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值日牌     
升入大班以来,我班实行值日生挂牌值日,孩子们都很高兴做值日生。每天早晨与老师一同路进教室的准是值日生,他们会认真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帮助老师擦桌子、擦窗台;整理游戏角区及玩具;照看来来往往的小朋友不要在走廓上跑动等等。那份认真的态度,伊然一位小老师。孩子们在家里表现的和在幼儿园里一样吗?我曾经对几位“最佳”值日生在家的情况做了了解。袁文乾的妈妈说:“这孩子在家里穿衣服还要我帮忙,自己玩完玩具从来不收拾。”杨娇的奶奶说:“在家里我们很少让孩子动手,她干什么事都不利索,现在晚上洗漱,我还帮她呢。”通过…  相似文献   

2.
学做家务     
画外音:每个同学都愿意做个勤劳的好孩子吧!爱劳动的同学在家里常常做扫地、擦桌子、洗红领巾、整理书桌等家务劳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你会做了,但你能讲出来吗?擦桌子饭后,妈妈收拾碗筷,爸爸扫地,我擦桌子。擦桌子挺简单的。我拿来抹布,先把桌子上的垃圾擦到畚箕里,再擦桌面。可是我发现,擦来擦去桌面上还是黏糊糊的,擦不干净。妈妈叫我用热水试试,并告诉我,抹布要往一个方向擦,抹布的一面脏了,再换一面擦。整理书包书包是我的好朋友。放学回家,我觉得书包特别重。到家后,我打开书包的拉链,把里面的书本和文具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再把书包里…  相似文献   

3.
我最得意的是把家务劳动娱乐化,这不仅让我省下了一笔买玩具的钱,还“剥削”了儿子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儿子还乐得屁颠屁颠的。儿子一岁多时,就很想参与我们的家务劳动:扫地、倒痰盂、擦桌子等,但他帮忙的结果让家里永远乱糟糟的。当然,如果不让他参与,后果可能更严重。为了安抚他,我想了一个办法:所有的家务活都留一点给他做。比如,他来舀米我来淘,他扫地我来拖,等等。一段时间以后,他不仅没给我们添乱,而且自己的那份活也完成得非常出色:他剥的豆子虽然不多,但是豆子和豆壳分得很清楚;他包的饺子样子不好看,但是至少煮不破;他把地上弄脏以…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玉米粒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一颗危险的玉米粒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警示课。九月一天,活动课上,我与孩子们谈得热火朝天,我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我问孩子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有的说帮妈妈扫地、洗碗、晒玉米、堆场等;有的说帮妈妈洗衣服、叠被子、擦桌子等。正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刘金涛把小手放在鼻腔里使劲地向里抠,我说:“金涛,你来说一说。”金涛还是把手放在鼻子上,我走近一看,吓了一跳,他鼻腔内有一个硕大的玉米粒,他越抠越往里。这时我给他捏住鼻腔让他用口使劲吸气,然后闭上口用鼻子使劲向外吐气,玉米…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发现小朋友们常常把玩具随便乱丢,不加收拾,有的甚至拿玩具当“武器”,玩具坏了就往旁边一丢……产生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教师对要求孩子们收拾、整理玩具的意义认识不够,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例如,由于一时的忙乱,教师就请值日生收拾玩具或请几个小朋友单独收拾玩具。不管参加不参加收拾玩具,幼儿都受不到什么教育。这样,有的儿童反而认为玩了以后反正有人替他收拾好……我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收拾玩具,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和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知道,玩具是工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了一周的幼儿,怎样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周末?从1986年9月开始,我园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开展了一系列新颖活泼,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周末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现将我园的周末活动简介如下。一、劳动我国的幼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比较缺乏劳动观念。平日里,我们很重视进行爱劳动的教育,教幼儿掌握劳动的技能,学会自我服务的本领。周末更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每到周声,一清早,我们安排各班幼儿到各自的卫生包干区劳动。孩子们勤快地扫地、擦洗桌椅、墙裙、水池,干得不亦乐乎,连小小班的孩子们都不甘落后。若某个孩子因故迟到,未能赶上周末劳动,他就会很伤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开始了崭新的集体生活。班级的常规也在慢慢地建立。但我们发现,在孩子们的对应概念还没有形成之前,有些常规很难贯彻。比如。游戏后把玩具送回玩具柜,虽然我们在玩具柜上做了相应的标记,但孩子们往往放不回原位。  相似文献   

8.
自从编辑部装修以后,窗明几净,处处一尘不染,那会议桌上光亮得就像许社的脑袋,如果有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这倒不错,甭管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上了班都会特别自觉地擦擦桌子,扫扫地,这下可乐坏了老编。打那时候起,老编每天走进编辑部,满脸都是阳光灿烂,还把家  相似文献   

