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的"一纲多本"在本轮课程改革中已实行7年,其多样化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教材贯彻了新课改理念,构建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忧的是不少教材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朱泳燚同志将"云"和"云彩"区别对待。并认为云是指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云、高层云、积雨云;云彩是指霞、虹、华、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通过对古今"云"与"云彩"两个词的考证,笔者认为,云即云彩,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董旭午 《学子》2012,(11):4-6
编写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洪宗礼先生常这样讲,他的"三一"教材观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性追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领略一番洪先生的"三一"教材观。所谓"三一",即"一本书""一串珠"和"一条线"。"一本书",是说语文教材不按读、写、知分编课本,每学期只用一用教材,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结...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设计思路写到: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相似文献   

5.
阮直 《成才之路》2010,(30):I0004-I0004
中国的教材无论是儒家文化主导的1949年之前,还是苏俄主义主导的1949年之后,都有一条主线。这个主线是我们始终坚守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就是"道"。以语文教材为例,从来就不是以语文的基础知识为轴心选择文本和展开语文教学的,而是主张"文以载道""不载道"的语文再经典我们也不闻不问。  相似文献   

6.
赵玫瑰 《考试周刊》2012,(48):18-18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们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即教科书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完全有权力对它做出适当的"剪裁",创造性地使用它。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7.
据笔者的研究与体会,以"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相较于以往的"四则运算的关系",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弊端:一是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解方程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支撑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在四则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对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本来可以为解方程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实验教材弃之不用,重起炉灶,以"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就使新的学习缺乏牢固的根基,让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学法的颠倒",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是物化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这种转化过程的核心是对教材的处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明确"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案例描述案例一这是笔者执教的一节六年级复习课,这节课通过人物及事件串联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了"季节气候"、"活动计划"、"写信自我介绍"等主题。教学内容:6B Unit 8 Review and check 1.课前热身。  相似文献   

10.
笔者见证了信息技术从"劳技课"到"微机课"再到"信息技术课"的历史变革,也见证了信息技术教材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应该说,现行大多数教材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现有的各阶段、各版本信息技术教材尚存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胡国华 《文教资料》2010,(35):74-75
"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超越教材、用好教材",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者在分析自己设计的《月光启蒙》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比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对"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孟祥印 《学子》2012,(10):9-9
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3册(必修),有"宇宙的边疆"一文。教材编者给文中"黑洞"作如下解释:"由万有引力场产生的一个物质高度凝聚的区域,其引力强度极高,以致连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区域逃逸出去。"(2007年3月第2版第64页)这个注释,通俗易懂,一看就知道黑洞是怎么回事。但注释中也有瑕疵,其中"以致"一...  相似文献   

13.
从"对新课程认识上的缺失"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教材练习"失宠"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编制"生活化、阶梯性、差异性、实践性、开放性"作业,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不集中识字是两岸三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这种教学方法跟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教材与语言脱节,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施行"集中识字"、"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分途"、"语文教学与诗歌教学紧密配合"等改革创新。同时,语文教育应吸收传统蒙学的优点。最终,希望中国的语文教育,使学生们经过小学与中学的十二年教育,无论是阅读或写作,都能纯熟地运用文言与白话两种文体,充分了解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见。这样,"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才不致流于口头,才能落实生根。  相似文献   

16.
蔡爱兵 《学子》2012,(9):4-5
一"、教材也在撒谎" 在执教某版本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时,不由得被教材中的一道题目"雷"住了。从下面的车票和商品标识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画横线的部分哪些表示数量多少,哪些表示编码?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忽视教材的重要性或者抛开教材进行教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课本)仍然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好教材、用足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实施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芳 《考试周刊》2011,(79):14-15
"以人为本"一词对于广大教师并不陌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取代了教学中的"以本为本"。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进行学习,让教材不仅成为学生的"落脚板",而且是"起跳板"。  相似文献   

19.
8月22日,"职业教育教材样书中心"揭牌及图书捐赠仪式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内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韬奋基金会共同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职业教育教材样书中心",并为教材样书中心提供了高教版教材样书2397种,7191册。"职业教育教材样书中心"建立后,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确立了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的应有地位,实现了教师课程权利的历史性回归。今天的教师以"决策者"的身份,已经实实在在地拥有了"用教材教"的权利。然而,拥有权利并不等于会用权利。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该如何科学合理地领悟教材精髓,组织数学活动呢? 一、领悟教材编排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