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10月16日,2013年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在京揭晓。调查显示,电视仍是接触率最高的媒体,高达99.5%,与2012年持平。 这项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主持的大型调研显示,2013年全国卫星电视频道累计覆盖人口达到496.2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电视台17个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3个频道的全国累计覆盖人口共计185.4亿;45家省、副省、市级卫视频道的全国累计覆盖人口共计310.8亿。央视17个频道中,一套、二套等6个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均超12亿;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的全国覆盖人口均突破10亿。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底,权威收视调查公司央视一索福瑞收视研究中心,发布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城乡所有落地频道的电视收视状况及市场份额的收视调查信息,传出本地电视大捷的消息:我省能接收的六七十个国内及境外频道在全省所占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高踞榜首,市场份额达28.44%,是名列第二的香港翡翠台(6.85%)的4倍多,亦以2倍多的份额超越广东境内所能接收的8个境外频道的总和,成为广东电视市场的最大赢家。由于珠江频道海外版已进入港澳有线网,并以各种方式落地美洲、欧洲、非洲、澳洲、东南亚等地,覆盖范围及收视人口均超越香港翡翠台,在这个意义上已实现“第一粤语电视频道”的奋斗目标(见图表)。  相似文献   

3.
游凯 《新闻爱好者》2007,(10):73-7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拥有360家电视台,1300家广播电视台,2058套电视频道,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54%,有线电视用户高达1亿,成为世界上电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与丰富的电视资源对应的是,受众市场的饱和和人均收视时间的缩短。调查结果显示:从1997年至2002年这5年的时间里,观众家中平均能够接收到的频道数量增加了一倍。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5年时间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正如当年电视机基本普及之后,电视机厂家开始品牌战和价格战,导致生产厂家大面积死亡一样,观众市场容量饱和,标志着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一个频道收视份额的上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份额的下降,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石卫平 《视听界》2007,(1):19-22
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在全国i02个市县基础调查的结果,2005年中国家庭平均每户可以接收频道35.1个,全国人均收视时间为174分钟,比2000年减少10分钟。观众市场容量饱和,标志着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品牌战和淘汰赛悄然打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视产业风云激荡,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是电视频道林立,观众可接收频道数迅速增加。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类似中国这样众多大大小小、级别错综复杂的电视台混战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一方面观众市场容量饱和。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五年时间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广告市场增速减缓。据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统计测算,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1983年至2001年间,电视广告经营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1997年至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03年全国电视广告营业额255.04亿元(电视行业统计为274.12亿元),仅增长10.39%。观众市场容量饱和,标志着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一个频道收视份额的上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份额的下降,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电视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然要制定适合自身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6.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策划组织的“2006年全国卫星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2006年11月19号在京公布了调查结果。最新数据显示:公共有线电视网仍然是卫星电视传播的主要通路,新兴的数字电视用户以400%的速度迅猛增长;全国卫星电视覆盖人口持续增加,城乡覆盖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新闻     
我国每晚黄金时间10亿人看电视首届全国卫星台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卫星电视事业发展迅猛。截至到去年6月底,大陆地区卫星电视台已达30多家,初步形成我国大陆卫星电视传播网,基本覆盖了大陆地区所有电视家庭。每天大陆观众电视收视高峰在20:01-21:00,收看人数合计超过10亿人。白天在12:01-14:00还有一个收视小高峰,收看人数超过2.5亿。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辽宁卫视的“七星大擂台”,江苏卫视的“大写真”,安徽卫视的“超级大赢家”,湖北卫视的“焦点透视”,广东卫视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第19届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成果显示,电视主流媒体地位稳固,以97%的接触率居于首位。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接触率持续增长,以73.2%稳居第二。数据显示,电视单个频道的全国平均覆盖规模达9.1亿人。2017年中央电视台/中国  相似文献   

9.
张晓建 《声屏世界》2001,(11):14-16
中国电视媒体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还只是中央和省(市)两级办台的格局。至上个世纪来,全国省、地(设区市)、县诞生了大大小小的电视台3500多家,其中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而这3500多家电视台来分占中国内陆约10亿的电视收视观众资源,去分切约160多亿的电视广告市场大饼,再加上目前全国31家省级电视台的34个卫视频道已全部上星,各卫视台纷纷抢滩落地全国,家庭电视用户的频道遥控器仿佛已爆满。  相似文献   

