金龙:“没有。”纪老师:“为什么没有?你现在在算哪道题?”金龙:“我……我在算2113×123等于多少。”纪老师:“今天我们讲的是三位数乘法,你为什么要计算三位数乘四位数?”金龙瞅了一眼同桌高红,低声说:“我……我看见高红…  相似文献   

14.
课例沙龙     
主持人:语文课堂的活力需要教师富有智慧的点拨,而蔡澄清先生倡导的“点拨教学”是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孔老师能否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点拨教学的要义:一、何谓“点”,何谓“拨”?二、何时“点”,何时“拨”?三、如何“点”.如何“拨”?  相似文献   

15.
《认识整万数》教学片段: 拨珠游戏:教师提供纸计数器和围棋子,计数器印了四个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如图一:  相似文献   

16.
珠算式心算法是珠算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利用大脑形象思维能力,把算珠转化成“脑珠算映象”,也就是珠算的拨珠过程由实物和形体动作转化为脑部思维,即脑算珠迅速自动运转的一种心算方法。珠心算能够激发儿童学习情感,引发映象记忆,促进良好智力品质的形成,它是启智开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建模点1:“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模型 所属内容:信息窗1(第65页-68页) 教材简析:教材呈现的是瓢虫在菜园里捉蚜虫的情境,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引人对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引入教师让学生用数字卡片3、4、5分别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并让学生说出这样组数的理由。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三个数字能否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如果“3”不放在个位,看组成的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师:奇怪,为什么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评】在学生已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容易产生由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来判断能否…  相似文献   

19.
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后,大象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用0、2、3、4、5组成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算式,一共能组成多少个?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第二册中,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比“求总数”、“求剩余问题抽象,且题中文字叙述形式多变。所以,学生学习困难较大,它既是教材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怎样搞好这一内容的教学呢? (一)先让学生积累感性知识 1.在数的认识中孕伏两数相差多少的知识如教学生认识数4,可用计数器进行直观演示。先拨珠3颗,然后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