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有三个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一)”主要学习分数与乘数相乘可以表示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同时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分数乘法(二)”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三)”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问题背景 “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结合起来教学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偏重于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有的偏重于分数混合运算.却不能很好地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并不能在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学生对算法或算理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教学建议贺兰县二小姚芳“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五年制第九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和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既是前面学过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的综...  相似文献   

4.
要使计算正确、合理,就必须抓住简便运算这一环节。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必须掌握如下简便运算的一些基本规律。一、题中有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宜一次通分进行运算。例1计算215-123×14+1÷112。原式=215-512+23=21260-2560+4060=22760=2920二、遇到带分数与真分数相减,宜把带分数先化成假分数再通分计算,可避免因带分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需从整数部分退1的麻烦,也能防止“退而不减”的错误。例2计算213-37÷12。原式=213-37×2=7…  相似文献   

5.
1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l.3.2有理数的减法”,由有理数减法和混合运算组成,笔者分两课时实施教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整数的减法(把分数、小数的减法归入下一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是小学减法运算的延续,本节课解决了小学中“小数不能减大数”的问题,同时将加与减这两种运算统...  相似文献   

6.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其中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落实教学重难点,笔者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的运算历来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过去的“算术”教材“以四则计算为中心”,内容主要是非负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混合运算以及应用题。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学习乘法分配律后,学生在解决形如α÷(b+c)的计算问题时,常常会受其干扰把原式改写成a÷b+a÷c来进行简算。并自己命名为“除法分配律”。为此,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相似文献   

9.
王文森 《辽宁教育》2007,(12):58-60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笔者教过几轮浙教版(下称旧教材)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每教一次都留下很多烦恼.教材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四部分内容,90%的版面都是计算题,而且从“同分母”到“异分母”再到“带分数的加减法”。越学越繁杂。学生学得枯燥乏昧,苦不堪言;教师也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0.
考点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考点说明:中考要求同学们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但并不是刻意“求难求繁”,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新世纪教材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时,课本上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24点(如下图)。游戏的目的是通过算“24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练习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12.
汤宝玉 《考试周刊》2010,(39):95-96
教学六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掌握了。这次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仅仅满足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肯定是不够的。如何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真正理解并建构小学阶段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所在。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进行了以下两次不同的尝试,效果迥异。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提出“数运算一致性”的重要理念,为运算教学提供了新视角。运算的实质是“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解决“计数单位是什么”和“有几个计数单位”的问题。针对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困难性,从一致性的视角,根据学情,依据教材,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小数乘法三个知识板块串联成知识群进行教学,实现运算意义和运算方法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对乘法运算算理的理解,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分数混合运算”单元(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研究了三次调研问卷及课堂作业纸中的100余幅图片,并结合课堂观察.试图在学生的想法中寻找他们学习的生长点.在读懂学生的过程中尝试改进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星期日的安排”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常态课的状态下,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一节很简单的课.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有了整数或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经验,所以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没有难度的。但是,如果作为公开课(或观摩研讨课).有些老师就感到为难了。这样的课很难有“波澜起伏”。这一点我却不敢苟同。我想,一堂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课,只要用心去读教材、了解学生,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同样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拆数法”是进行分数乘法运算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一些分数乘法运算,运用“拆数法”会使运算比较简便。那么,该怎样“拆数”呢?相信你看了下面的三道例题后,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17.
“规律”是分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解题规律的简称,就像几何中的定理、代数中的公式一样。用“规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比用列方程解更快捷、直观,学生更容易掌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分数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各种错误问题。文章简要分析学生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就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与学的对策与建议进行探讨。以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的要点,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最终让学生掌握计算要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个核心教学目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称为运算技能:不仅能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具体的运算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称为运算能力。可以理解为: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操作技能.更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应知道“该怎么算”,更应思考并初步解决“为什么这样算”“还可以怎样算”“怎么算更好”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深入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包括“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应用题”两个子系统。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教材由简单到复杂编排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涉及“运算顺序”、“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灵活选择互化方法使运算简便”等要素。我们知道,运算顺序直接决定着运算的准确性,简算标志着运算的技巧和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运算顺序”、“运算的灵活性”为重点,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