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工作压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消减等三个方面。职业倦怠一旦普遍发生就会对教师、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较大的危害。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宏观层面的社会因素、中观层面的学校因素以及微观层面的个人因素等三方面,因此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也应从这三个层面去着手,即尽可能地动员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力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从而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虹霞 《教育探索》2008,(10):105-106
职业倦怠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状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社会大环境、学校方面、学生方面和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克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要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从社会期望、学校管理、学生与教师自身等方面分析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以期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提出避免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本文从职业学校教师的角度阐述了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从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自身等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及缓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受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给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便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越发普遍。从社会、学校、学生、教师几个方面研究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健康成长,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8.
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当前正在加速推动教师职业化,如何关注和研究教师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策略减少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对继续推进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教师职业特征、社会环境、学校情境和教师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教师伴随着长期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行为的衰竭状态,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制约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刍议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涉及职业自身的特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探寻原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缓解、远离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还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