10.
观点摘编     
我国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与需求2008年第3期《电视研究》刊载了中央电视台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电视观众规模为12.05亿人,文化层次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观众总数的69.06%;同时收视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家庭通过有线网收看电视的比率已达47.12%;2007年,观众户均能收看到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2002年增加一倍。在观众收视行为上,电视依然是人们接触的主要媒体;日收视时间在3小时以上,对电视节目的自主选择余地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视媒体之间以及相同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形成了以下竞争格局:卫星电视频道对地面频道的强力挤压,市级电视频道的贴近发展,省级卫视的艰难突围以及省级地面频道的顽强拓展。在几个利益集体的争夺中,在不同的收视市场中取得的收视份额的多寡基本上可以决定这个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1,(1):164-165
数据说明:1.以上数据来自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2010年度"中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调查总体是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暂缺)的电视人口,总人口约12.74亿人,3.47亿户;调查对象包括全国中央电视台、省级、市级、数字电视频  相似文献   

13.
王光照 《青年记者》2007,(3):113-114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截至2004年6月,全国现有2094个电视频道(包括中央、省、地级市和县级电视频道),其中电视台320家,上星频道33个,年产节目60多万小时,受众近11亿人。拥有如此丰富的频道资源和这么庞大的收视群,按理说是彼此相得益彰才是,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电视节目设置同质化,一般都是新闻加电视剧,资源浪费严重。经过两年来的电视集团化和频道改革之后,各省级卫视迈开了专业化的步伐,进行频道资源重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蕾 《中国广播》2012,(10):93-93
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对全国71个大中城市收视调查数据,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收视率达到3.29%,市场份额达到26.73%,较去年同期(3.24%、26.49%)分别增长了0.05%和0.24%;全国地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全天收视率为3.97%,收视份额为32.24%,较去年同期(3.76%、30.71%)增长了0.21%和1.53%。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实施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控措施不仅没有造成收视滑坡,反而激发了创新创优动力,一大批新创栏目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08,(12):65-65
在第1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公交移动电视媒体集团世通华纳发布了由著名媒介和资讯集团尼尔森执行的——中国公交移动电视收视调查。根据本次全国11个城市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全景的调查结果,公交的人口占比均高于75%。  相似文献   

16.
广东南方电视台在2001年7月重组之际.境内有央视和各省的卫星电视频道20多个,本地有广东电视台4个频道、广州电视台8个频道:境外有香港无线、香港亚视以及华娱.凤凰卫视等8个电视频道落地。整个广东电视市场,尤其是广州地区电视市场的生存状况.在国内电视市场可说竞争是最为激烈的。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3,(1):95-96
2012年11月19日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在京揭晓"2012年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本项调查始于1999年,由美兰德公司连续策划执行了十四年,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电视覆盖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我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暂缺)。  相似文献   

18.
信息·数字     
上半年卫视收视率稳步增长,新创节目收视超热播电视剧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对全国71个大中城市收视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收视率达到3.29%,市场份额达到26.73%,较去年同期(3.24%、26.49%)分别增长了0.05%和0.24%;全国地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全天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由江西电视台总编室统计整理的《江西卫星频道南昌地区收视情况》(2001年1月至8月)显示,在中央一套和江西一套晚间时段观众群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百分之十几,和小学文化的比例不相上下,仅比不识字的略高。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CSM)的全国受众调查数据,同样支持这个结果①,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越不爱看电视。把这个现象归因于图书、互联网和其它活动的分流,似乎是电视人过于轻松的托辞。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数十个频道各展奇招,寸土必争的今天,电视媒体如何争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这个最具社会活力、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20.
收视率的概念厘定 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Global Guide-Ines for Televiston Audence Measurment,缩写GGTAM)对收视率的定义是:根据抽样调查即收视率调查所估计的、某个特定时段和空间里收看电视人口占所有电视渗透人口的平均百分比.其中,电视渗透人口是指拥有电视收视手段或工具的人口(也有指所调查空间中的所有人口).通过收视率调查,获得样本家庭或个人在连续观测的各个时间段内是否收看电视,以及收看什么频道.它是为了检测节目的收视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受众调查方式,目前我国的收视率调查以个人收视情况为数据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