9.
刘晓晔 《福建教育》2011,(10):28-29
幼儿教师很容易发现,幼儿很爱告状。“老师,XX抢我玩具!”“老师,XX不让我擦桌子!”“老师!”“老师……”教师听得多了,自然也就习以为常。然而,认真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幼儿的告状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9月初是孩子们入园最为困难的时期,很多孩子哭着念叨着“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儿园”。我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除了在班级里游戏、在户外游戏,我们还把游戏活动开展到公共走廊里,在游戏场景的不断变化中使幼儿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有的幼儿经常流鼻涕。你刚刚帮他擦了,不长时间又继续流下来,很不卫生。不知这是不是一种病理现象?农村有些老人说:“从小爱流鼻涕的孩子到大有出息。”这是真的吗?盼您给予解答。涟水县时码中心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放弃     
“521寝室——请521寝室的同学到管理室来一下。”“天啊,又是我们!”一切都是从住校生活开始的,放弃了舒适的家,来到这个地方,可我还想过家里的生活,不叠被子,不理抽屉,不擦桌子,不扫地,不拖地,不放好椅子……好像室友也和我差不多,想想四个人一起不叠被子,不理抽屉,不擦桌子、不扫地,不拖地,不放好椅子……就和旅馆别无二致了。管理老师按捺不住,寝室长被叫下去训话;寝室长回来一脸愠色不知是传达还是“再创作”地说:“再不弄干净,就回家走读。”一句话让我们大惊失色,于是四个人一起叠被子理抽屉擦桌子扫地拖地……终于,合格了。  相似文献   

13.
正劳动其实就在孩子每一天的生活里。在各种劳动中,孩子不仅能体会劳动的乐趣,还能感受到"我可以"的积极反馈,因而变得更加自信。在幼儿园大班里,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大扫除,每个孩子都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孩子负责擦玻璃,有的孩子负责擦玩具柜,有的孩子负责整理班级的玩具,教室的门也擦得很干净。教室里一时间充满着忙碌、热闹的景象。老师走过来问孩子们:"你们累不累?"孩子们都兴奋地说:"一点都不累,我们喜欢干活!"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树立榜样幼儿善于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感染力。所以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前,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不能只在课堂上说教,平时自己做起来又失去原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正是这个道理。我发现一些幼儿上课时,经常拿彩笔往桌上乱涂,就教育孩子要注意卫生,不要在桌上乱涂乱画,但效果并不大。于是,我除了经常擦桌子外,还在擦桌子时教导孩子们,别人的劳动应当受到爱护,并让孩子们参与擦桌子,从而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辛苦,…  相似文献   

15.
我们幼儿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上幼儿园不准带玩具。最近,我班又添了十几名新生。本来,入园一段时间的孩子已经步入正规,这样一来,常规全打乱了。开始,我允许部分新生带玩具来,因为他们手里有东西玩就不哭闹了,可是别的孩子看见了也着急,于是我就干脆让全班幼儿每人带一件玩具来,上课时放到玩具橱里,下课游戏时再让他们玩。孩子们非常高兴。有一次,晓雨过来告状,说刘亚特不给他玩“大吊车”。我问明了情况,对晓雨说:“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不能去抢,你应该好好跟人家商量,用你的飞机去换他的吊车,试试行不行?”过了一会…  相似文献   

16.
整理小达人     
张莉 《山东教育》2021,(12):47-47
开学之初,小二班的宝贝们一来到幼儿园就被各种各样的玩具吸引了。只见他们手里拿着这个、眼里望着那个,像是一只只掉进胡萝卜堆里的小兔子,不知该从哪儿下手。转眼间,桌子上、地面上已经乱成了一团。当听到老师说院“收玩具啦!玩具宝贝要回家啦!”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院有的急急躁躁。  相似文献   

17.
一提到“教育爱” ,我们立刻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 ,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 ,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 ,教育爱在本质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理解”。一、教育爱的内涵1 .教育爱的发生 :日常生活马丁·布伯 (MartinBuber)说过 ,教师与全班同学见了面 ,“他的眼神 ,教育者的眼神 ,拥抱了他们所有的人 ,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 ,包含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 ,而这是教育发生的先决条件。这点在幼儿园教师身上更加明显。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里相遇 ,与幼儿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陶冶性格的熔炉”。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选编教材,改革教法,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社会化。现分述如下: 一、用优美歌曲来强化热爱集体的感情过去小班老师习惯用《我上幼儿园》这首歌作为对刚入园的孩子进行常规教育的材料。但我们发现到有的孩子是一边擦泪一边唱的。因为孩子还不理解爸爸妈妈上班与他上幼儿园的关系,歌词中提起  相似文献   

19.
奖状生气     
小明在学校里可乖了,课间,他一有空就扫地、倒垃圾、擦桌子,大家都很喜欢他, 星期五放学,一张写着“热爱劳动”的大红奖状,跟他回了家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制定常规时,确实是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但有时免不了有些想当然。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发挥常现多方面的作用。比如玩具的分类与摆放。园里要求我们老师每晚离园前以及早晨来园时要整理区角游戏材料,以便于孩子们开始一天的活动。我在整理中常常发现,玩具筐里的玩具在孩子们玩过之后,右的堆得满满的,有的则少得可怜。我曾经三番五次地要求孩子们把玩具收放回原处,却始终不见效。有一次,我故意没有整理玩具。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我在较远的地方观察他们取玩具的情况。只见几个男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